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_桃花白茶【完结】(259)

  不仅纪叔公想到改进方法,他的徒弟们同样用了各种方法实验。

  到了纪胜等人手中,那就是在这个时代精良的热武器。

  打到最后, 各国百姓听到轰鸣声,下意识逃跑。

  各国士兵直接放下武器。

  人肉怎么能跟这样的武器对拼。

  前面所有例子都告诉你了,拼不过的,不可能打过的。

  而且只要投降, 人家纪国不会拿你们怎么样。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不少人发现,纪国又开始了之前的模式。

  大公子在前面征战, 小公子带领官员迅速更换城池主要官员。

  这一套做法在之前试验过很多次。

  而纪国培养出来的官员, 确实也足够用。

  但, 只是现在足够用而已。

  纪凌跟郑锡对了对人数, 暂时沉默。

  要说纪国每年都会招收学生, 每两年出来一批人才。

  时至今日, 从科举出来的官员, 一两万人是有了。

  他们可不是只会读书认字,是真的通庶务,有过经验的。

  这一两万人, 放在如今这个时代, 绝对能撑起一个朝堂。

  纪国有时候, 甚至觉得官员是不是太多。

  这会看来,人还是太少。

  纪国在年前已经一百九十城。

  年后的阵仗速度依旧不慢,顶尖将才纪胜,加上超越时代的火炮,若还打不赢,那就是出鬼了。

  所以纪国的人才储备竟然见空了!

  郑锡把名单翻来覆去地看:“如今这二百城还算好说,若再打下去,官员绝对不够用。”

  这让郑锡想到一件事。

  十三四年前,郑国召开和平盟约。

  当时最会打仗的纪国,得到的城池竟然最少,他对这个结果心知肚明。

  谁让纪国只会打,不会守。

  之后纪国的公子凌直接补上这块短板。

  有国子监在,无论开辟多少城池,似乎都没问题。

  郑锡也这么觉得,心里还欣慰纪国的国子监确实厉害。

  可现在呢!

  现在怎么又回到最初的问题!

  怎么人才又不够用了!

  这才不能怪罪纪国不培养人才,他们培养过来,甚至是天下间培养人才最多的国家。

  可即便如此,人手还是不够用。

  没办法,谁让现在天下近一半的城池都是纪国的。

  郑锡再次强调:“人要不够用了。”

  纪凌跟郑锡同时想到一件事。

  如果纪国的人不够用,那势必要用到旧国的人。

  其实天下诸侯国都是如此。

  比如说当初庆国被赵梁分裂,但赵梁用的,其实还是庆国的班底。

  培养自己人才需要时间。

  手里不可能正好有那么多人才,可以填补所有空缺。

  不止赵梁如此,天下诸侯国基本都是这样。

  最早的郑国若吃掉祁国城池,那这个城池的税收就归郑国,至于管理者,基本还是祁国那群人,不过现在归郑而已。

  之后昌灭赵,赵城池归于昌,但内里不少城池官员,依旧是赵的旧人。

  但这种做法是有弊端的。

  毕竟还是以前的人,他们很有可能联系旧国,城池再被打回去,而且打下来的城池也不能实际掌控。

  最早的纪国,就吃过很多这样的亏。

  所以近些年,不说纪国了,昌,卢,基本都在大力培养的人才,就是准备好接手打下来的城池。

  就以纪国培养人才的力度,其实不该遇到这样的窘境。

  可谁让他们打的地盘太大太多。

  兜兜转转,竟然回到最后的问题。

  人不够用!

  必须要用旧国的卿士!

  纪凌开口道:“便是咱们人手够,也要用他们的。”

  郑锡脸色凝重。

  也是。

  这些人掌握不知多少人脉,又有多少根基。

  不用他们,也会出乱子。

  但郑锡忽然想到另一件事。

  约莫是前年,小公子去处理祁国的旧贵族。

  现在面临的情况,跟那时候也有点像。

  或者说,现在是既怕旧贵族们闹事,自家人手还不够。

  竟然是两样麻烦事掺和到一起。

  可想而知,越往后打下去,这些弊病就会越多。

  一统天下实在太难了。

  纪凌想法一样。

  一统天下真的难!

  他都快成开卷考了,这都会被难倒。

  当年政哥到底怎么搞的!

  越想越觉得他牛。

  郑锡又把名单翻了翻,随手勾了几个名字,直接摆烂道:“要不交给国君吧,让纪伯发愁。”

  纪凌跟着点头。

  没错,交给他父亲!

  如果是在郑国,郑锡绝对不会这么做,肯定大包大揽。

  但现在他愁什么啊,都城有纪伯,耘先生他们,让他们去发愁!

  同样是六十岁的年纪,郑锡看起来精神奕奕,而昌伯那边日渐苍老。

  昌伯是不服的。

  但不服也没用。

  他们打不过纪国,怎么都打不过。

  要骑兵人家有骑兵,要武器人家更精良。

  也许就是人数上不如他们。

  可人家有天雷。

  即使隐隐知道那东西似乎叫火炮。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