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力能扛鼎_宣蓝田【完结+番外】(207)

  “你说什么?”燕返怔了怔,握紧了手中的刀。

  那一炉熏香甜腻,燕返起初只觉得闻着腻,可坐了这一会儿,他渐渐辨不出香味了,对坐的许灼灼身影也虚渺起来。

  燕返狠狠一闭眼,只觉头晕目眩的。

  他提起刀鞘将香炉挥落在地,一把攥住许灼灼的腕子,怒道:“你放了什么!”

  他手腕虚软无力,许灼灼半个身子一挣便脱了困,唇边笑弧美好。

  “将军记得曾经立过的誓言么?我室町一脉,要拼死抵御蒙古铁蹄,推举圣明天皇,荡平神州,征服四海,叫八百万的大和百姓抬起头来,堂堂正正地活。”

  “这不也是将军您的心愿么?”

  “这一次您暴露了身份,惹得盛朝皇帝震怒,还牵连了使臣大人们。您逃不出去的,只有死在这儿,春喜才能想办法替使臣大人们遮掩过去。”

  燕返眼神放空,不知是信了她的鬼话,还是迷香愈重,他渐渐握不住刀,刀鞘锵然落地,人也仰面倒下了。

  许灼灼微笑看了他一会儿,直到确认他没有力气了,才拔出一根金簪,点在他心口处,狠狠地戳进去。

  她想了想女人被挟制挣扎时应该是什么样子,又往真田燕返的喉咙口刺了两簪。

  她站在一旁,看着真田燕返软软挣扎了一会儿,终于不动了。

  屋子里伺候的婢女同为倭人暗桩,叫也不敢叫,瑟缩成了一个灰色的影子。

  簪子三寸来长,手上不免沾了些血,许灼灼一点一点擦干净手指,将被抓乱的衣襟整理好。

  留仙裙意如其名,是“叫这裙上的千褶留住女仙”的意思,穿在她身上,却似披了身华美袍子的魅鬼。

  许灼灼在真返的脸上盖了张油纸,剪纸似的剪了几刀,随后拾起香炉中细碎的火末子,放在了纸上。

  油纸是在厚实有韧性的藤皮纸、桑皮纸外边,涂一层桐油料,用以防水、防虫蛀,因为被油浸透了,透光度极好,许多人家都拿这纸来糊窗。

  这纸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耐火,见火就着。那一点细小的火末顺着纸张边沿慢慢燃烧,烧坏了真田燕返的脸,皮肉都烤出焦香来。

  做完这些,许灼灼站在圃田泽上,俯视着这条河。

  她一路望过河上精美的画舫,还有整个灯火璀璨的盛京,最后用艳羡的眼光,望了望西边那座巍峨的皇城轮廓。

  每年的盛夏,她都能看见倭国的使臣渡海而来,驾着满载的车,送来一车车的贡品。

  这些举一国之力献给上国的珍宝,会让盛朝的皇帝赏给官家,最后再由那些对她趋之若鹜的王孙公子们,捧着送到她手上。

  他们总是口吻轻蔑地说:“倭国进贡来的小玩意,你拿着玩儿罢。”

  从大唐开始,几百年来,使臣渡海来学那佶屈聱牙的汉字、学律法、学服典,带着各行各业的工匠过来偷师,将书画、炒茶、船舶、锻造……许多技艺一股脑地学回去,汇编成书。

  今年,使臣又拜衍圣公为师,各个抱着一箱子书,习学儒家经典了。

  长久以来,天皇和贵族跪伏在盛朝的脚下,当自己是一群得沐教化的狗,卑躬屈膝,摇尾乞怜,疯狂地汲取着盛朝一切知识,并以此洋洋得意,和新罗、大越几个藩属国,争着抢着在民族前加一个“小华夏”的前缀。

  而今,盛朝那些叫倭国使臣们不敢仰望的文臣武将们,他们的子孙都坐在楼下,妄想成为她的入幕之宾。

  ——哈,真是有趣。

  许灼灼勾唇一笑,眼波盈盈动人,她听着楼下的琴曲,血液也似要沸腾,赤着足在美人栏前跳起舞来。

  这是歌舞升平的天|朝啊,从小听着乳母的歌儿里唱着的京城啊!万家灯火,还有面前流金淌银的这条河,全在她脚下。

  偌大的京城,富足的京城啊,只需招手挥臂,半遮半露地露一抹胸脯,那些恨不能死在床笫间的公子哥们便争先恐后地涌过来,捧给她数不尽的珠宝与华服美食。

  倭国,有这样的东西么?

  她舞出一身汗来,待回了雅舍中,再看真田燕返的那张脸,已经皮肉模糊,辨不出是谁了。

  因为火苗小,皮肉被烧得焦黑,却还没破溃出血,乍看竟不像新伤,而像是前两日的火燎伤。

  雅舍中的婢女战战兢兢,眼睛都不敢抬,被一屋的焦香吓出了一身汗。

  直到主子喊她,那婢女才挪着步子上前去,拿着湿帕子小心翼翼地擦去了尸体面上的浮灰。

  不多久味道散去,许灼灼提灯照着尸体,仔细检查了一遍,觉得再没漏洞了。

  她心忖,燕返将军的容貌已经贴满了整个京城,这张遮天蔽日的大网,他不可能逃出去的,想要将他和使节团断开联系,只有毁了他这张脸。

  盛朝一向自诩礼仪之邦,要“大国气象”,要“师出有名”,尸体烂了脸,和画像对不上了,盛朝就只能吃个哑巴亏了。

  许灼灼搔乱了头发,又以指腹擦淡了唇脂,最后扑到窗前,失声叫道。

  “来人啊!救命啊,有贼人闯进来了!姆妈救我!”

  通缉令贴出去才一天半,宫里就接连催促了好几回,京兆府从府尹到底下的差役都紧着一层皮。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天作之合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