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_桃花白茶【完结】(149)

  不少人发现,纪国最低调的水泥工厂,在这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对纪国来说,全国各地的水泥厂极多,可以源源不断地送过来。

  连恶金武器的制造,也比他们快太多。

  再说,对面二百二十万人的消耗,对比自家锡城三十万人的消耗,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而且纪国本土作战,身后就是大后方,萱夫人负责所有工厂,公子钦负责农业,杜邗负责政务,后面完全没有问题。

  昌,卢则在郑国的地方。

  即使全都占领,但物资补给都是问题。

  他们占的郑国城池所有粮仓,以及周边城池的粮仓都被洗劫一空。

  郑国百姓对这两国的怨念颇深,偶尔也会出现问题。

  拖字诀。

  对异地作战的这两家来说绝对有用。

  所以纪伯从未有过担心。

  你们那军队长途跋涉的,又没有纪国便利的交通运输,还想什么呢。

  人越多,越是累赘!

  后期更会尾大甩不掉!

  天下间的将才,谁也比不过纪国国君,他早早看出问题,丝毫不畏惧。

  昌伯其实也知道问题,所以他故意出了昌国,想让纪国全力进攻昌国,来缓解纪国的危机。

  可惜头一波去昌国的人是纪伯,他占了昌国四座城池之后,发现这里的守卫不对劲,又看出再深入就会被团团包围,所以果断放弃进攻,随即跟儿子们在锡城会合。

  想让他们打昌国?

  做梦!

  还是祁国更好收拾!

  战局到六月底。

  昌伯身体有些摇摇欲坠。

  攻城不下,盟友祁国沦陷,卢国那边也拿不出好主意。

  郑国本身民怨四起。

  晚了。

  太晚了。

  他应该在纪国刚造出恶金的时候就全力进攻。

  不对。

  应该在和平盟约之前拿下纪国。

  拼着死伤惨重也该这样的。

  但一切都晚了。

  昌伯冷着脸,当机立断:“撤兵。”

  卢山鸣皱眉,但昌伯指了指赵,梁的方向。

  卢山鸣瞬间明白。

  再不撤兵,就又晚了!

  等那两个狼子野心的琢磨出三国联军拿不到好处,必然直接出击。

  他们暂停攻击是觉得纪国必败。

  一旦察觉到纪国不会败,甚至还会吃下祁国大部分土地,从而成为更强国家的时候,难免会趁着附近的昌,卢空虚,趁机夺城!

  赵,梁国君年富力强,经历过夺位,暗杀国君,分裂庆国。

  这种偷袭的事绝对做得出来。

  再加上秋收在即,久攻不下还是赶紧撤吧。

  七月初。

  昌来时候二百二十万兵士,走时不到二百万。

  卢来时百万大军,走时不到八十万。

  双方撤退速度都极快。

  只是从郑国城池撤离的时候,依旧不忘顺手牵羊,带走粮仓库房里所有东西,无论公库还是私库,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全都不放过。

  还把已经成熟的麦子全都割掉,一点都不放过。

  纪伯站在锡城的城墙上,看着他们彻底的步伐,嘴角有一丝不屑。

  集结那么多人,就这点作用?

  但昌伯的果决还是让纪伯暗暗钦佩。

  既知不行,便立刻放弃。

  华夏这块地极大。

  不着眼中原这块地,其实大家都能和平共处。

  可惜这是纪伯之前的想法。

  有如此大邻在旁,谁又会真的放心。

  知道敌方撤军,锡城一片欢欣鼓舞。

  走了!

  终于走了!

  他们锡城也太强了吧!

  昌,卢,二百多万人,就被他们一座城给守住了!

  成为纪国一部分之后,他们的城墙越来越高,越来越坚硬,真的有用啊。

  再看看对面郑国的城池,已经变得破烂不堪。

  成为战场的郑国虽然没丢任何一个城池,但这些被昌,卢,践踏过的城池民居,已经碎成渣了,按照郑国的生产力,没个五年十年根本恢复不过来。

  反而昌卢两国可以全身而退,昌虽被占了四个城池,但那四个本就是弃子,昌伯自己都不在意。

  可目光放到东边祁国的时候。

  连郑国人心里都好受了点。

  六月初的时候,祁国尚有五十八座城池。

  现在七月初,五十八座城池,只剩三十二个,国君还在纪国人手中。

  反观纪国。

  从昌国拿来四座城,又吃下祁国的二十个,剩下六个送给自家小弟百万国。

  而且这些城池拿到手里,就十分稳固,各处的官员从上到下全都换成自己人,民间对纪国的拥护也是发自内心。

  他们拿到手,就能成为自己的,这点谁都阻止不了。

  纪国,从四十二座城的倒数第二诸侯国,一跃成为拥有六十六座城池的真正大国!

  面积直逼拥有七十九座城池的第一大国卢国!

  一场看似死局的战争,硬生生被纪国人盘活了!

  不仅盘活,还大赚特赚!

  这场仗的胜利者是谁,自然不言而喻。

  在天下惊叹这场战争的时候,赵,梁队伍出发,硬碰硬他们不敢,但偷袭还是可以的。

  趁着昌,卢大军还在路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