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化作短歌行_六月禾未秀【完结】(112)

  我直了直身子:“崔先生请讲。”

  “慕容斐膝下无子,几个侄子又个个能征善战,于这样的情势下,谁都有些私心。这次五王抢着出战,也是为了争夺战功。我们可派人秘密出城,冒充赶往五原郡的燕国信使,让城外的慕容昭截获慕容斐已在宫中猝死的假消息。明晚如果皇上夜袭成功,前方的三王一旦溃退,驻扎在武周山上的范阳、陈留二王必然信以为真,以为他们是要急着赶回中山争夺皇位,届时,必然也会火速撤军。若是平城之围一解,假消息再传到前方,赵、清河、辽西三王得知慕容昭他们已抢先赶回燕都,军心必乱,又岂会恋战?”

  我想了一下,抚掌道:“先生妙计,请着人速办!”又唤了永平进屋。“王敏就不打搅先生处理公务了。”我屈身一礼,永平再次递上斗篷,窗纸上都结了霜花,我却不觉得冷,摆手推开了。

  崔季渊躬身一礼,我才要出门,又被他唤住:“夫人”我回头看他,他好像有些不自在,支支吾吾道,“嗯……夫人回宫以后,还是请太医来把把脉吧。”

  “为何要请太医?我并未觉得有哪里不适。”

  崔季渊顿了片刻,勉强解释道:“下官患了风寒,害怕传染给夫人,嗯……夫人还是请太医来看一下为宜。”

  我回以一笑:“先生也请保重身体。”

  庭宇空旷,风露清凉,我站在槐花树下,深深做了一次吐纳。西北望,天狼星高悬,明夜将有一场大战,此时的拓拔烈,是否还在挑灯看剑?永平备好了肩舆,我上轿后径直回了东宫,思绪已经飘到了前方黄尘古渡,倒未将崔先生的话放在心上。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三章 隐疾难为医

  十一月初三夜,抱影无眠。仰面数着帐子上开满的并蒂莲花,听外头寒风簌簌,窗纸好像都要被吹裂了。辗转反侧,起身闲步,值夜的木犀进屋劝过两回,但我只要一合眼,面前就是铁马嘶风,旌旗翻雪,乱山无数。直到银河渐西,天光微亮,才勉强入睡。

  昏昏然,又听得远方晨鸡报晓。银屏一侧,是木犀压低的声音:“什么要紧的事情,还是等等再报吧,夫人才睡下。”

  永平踟躇道:“我看还是报吧,崔司徒遣兵部侍郎送过来的,八成又是战报……我可不想再挨打了。”

  我忙起身,冲着外间喊道:“快,拿进来我看。”

  两人先是一滞,木犀立刻呈上一卷信囊,永平隔着屏风禀道:“夫人,崔司徒着人来报,今儿一大早天还没亮透,城外的燕军就全数撤走了。”

  我闻言大喜,崔季渊果然神算。赶紧拆开书着“战报”二字的公文,不出所料,昨夜夕食时分,天色黯淡,五原郡突然狂风大作,气温骤降,以致水面迅速冻结。拓拔烈亲自率领两万精骑在夜色的掩护下渡河奇袭。彼时,燕军正在营地开灶做饭,猝不及防下,只能大败而逃,一直退守到参合陂,在蟠羊山下背水安营。城外的慕容昭打探到前方的消息,果然中计,连夜就撤军了。

  捷报相传,宫人们也开始欢庆胜利,我顾不得梳洗,披起罩衣一路往西阙楼跑。东方晓日曈曈,紧闭月余的城门次第落下,百姓们纷纷涌上街道。我面朝武周山,合掌诵佛号。平城之围一解,这场仗也快结束了吧?

  **********************************************************************

  慕容斐猝死的假消息如期抵达前线,拓拔烈将燕军团团围困在参合陂,之后一连三天都无所动作。猫捉老鼠,是他惯玩的游戏。随着武周山上两万人马的撤离,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也不再成为秘密,但我还是每天在金华堂里召见各部的官员,一日不敢懈怠。每每想起他的身子,只恼恨自己分忧无术。

  回暖的午后,地热蒸得人昏昏欲睡,一把花髯的国子祭酒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解草拟好的恩科试题,大半个时辰过去了,我也开始有些分心。托腮往院子里张望,秋风过处,又吹落一地槐花。战火纷纷扰扰,今年的恩科已经一拖再拖,想来,他还是不及赶回来主持御前射策。

  香祖将刚煎好茶端上来,我眼前的一碟子阳高杏脯已经见了底,我示意她给国子祭酒送一盏去,顺便打断道:“郭大人,你还是先喝口水吧……皇上曾经晓谕,设立太学,开科取士,就是要弥补九品中正制度所带来的弊端,朝廷用人,可以不计门第,不论出身。皇上要选拔的,是真正的有识之士,而不是只会照本宣科的书蠹。这张卷子满篇都是贴经墨义,即便答出来了,至多说明此人背书背得好……”

  郭祭酒放下手里的茶盏,拱了拱拳:“请夫人示下。”

  我道:“如今的读书人,为了应试,文章多浮华。皇上曾言,可以观才识者,文论也。朝廷惟才是用,就应该轻墨义,重策论,选拔那些能真正为国家出点子、办实事的人。”

  老祭酒想了想,摇头道:“下官不能赞同!臣下以为,朝廷用人,首在人品。贴经墨义选自四书五经,考经书,就是为了阐发圣贤之微旨,达到观其心术的目的。夫人轻墨义,必然导致读书人不读经文,背道忘本,难以彰显教育之旨!”

  教书育人是百年大计,代国兴办太学也不过是拓拔烈登基后这三两年里的事情,还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我虽不十分赞同老祭酒的话,但还是点头道:“郭大人言之也有理,我说重策论,并非是要废黜经书。这样吧,不如在此基础上,再加试三道策论,一道平边,一道吏治,一道民生,取文理俱优者。郭大人,以为如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古言小说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