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_桃花白茶【完结】(215)

  有的是没事去找周的麻烦,借此显示他们的厉害。

  这些基本就是跟周最紧密的国家。

  像赵梁,如今的昌,纪,则是要另起炉灶。

  现在灶台已经烧起来。

  昌国看着自己的城池,看看自己的人口跟发展,有意做另起炉灶的第一人。

  昌伯看着昌含笑,认真道:“昌国几任国君的心愿,若再不完成,对不起祖宗先烈们的遗愿。”

  昌国能一任任君主全部任人唯贤,这种情况很少见,又很特殊。

  能走到现在十分不易。

  昌含笑自然明白。

  所以昌国需要更多的领土,更大的面积。

  纪动不了,赵梁则较为简单。

  放在其他时候,赵梁这两国也不是好惹的。

  可惜了,放到这种群雄割据的时代,他们只能继续被攻打。

  十月秋收一过,昌含笑率领的大军继续攻打赵梁。

  卢国不想看着昌扩大面积,支援郑,让郑同赵梁一起作战。

  按理说是屈辱的,赵刚拿了郑国十八座城池,现在却要帮他们。

  可现在刚登位的最新郑伯克不管那么多,反正之前城池不是他丢的,是郑灵公丢的。

  没错,他给自己弟弟起了个恶谥,但现在郑国宫室被他把持,谁又能说什么。

  郑国上下,除了他外祖之外,其他人基本都是从祁国调过来,本地卿士被打压得厉害。

  这点也好理解。

  当初郑灵公当上国君,自然把朝堂上换成他的人,杀了郑大的人脉。

  现在郑大上台,郑灵公留下的班子肯定也全都被杀,一个活口也不留。

  反而祁国那边因为官学的缘故,有着源源不断的人才。

  郑大现在每日吃喝玩乐,反正有人帮他打理公务,反正他们郑国是卢国的保护国,还怕什么。

  这种情况下,郑大派人去帮赵梁,也就很好理解。

  只是上面的人不介意耻辱,百姓是介意的,士兵们自然也介意。

  一时间郑国民怨四起,要不是卢国的军队镇压,肯定会出乱子。

  也怪不得郑锡认为郑国烂透了,而且丝毫不怀疑郑大会这么做。

  当初他选郑大当储君,就是因为好摆布,很听话。

  不会像郑愍公那样有太多自己的想法。

  可惜郑锡这么觉得,卢国那边也这么觉得。

  郑大是个什么样的人,全看背后是什么样的人。

  郑锡摇摇头,懒得再想郑国的事。

  他们现在考虑的,是往什么地方扩张。

  南面就不说了,那边纯粹是开荒,暂时不着急。

  到底是打昌国,遏制他的势力扩张,还是把祁国灭了,吃下全部土地。

  天下风起云涌,纪国自然不能落后。

  最后定下,打祁。

  跟祁国已经是世仇,而且祁国城池对纪国感情极佳,攻打他们最为合适。

  至于卢国?

  在郑国成为卢国保护国的时候,他们已经接壤了,现在不如夺走祁国。

  趁着卢国在帮郑国安定内里的时候,现在攻打最为合适。

  既然下了决定。

  纪胜再次出发。

  这次的目标。

  灭祁。

  跟祁国恩恩怨怨纠葛几十年,现在终于要做个了结。

  天下间并未安定太久,各方混战愈演愈烈。

  没人知道战争什么时候停止。

  但打仗归打仗,明年九月,就是纪凌娶亲的日子。

  跟周公主的婚事在即,纪凌也有了自己的宫室。

  新修的宫室距离国君宫室并不远,虽然现在国都拥挤得很,但好歹给国君最疼爱的小公子选了个块极好的地方。

  现在小宫室基本已经完工,就剩内部的摆设,按现代的话就是还剩软装。

  萱夫人跟郑姬负责这件事,纪凌去看的时候还道:“这不是已经收拾好了吗?”

  嫂子郑姬道:“还没好,从东海那边来的珍珠还未运到,新一批的运过来,正好可以做个珠帘,还有漆器等物,总要放好。你们成亲在秋天,但四季摆件都要妥当的。”

  萱夫人也是这么想的,天天来这里,就怕遗漏了什么。

  纪凌再怎么看,都觉得已经收拾好了,只好劝道:“两个人住,也不需要太多东西。”

  “这怎么行,周公主是天子的妹妹,一点也不能怠慢。”

  这点倒是真的。

  不过说起嫁娶之事,纪凌庆幸自己只是公主,娶一个就行了。

  如果像大哥那样娶三姐妹,他不行,他真的不行。

  其实要是可以,他甚至想一辈子不娶?

  任何时代都有很好的女子,只是不适合他。

  纪凌笑笑,从小宫室离开,继续去准备物资,调配合适的官员。

  对纪国来说,无论什么城池,打下来之后第一件事那就是扶贫,不对,是修路。

  更要普及纪国的律法,让他们安居乐业。

  纪国对自家的良种,甘蔗,以及皂荚种子等等,这些都是禁止往外运输,但凡发现有人私运,全都杀无赦。

  只有成为纪国的郡县,彻底学会纪国的律法,以及登记户籍等等,这才能在下一年里享受跟纪国一样的待遇。

  也就是说,快点归顺,才能快点拿到这些好东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