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和锦衣卫相亲了_西兰花炒蛋【完结+番外】(110)

  去长春宫的路上要经过长长的甬道,卢青桑见到一个宫女嬷嬷打扮的中年女人带着两列一共十几个的姑娘走来。

  那些姑娘们身穿粉色的宫装,打扮的不似普通的宫女,看着很年轻,柳眉杏眼,有几个更是荣光摄人,非常漂亮。

  那个宫女嬷嬷经过黄太监时,墩身行礼,黄太监笑呵呵:“这是新入宫的绣女?”

  宫女嬷嬷笑道:“是的。”

  黄太监仔细瞅了瞅,“不错,不错,都是一等一的美人胚子,好好教养,皇上肯定会喜欢的。”

  “是呢,有几个还是特意从江南选上来的,容貌都不错,只是规矩欠缺点,只能调.教好了规矩再去御前伺候。”

  “去吧,去吧。”黄太监打发了她们离开。

  他们你来我往,简单的几句话却让卢青桑心惊不已。

  这些十几岁的小姑娘都是给皇帝选的绣女,再想想刚才所见的垂垂老矣,连头发胡子都白了的皇帝,红颜白发,骇人!

  卢青桑怔怔望着这些年轻的姑娘,她们脸上并没有因为进入皇宫而欣喜万分,大多人脸上有害怕、畏惧、担忧、好奇,但是唯独没有高兴。

  而差一点点她就成为了这群少女之中的一员,卢青桑心里既庆幸,又悲哀。

  黄太监无知无觉,领着她往前面走,“就快到长春宫了。”

  长春宫的宫人见了黄太监过来,连忙热情地将他与卢青桑请进去,同时给安排了座,还有上好的龙井绿茶与糕点招呼。

  比之在乾清宫的待遇好了不知道多少。

  宫女道:“黄公公您与裴夫人先喝口茶,我们娘娘马上就过来。”

  黄太监照旧是笑呵呵,“没事,咱家不急,裴夫人也不急。”

  过了一会儿,贤妃扶着宫女的手走进来。

  黄太监带着卢青桑起身行礼。

  贤妃果然是个和蔼可亲的人,立刻让他们平身,然后赐座,还说要自在些,不要多礼。

  卢青桑再次入座后,才有机会打量贤妃长得什么模样。

  贤妃长得很白,脸圆圆的如同满月,看着非常年轻,最多二十五岁的样子,任谁也看不出她是个十六岁孩子的妈,养尊处优,保养得好,所以就显年轻。

  她穿这一件家常淡青色的大袖衫,外罩一件蓝色比甲,头饰也十分简单,只在发髻上插了两根碧玉钗,就如同寻常人家的贵妇人一般,一点也不像是高高在上的皇妃。不过,这也让她显得和蔼可亲。

  贤妃笑吟吟看着卢青桑,然后对黄太监说:“公公你看,咱们常说裴同知都二十五岁了,还不娶妻,原来是眼光高着呢。瞧瞧,这新媳妇多漂亮多贤惠。”

  黄太监:“娘娘说的极是。”

  贤妃如同拉家常一样跟卢青桑说话,问她今年多大了,是哪里人。

  卢青桑回道:“回娘娘的话,我今年十七岁了,祖籍是蜀地人。”

  贤妃:“好,蜀地出美人儿。”

  卢青桑低头扮羞涩,“娘娘过奖了。”

  贤妃笑道:“真是个好姑娘,难怪被素来眼高的裴大人看上了!”

  呵呵,在外人眼里,卢青桑无父无母,孤女一个,能被裴琰看到是她祖坟冒青烟,修了十世的福报才得来的。

  自进宫后,人人都觉得她捡到宝了,卢青桑自嘲地笑了笑。

  因为裴琰与卢青桑的婚事是皇帝亲自推动促成,不但让钦天监给算了婚礼吉日,而且还是给裴琰赏赐了聘礼,就连成婚当时也有赏赐,而裴琰毕竟只是一个臣子,这是很罕见的事情。

  故而后宫诸人都对卢青桑很好奇。

  贤妃问道:“听说,你是在市井开食店,卖小吃的,而且生意还不错?”

  卢青桑道:“就是做点小生意糊口而已。”

  贤妃:“原来是真的啊,我还以为是别人讹传的。”

  卢青桑与裴琰的成婚的事情传到众人耳中是这样的,孤女卢氏为谋生,在市井抛头露面卖吃的,锦衣卫大人裴琰偶尔路过,觉得卖吃食的小娘子人美厨艺好,于是就是不顾门第之差,娶了小娘子为正妻。

  兴安伯裴家的事情前段时间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最后以裴琰脱离裴氏宗族结束。当时人们并没有多想,只是以为兴安伯为父不慈,或者裴琰不孝,然而自裴琰与卢青桑的婚事之后,人们自动把这桩婚事与他从裴家出族的事情联想起来。有人认为是兴安伯不允许儿子娶一个市井孤女,而裴琰冲冠一怒为美人,于是从裴家出族。

  这种说法故事性十足,还夹杂了美人,爱恨情仇更加抓人眼球,深得百姓们的喜欢。

  幸亏后来这婚事,皇帝几乎是一手操办了,相当于他做了背书,才无人敢说什么闲话。

  总而言之,贤妃的表情有点微妙。

  皇帝对这桩婚事持有肯定态度,她肯定不能与皇帝唱反调,非但如此,贤妃还要赞这桩婚事是天作之合。

  随之而来的是物质赏赐,贤妃赏赐了一只白玉镯子。

  卢青桑双手接过,然后谢恩。

  黄太监估摸着时辰,起身道:“贤妃娘娘,臣还要带着裴夫人去储秀宫拜见淑妃娘娘,这就告辞了。”

  一听说是淑妃,贤妃的脸色变了变,也就是一瞬间就变化原来和蔼可亲的模样,“应该的,那这就去吧。”

  裴琰给卢青桑说过贤妃与淑妃之间的关系,五个字,貌合神不合。宫里没有皇后,大皇子夭折,贤妃生的二皇子就是老大,按照立嫡立长的传统,本该被封为太子。可是皇上对封太子一事并不上心,有朝臣提这事,他就是不肯立。这就给了淑妃机会,淑妃所生的三皇子聪明伶俐,今年才十三岁,很得太傅们的夸赞,淑妃见朝中没有太子,渐渐上了心,二皇子也不过就是庶子,他虽然是排行最大,但再大再不过嫡子,要是自家能够坐上皇后的位置,三皇子就成了嫡子,也就没二皇子这个庶子什么事情了,因此淑妃也在暗暗发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美食文 西兰花炒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