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我的直播通清朝_灵默笙【完结+番外】(203)

  听到天幕上后世对他们儒家的歪曲理解,都保持不住以往儒雅端方的仪态。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理解是,‘君主是臣子的榜样,父是儿子的榜样,丈夫是妻子的榜样。’所以要求君王,父亲和丈夫做一个好榜样。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对一位丈夫,父亲和君主在各方面的更高要求。而不是让他们去压迫那些地位身份不如他们的人。】

  “是啊,是啊!”叔孙通点头如捣蒜。

  嬴政看了他一眼,叔孙通立马就不敢动了。

  【可惜,自古以来,上位者都不喜欢有任何东西可以压制他们,向他们提要求。而是更喜欢所有人所有事情都围着他们转。于是善于变通的儒家就开始迎合这些上位者的需要。】

  【一代又一代,与其说儒学是一种思想,还不如说它就是一个工具,一个统治者用来统治的工具。2000多年,儒学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有识之士’的改变,早就已经面目全非。到了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教学内容单一,思想麻木,僵化。固步自封,扼杀了创造性。这个社会就是一潭死水。直到西方列强的洋枪火炮撬开大门,占领丰饶的国土,奴役华夏的百姓……百年耻辱,每次想到都是所有华夏人心里最深的伤疤。】

  【朱棣:子孙无用,竟然让蛮夷侵占了华夏神器。】

  【刘彻:确实是挺没用的。】

  朱棣:……

  【嬴政:西方列强应该不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我给过你们世界地图的,华夏在亚洲,其他陆地板块上也是有人住的。如果说秦朝到宋朝,是汉民族和其他游牧民族在争华夏这片土地上最富饶的区域。那之后的明清就是世界上所有民族国家在争夺整个世界的资源。可惜的是,咱们不但没有成为争夺者,反而沦落为被争夺者。】

  【朱棣:等着,朕看看谁才是争夺者。】

  朱棣这位马上皇帝,那是绝对不会愿意做待宰的羔羊的。他之所以五征漠北,就是想给自己的后人扫平一切威胁。甚至他知道没有国家能够千年万年,但是依旧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为让大明的国祚能够延长更多的时间。起码能够在经历两三个败家子后还能有机会等到中兴之主。

  知道自己的儿子虽然不怎么争气,还想将首都迁回南京,但是对方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不影响什么,是个合格的过度者。而他的孙子除了选女人和继承人的眼光上低的让人发指。其他各处都没有不好的。

  有了天幕的提醒,‘明堡宗’绝对不会再出现。要是孙子能够活的更久一下,那经过他们祖孙的奋斗,大明肯定会是另一个局面。

  海外吗,朱棣原本就对南洋十分感兴趣,如今更是有理由好好探索一番了。

  【好了,咱们先不说这些,咱们先逛

  一逛这孔庙。】

  星慕完全是逛景区的旅游心态,完全不管自己这随意的态度对于那些视孔子为圣人的儒家学子是什么大的伤害。

  废话,星慕去皇陵都是这个态度,怎么可能会顾及那些儒生的心态。

  秦汉两朝自然是没有觉得哪里不妥,唐朝也无所谓。宋朝就完全不同了,士大夫们就靠着孔子的大旗在和皇权相争,看到这样对孔夫子不敬的后世女子,那不就和踩他们脸一样吗。士大夫们自然是不愿意的。恨不能自己飞上天将天幕给拉下来。

  可惜够不到,飞不上去。

  于是他们向官家赵祯建议祭祀一下看看能不能让天幕消失。或者命令全天下的百姓都不能看天幕。

  赵祯:……

  他亲爹的泰山封禅都成了天大的笑柄了。要是他祭祀之后完全没有动静,那他不是要走上亲爹的后路。简直荒谬,他可不想贻笑万年。

  而且让他命令天下百姓不准看天幕,这是谁想出来的主意,颅内有疾否。你们这么厉害,怎么不上天啊。

  【全华夏的孔庙不计其数,大大小小地如今基本上都是作为一个景点来装饰城市的底蕴。但是曲阜孔府是不一样的。儒家正式走上正统的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

  第103章

  “朕‘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刘彻有些懵,他确实是不喜欢之前的黄老之学。他想打匈奴,想要成就文治武功。怎么可能喜欢那些佛系的黄老之学。

  但是为什么会选儒家, 他对那些仁义礼智信完全没有兴趣。做皇帝的,哪个脑子有疾会信这些东西。

  卫青看到自家陛下的神色,就知道陛下在想什么,嘴角微抽,低下脑袋。他家陛下其他的不说,对于自己却是非常的有自知之明。

  【刘彻这位皇帝, 性格就是唯我独尊, 但是那个时候的汉朝虽然经过文景两位皇帝的治理, 攒下了不少的家底。但是思想上却是没有转变过来的。匈奴对他们来说还是不可战胜的敌人。长时间的和平也让他们不愿意开启战争。花钱买平安是所有人都习惯的事情。】

  “哼!”刘彻看着那些不让他打仗的大臣:“朕要是只知道和匈奴退让, 和那宋朝昏君有什么不同。”

  想到那什么宋朝的作为, 简直就是丢尽汉人皇帝的脸。这妥妥地就是被万世唾骂。

  【但是这事情到了刘彻这里就不行了, 只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想要动兵,不单单要钱要人, 还要思想上的统一。否则仗还没有打, 队伍就不好带了。看到这一点的儒家学者董仲舒先生立马就弄了‘君权神授’‘天命’‘天人感应’之类的思想, 帮助刘彻实现思想上的一统。让所有人都相信汉朝的天子是上天的嫡长子, 是受命于天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清穿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