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_桃花白茶【完结】(284)

  杀了可惜,就放那吧。

  说着,纪凌又看了看公子卢跟仪先生写的书稿,虽然还没写完,但依旧有人偷偷帮他们抄录。

  这手稿纪凌,纪胜,纪伯,郑锡他们人手一份。

  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确实有大才。

  至少在他们成书之前,自家绝对不会伤害他们。

  公孙笑快一岁的年纪,正是调皮的时候,平日里最喜欢黏着大伯纪胜,天天要骑马,还要骑高头大马。

  反而是纪胜的大儿子公孙耀喜静,没事跟着纪凌身边学习。

  今年第二年,纪胜他们基本都在国都,除非是棘手的事情,他跟纪伯才会出征。

  不过说实在的,打到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打不动了。

  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

  天下各处城池,全都需要休养生息。

  正好趁着空闲时间,众人聚在都城,继续改善民生。

  以前旧城池一百多城的时候,都能让百姓生活过的很好。

  现在四百多城,这事依旧要做。

  说白了。

  四个字。

  基建,种田。

  大面积的基建种田。

  只能说幸好纪国之前积累的经验很足。

  现在全国推广起来,都有经验可循。

  郑锡老当益壮,一想到自己为郑国写的律法,最开始是纪国想用,如今天下人都用,就觉得干劲十足。

  当初来纪国的时候,也没想过有这么大的成就。

  不少人都在暗地里说他,讲他跑得快,眼光好,那么早便去纪国,实在厉害云云

  说这话的时候都不想想,谁能想到纪国能有今天?

  抱着这样想法的,还有朝堂上许多人。

  现在纪国开会已经不在之前的宫室,而是在宫室前面扩建一圈。

  没办法,之前的地方太少,已经不够站了。

  而且纪国国都又开始呈现拥挤的状态。

  如果用后世人的眼光来看,纪国都城又新修了五环,一圈圈地往外扩展。

  今年大臣们站在朝堂上,表情明显轻松不少。

  比之去年,纪国内部终于稳定。

  大局稳住了,接下来就是正式推广高产良种,让战乱已久的百姓们吃上饱饭。

  不止如此,有些工厂也要开始在外面修建。

  比如对于现在来说,技术含量没那么高的造纸厂,依托之前昌国,卢国修的粗糙纸厂,直接改建利用。

  还有各地的化肥厂,百草园,肥皂厂,全都不能少。

  最好能让百姓就地买卖,减少运输费用。

  可算来算去,纪伯沉默片刻:“大家冷静,国库要见底了。”

  他本来以为可以轻松一点,怎么大家一开口,都是要钱?

  特别是各地郡守,就差把要钱写在脸上。

  郡守上面的知府,更是眼巴巴等着工厂建设。

  “我们顺宁府气候合适,同样能种甘蔗,竹子更是不少,糖厂,造纸厂,怎么也要来个十几个吧。我们下面十几个郡,几十个县啊。”

  “我们甘肃肃州找到了橡胶草,已经在大面积种植,但以后想要运到中原,必然要好的官道,那我们的官道?”

  “齐鲁之地难道不用吗?那是卢国旧地,自古就是盐场,再有珍珠养殖,那边也需要啊。官道当然也要。”

  “新兴江浙同样需要啊。我们那边水利资源丰富,气候更是好,土地也肥沃,良种跟造纸厂,我们那很缺。”

  “晋州跟西安府更是如此,不是要在我们那边引进马匹,修马场。”

  “说这些,肃州也在修马场啊。”

  这些说话的官员,基本都是纪国国子监出身,只有一个旧贵族子弟。

  但他却是个有真才实学,还喜欢学习的,竟然成功融入其中,成为旧贵族中少有成为知府的人。

  这会吵起来,全都是帮自己下面要资源的。

  纪国还没有那么富!

  虽说去年收过一次税收,但不夸张地讲,去年天下四百四十九城,还没有战前纪国旧城池一百多城的税收高。

  就这么点银子,怎么养天下人啊。

  还修东西,这是在为难他纪伯。

  这也确实没办法。

  纪国接手之后,才知道其他各地的税收有多烂。

  或者说他们习惯了纪国的丰收,再去看他们的田地,就会变得惨不忍睹。

  大家吵归吵,纪伯这边早就有要求。

  “种田,各地先种田。”

  “纪国当初就是吃亏在种田上面。”

  “今年秋收之后,哪个地方田地开荒多,田地均产有进步,那明年的工厂就会先分给你们。”

  当然,民意的考核同样在里面。

  纪伯随时会派人去各地巡查,若发现欺压百姓,谎报瞒报的情况,立刻会处置当地官员。

  有了这层监管,很多小动作收敛不少,只有好好种田,在纪国才有出路!

  如果说纪国元年的基调是平定叛乱,安抚民心,处理一切叛党分子。

  那纪国二年的基调,便是种田。

  都去给我种田!

  种田才有饭吃,种田才能养活一家人。

  饭碗端稳了,大家的心才能稳。

  什么东西都放在种田后面,以后再说!

  众人一听,立刻明白过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