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只想要GDP_初云之初【完结+番外】(605)

  全贵妃扪心自问,八成还是会偏心儿子的。

  可这孩子要是成了自己的女儿呢?

  那就什么都不需要考虑了,只管高高兴兴的宠着她,为她选一个好的夫婿,哪天夫妻俩吵了嘴,她第一个站出来替双红主持公道(拉偏架)……

  那日皇后使人传召,双红满心惊疑,又因为问心无愧,并不曾隐瞒全贵妃。

  而全贵妃也没有拦她:“皇后即便落败,也不会做鱼死网破的事情,退一万步讲,就算是鱼死网破,也不会牵连到你身上,去看看吧,且听一听她想说什么。”

  双红便应声去了。

  回来之后将皇后所说讲与全贵妃听,后者为之默然良久。

  最后才叹一口气,却什么都没说。

  而双红就在这时候跪下身去,仰起脸来告诉贵妃,她不想做六皇子的侧妃了,而是想要做贵妃的义女、六皇子的义妹。

  “皇后是陛下的结发妻子,最后尤且落得如此,我的出身和头脑都不如她,以后又会如何?”

  “倒不如做六殿下的妹妹,沿着当下的路,做出一番事业,既能帮到他,也不会辜负了少年相伴之情。”

  ……

  在皇后丧仪的遮掩之下,全贵妃新收了一个义女的消息并不引人注目,而皇帝在最初听闻之后,也只是微微皱眉,却也没有对此做出什么评论。

  他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先前的计划,就在皇后丧仪结束的第二天,下令以首相江茂琰为册封使,中书令李炎为副使,立贵妃全氏为皇后。

  又因为孝和皇后孝期未出,故而只是先行降旨,明确继后身份,待到孝期结束,在正式举行封后大典。

  如此迫不及待,显然并不是因为他对于贵妃怀着山海一样的神情,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储位!

  就在册封继后的第三日,皇帝正式下旨,册立皇六子周明为储君。

  半空中的那只靴子落到了实处,所有人都有种终于尘埃落定的结果。

  后宫的嫔御们殷勤的侍奉着全皇后,宗室的王妃们簇拥在她周围,而嬴政身边,终于也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正式班底。

  什么,现在才有正式班底,那之前招揽的那些门客都算什么?

  算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草台班子啊!

  何林为《春秋公羊传》注:“储君,副主。”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说所谓的储君,就是副皇帝。

  有且只有一个。

  且绝大多数储君都绝对不是娶一个名门出身的老婆,然后靠着岳家在朝堂站稳脚跟的。

  有这样的储君吗?

  有,但这都是极少数!

  国家一旦立储,紧随其后的就是丰满皇太子的羽翼,让他在最快的时间内熟悉朝廷的运作和周转,入主东宫的同时,迅速将东宫的官员体系建设起来。

  什么,具体有哪些官署?

  朝廷上有的,东宫都要有啊。

  起码也要有个大致的框架。

  让宰辅去给皇太子做老师,教导他的言行,这很正常吧?

  效仿宫城宿卫制度,在东宫设置个负责宿卫东宫的太子门大夫,这很正常吧?

  效仿皇帝左右的侍中,设置太子庶子,这很正常吧?

  更不用说先马、谕德、文学、校书了……

  这些人,有的是当朝宰辅,有的是勋贵宗亲,有的是文学之士,进了东宫的门,先天就被打上了东宫的烙印,作为一种附庸,与东宫一处糅合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东宫属官——这才是皇太子该有的班底,而不是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妻族身上。

  皇帝把儿子压的死死的,就给一个势大的岳家——这是想在自己死后来一个外戚篡政吗?

  他又不是煞笔!

  当今皇帝诚然有制衡朝局的想法,但是却并非死抓着权柄不肯松手的人,早在还没有议定储君的时候,他就先一步敲定了东宫的班底,这会儿这个早就挖好了的坑里终于填进了萝卜,他终于也怀抱着一种老怀安慰的心态,欣慰的将看好的那根萝卜安放了进去。

  中书令李炎饶是早有猜测,在真正得知皇帝下令以首相江茂琰为太子太傅的时候,也不由得生出了三分怒火。

  怎么什么好事都是他的?!

  陛下你别太爱了!(不是)

  他让人将这消息投给公孙仪。

  而后者饶是知道李炎的心思,也难免为之气闷——陛下你真是不公平啊!

  同样是兢兢业业的为你办事,我要用性命来平衡众怒,江茂琰却有你保驾护航!

  公孙仪心下不忿,却也不会急于在此时广而宣之,狠狠在心里边记了一笔,暂且按下不提。

  而与此同时,伴随着六皇子入主东宫,最初追随他的门客们随之共同起势,成了国都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尤其是相貌俊美的张良和出身侯府的严家兄弟,更是成了诸多高门选婿的热门人选。

  公孙仪这个昔日六皇子座下第一门客,如今落魄到底,不知身处何方的失败者,也难免被人提及评论。

  有人说他回了老家,有人说他去了别国,还有人说他失魂落魄,落水而死,做了孤魂野鬼……

  这些都还算正常。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快穿文 初云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