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农场家属院日常_一九四夕【完结】(220)

  “谢谢你。”

  “婶子,日子都会好起来的,你看开些。”

  “哎,那日子凭什么就对我们家不好啊。”说到这儿,她眼里又蓄满了泪水。

  原来婶子叫陈英华,她男人叫郑茂辉,两人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闺女嫁到井原去了,虽说离家远些,可一家人日子过得不错,还生了个大胖小子。

  结果三年前的地震发生,改变了一切。

  女婿和孙子在地震中丧了命,女儿慧慧命是抢回来了,却永远失去了左腿。

  慧慧受了很大打击,前头两年一直走不出来,就今年人才好点,靠给人做衣裳赚点钱,不过这人轴,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井原。

  “她说,她要是离开井原了,就离她男人和儿子太远了,她舍不得一家人分开。”陈婶子听着这话就难受,她手里还攥着那张照片,闺女一家的东西都在地震中没了,连件家人的衣裳物什都没留下,她手里的照片还是以前闺女寄给她的,现在她要给闺女带过去,给她留个念想。

  郑茂辉听着媳妇儿说话,心里也难受,他埋着头坐在郝少东旁边,伸手掩住了脸。

  “你们多开导开导她,好好活下去。”陈叶云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见井原地震相关的人,三年前那场地震好像已经过去了很久,她也没再接触到相关人员,一切好像都过去了。

  现在她才明白,原来还有很多人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挣扎。

  “是这个理儿,就是做起来难啊,我每回看着她空荡荡的裤腿儿都难受,我闺女以前多俊一姑娘啊!身高腿长的...”

  陈婶儿话没能说完,又哽咽了。

  “陈婶儿,你顺顺气。我之前也去过五莱,在那儿见到了很多从地震中活下来的人,大家都不容易,每个人都坚强地站起来了,我们这些旁人要正常看待他们的伤,别太异样地看待,不然他们心里更难受。”

  “嗯,我明白。”陈婶听到她说自己去过五莱倒有些惊讶,上下打量眼前的姑娘,这人好好的,没有缺胳膊少腿。“你以前住五莱?地震的时候你也在?”

  “没有,我和我男人在地震后去的,那时候他去井原救援,我在五莱做医疗救助。”

  “妹子!你们还去救过灾?”陈婶儿一把抓着陈叶云的手,“你们是好人啊。”

  “尽点自己的力量,不过看多了那场面确实难受,我理解你的心情,你也要保重,好好陪着你闺女走出来。”

  “哎,我们指定会的!你说活着的人再难受也得好好活下去不是!”陈婶儿说着话,赶忙把自己行李拿出来,打开了往里掏东西。

  “这些个你们拿着。”她从行李袋里拿出来一网兜苹果,一包萝卜干,一包地瓜干,一把挂面,一包红糖......

  陈叶云看着自己手上的一堆东西有些懵,“婶子,你这...”

  “送给你们,你们是大好人,还去地震灾区救援,我闺女当时就是被解放军救出来的,后来去医疗救助点做的手术,那些医生不睡觉地救人,愣是把我闺女的命保住了。”

  “你们拿着!”郑茂辉也站了起来,帮着媳妇儿把行李放回去。

  “你闺女也不是我们救的,这东西我们肯定不能拿,你们快放回去自己吃。”陈叶云看二人穿着朴素,行李袋子也破旧,知道他们都是不容易的人,哪里会收这些东西。

  “叔,婶儿,我们不能拿东西。”郝少东也站过来表态,帮着把东西放回去。

  “不不不!”陈婶儿把两人的手都推开,一把捂住自己的行李袋子,“你们就让我们尽个心意吧,当初我闺女被救出来,我们都没地儿去谢谢谁,那么多人压根找不到人说声谢谢。这些东西是给你们的,也不是给你们的,不管我闺女是不是你们救出来的,你们都代表其他人收了嘛,我们心里也好受些!”

  陈叶云听着这话,手里还拿着那些东西,一时觉得有千斤重。

  青峰站到了,陈叶云一家人扛着行李出发了,陈婶和郑叔还要继续坐下去,去井原见闺女,几人道了别下车。

  临走的时候,陈婶叫住人,“那面是我们自己做的,味道还可以,你们记得多吃点!”

  陈叶云回头应了一声,“好!我们代替其他人救援的人吃了,心意都领到了。”

  1979年11月,冬天如期而至,一同而来的还有三年前那场地震的消息,农场里,各家都吃着饭,突然听到广播响起,大喇叭播报了地震专家首次披露的地震受灾人数。

  经有关部门核准,新华社记者报道,井原大地震中,总共死亡二十四万人,重伤十六万人。①

  有人吃在嘴里的饭忘了嚼,脑子里想着二十四万这个数字的概念,结果发现压根想不明白,那是多少人?那好像是一个数字,但是背后却代表了太多。

  桌上饭菜没人动,陈叶云起身推开了紧闭的窗户,外头狂风呼啸,呼呼地往屋里灌风,吹得她头发扬了起来,她双手环着胳膊,不禁感慨,“真冷啊。”

  郝少东站到她身边,手搭在她腰上,“说是明天天气好,会暖点起来。”

  “是吗?明天会更好吗?”

  “会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种田文 甜宠文 一九四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