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京生活日志_清越流歌【完结+番外】(388)

  开业头两个月,沈丽姝和很多小伙伴们都亲眼看见孙家对他们的关照,主动配合门店宣传造势,让小郎君在最短时间内风靡全城,对于他们送过去的分红也爽快收下,明面上不见半点挑剔;

  如今大家离开扬州三四个月,看不见合作方的表现了,不过徐虎他们在信里却不止一次表示孙家态度始终如一,是非常通情达理的合作方。

  因着这个,小伙伴们也对孙家有了较大的改观,这会儿便不少人出声赞同沈大金的提议。

  剩下没附和的,也只是看出了沈丽姝没直接提孙家,就是没这意思,他们只跟着姝娘走,找谁合作都无所谓。

  “这件事,徐总已经和孙三少商谈过,孙家也很愿意继续合作,只是他们家主要精力放在扬州城,周边其他小城倒也好说,可金陵、苏州杭州,哪个的水都比扬州深,孙家有心无力,给不了最大的支持配合,咱们这回需要重新寻找合作方。”

  有小伙伴不免担心的问,“孙家很愿意继续合作,咱们这边却不愿意,他们不会生气?毕竟当初说好了孙家有优先合作权。”

  沈丽姝笑眯眯道:“没事,当初签的优先合作权,前提是孙家在当地有足够的人脉资源,可他们在金陵、苏杭都不够势大,也就只能退位让贤了。”

  事实上,他们在最初扯皮的时候,双方加起来得有八百个心眼子,都想着留一手好钻空子,他们这个优先合作权的前置条件,就是给自己留的后路,但孙氏真要纠缠起来,也不是那么好大法,大家都有空子可以钻。

  但徐虎却在信里表示孙氏这次善解人意到令人震惊。

  他们是做好了又要极限拉扯的准备去孙家,老熟人孙三少也如预想中那般积极响应扩张计划,然而听说了他们这边的难处后,对方竟然爽快同意了放弃这次合作捞钱的机会。

  没有扯皮,更没有翻脸,离开前孙三少还亲自相送,充满风度的预祝他们下一家门店旗开得胜。

  徐虎和宋益民走出孙园的时候宛如在做梦,路上挖空心思给孙三少的行为找理由,终于在单独给沈丽姝的信里写道:孙氏不乏卓识远见之辈,已然从这近半年表现,看出他们未来必然“钱”程万里,因而有意让彼此关系更进一步,也就不再斤斤计较了。

  沈丽姝看到这段内容时,却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孙家有子弟科举当官,有专人负责打理庶务,俨然士族大家模样,真要觉得他们这么奇货可居,大可想办法抢过去便是,毕竟民不与官斗,不出手只能是利益不足以让他们放弃体面、露出獠牙,假如已经对他们看好到到愿意折节下交的地步,那还是直接把东西抢到手里,投资别人哪里比得上自己盆满钵满?

  她认为孙家这般充满善意的示好,不是冲他们自己,而是金主爸爸。

  毕竟大佬都代长辈来参加孙老夫人的寿宴,孙家即便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至少寿星本人和当家人得清楚内情,对方但凡注意到他们和大佬的相识甚至颇为熟稔,就必然要给几分面子的。

  只是在那次寿宴后,孙家的态度并无明显变化,沈丽姝也自然而然的忽略了。

  现在涉及到核心利益,对方还这么好说话,那就不正常了,多半是给他们背后的金主爸爸面子。

  原来在他们自己都没注意的时候,又被大佬罩了一次,这条金大腿也是越来越粗壮了呢。

  想到这里,沈丽姝都有掏出小本本的冲动,大佬无形中给他们解决了太多麻烦,虽然这个人情还不起,但是也要尽自己所能回报一二,她得记下来,和小伙伴们出差之前把请朋友们二聚庄园这个重要事项办了。

  之前惦记着这个,是想发展他们的小团体,不过沈丽姝现在把重点放到大佬身上了。

  她记得聚会那天是他率先对她家的狗窝感兴趣,才引得大家都去围观,后面还能一口叫出她家雪团的名字,说明大佬多半也是个隐形毛绒空。

  喜欢毛茸茸好哇,可算让她找到了又一个投大佬所好的途径,这回她指定安排的明明白白,让大佬跟毛孩子们玩个尽兴!

  念头一转而过,沈丽姝把注意力转回会议上,安抚还有些疑虑的小伙伴:“咱们只是去金陵和苏杭不适合跟孙氏合作,需要寻求其他合作对象,跟孙氏的关系依然友好和睦,徐总已经口头跟孙三少说好,若有机会去镇江必得找他们,那地儿孙家也熟。”

  在扬州城见识过孙家能量的小伙伴,都不想得罪这尊庞然大物,听姝娘说双方依然友好,大家才彻底打消疑虑,表弟徐鹭举手发问,“表姊,这回是不是也和上次一样,先在家里找好合作对象?”

  沈丽姝摇头:“咱们跟孙家的合作算特殊情况,从许多年前就有过接触,不说知根知底,对彼此也有个基本的了解,才能放心合作。把第一家外地门店选在扬州,也是孙家的缘故。可现在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各方面合适的孙家,势必要去当地细细寻找。”

  小表弟还是很关心自己亲哥的,闻言担心的问:“找合作对象也是我大哥负责吗,那要不要先问问他的看法?”

  “问过了,他在信中说自己去哪里都可以,有跟孙氏合作的成功经验在前,他已然胸有成竹,叫咱们只管定下地址。”

  负责人这般有成算,大家也跟着多了几分信心,遂纷纷讨论起来,张彬他二哥若有所思的说,“苏杭之间实在难以取舍,不如先去金陵?书上好像说过,金陵过去在前面某个朝代,跟咱们汴京一样,也曾是一国之都,那里的百姓也曾生活在天子脚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清越流歌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