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小辣妻致富记_村里有个俏丫头【完结】(105)

  “哦,小丫头有什么锦囊妙计?”田兰听说玉烟有办法,一点也不奇怪。上次粽子口味的改进,可让她的粽子成了永兴市最受欢迎的食品。

  只可惜肖家地方太小,人手也不够,要不然完全可以开一个粽子加工厂。

  田兰突地眼中一亮,两眼亮晶晶的看着刘香玉。

  “香玉,陈乡长,在玉烟说那个妙计之前,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田兰突然表情十分严肃。

  陈国富不懂制衣一直当陪客来着,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疑惑的看过来。

  田兰说:“栋梁,你可还记得上次玉烟给我的那些粽子配方,现在可跑火了,我叫了所有街坊来包,都不够卖。现在你们不是要开养殖场吗?不如,顺便帮我留个地,弄粽子厂。”

  “啊?”陈国富眼睛也跟着亮了。“肖师母,你说的是真的?”

  “呶,你们永安乡,有地,有鸡有鸭有米,还有好多农民,什么都齐了。”

  “这个……能把永安乡带富起来,多一条路子当然好,只是这一下这么多事,怕是忙不过来,反而越忙越乱啊。”

  “这样,制衣厂这块,需要跑的地方多,就直接交给我,我反正自由人一个,粽子厂,就让香玉全权负责。配方本来就是玉烟给我的,他们母女俩肯定不用再教了。农村人包粽子也都会,这个事情干起来钱更快。”

  田兰越说越兴奋,“我可以保证,每天至少五百个粽子销量,到时我再找几个嘴皮子利索的去那些工厂的食堂里跑跑,肯定还更多。”

  她掰着指头,粗粗算了下,“每天五百个,蛋黄肉粽五毛,纯肉的三毛,白米粽一毛,豆子粽两毛,粗粗算一下,一天也会有一两百的进账,妇女手脚快的,就当请五个人包,工钱就按卖价的十分之一来算,每人每天也可以赚四五块钱,这么好的活计肯定有人抢着干。”

  “哇,那一个星期的工夫,工资就赶上校长了。这么好的活计肯定有人抢着干。”蓝玉烟忍不住惊呼,这在农村可是巨额收入了。

  田兰点头,“对,这样一来,等制衣厂开起需要大量招工的时候,他们也会更积极。”

  “这样说来,粽子厂确实实行起来更快啊。”陈国富听完,转头问周卫邦的意见。

  “我觉得也可行,反正粽子这种东西,夏天放个三五天,冬天囤个半个月没有问题。要是肖师母能销得出去,我们就把这个粽子包了。”周卫邦肯定的说道。

  陈国富见周卫邦没有意见,“好,那粽子的事就这么定了。腰子洲这边建成之前,我们可以先在水坝那边的养殖场包。”

  “不,如果要办粽子厂不能在养殖场边上。”蓝玉烟突然提出反对意见,“你们忘了上回养殖场的鸡瘟了吗?”

  “粽子是吃进肚子的,我觉得如果要办粽子厂,就在学校,让学生们包。永安乡是贫困乡,很多孩子上不起学,如果让他们包粽子抵学费,即可以解决他们学费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人工问题。再个学校干净卫生,孩子们也大人更听话。”

  这下轮到肖栋梁激动了,“玉烟,你真是永安乡的福星啊。我跟刘老师是天天各村各地的跑,都叫不动那些孩子来上学,这下好了,他们肯定都愿意来上学了。”

  “行,五百个粽子也不需要多大地,那就把学校后面礼堂清出来,以后,我们没课的时候就包粽子!”蓝玉烟欣喜的说道。

  对于穷人来说,知识才是改变命运最有效可行的途径。知识也才是让村民们摆脱愚昧的最佳办法,如果人人都知书达理,那么穷凶极恶的事情便会少许多。

  粽子厂的事情解决了,田兰脸上的笑容更大了。

  “哎呀,小玉烟啊,你说怎么办啊,以后田兰阿姨成了超级富婆得怎么感谢你。”

  “妈,分她一半不就成了。”肖婷爽利的说道。

  “呵呵!”大人们听到肖婷豪爽的话,开心的笑了起来。

  刘香玉听到众人对女儿的夸赞与喜爱,心中亦是无比幸福。

  她微笑着,揽过女儿,“玉烟,那妈再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告诉叔叔阿姨们,这制衣厂工人技术不够熟练的事情怎么解决啊?”

  刘香玉刻意用哄孩子的语气说道。

  蓝玉烟明白母亲的用意,眨着眼睛,天真的笑道:“这很容易啊,我们给你打下手的时候,我觉得裁衣服挺简单的,大娘觉得缝线不算难,李大叔觉得充绒很容易。那就你让会裁衣的裁衣,会缝线的缝线,会充绒的充绒呗。擅长什么做什么,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做自己会的,不就可以了吗?”

  女孩用天真烂漫的语气,将现代流水线作业用最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

  众人豁然开朗。

  “一人一道工序,既可以取长补短,还可以让下一道工序的检查上一道的有没有做好,互相监督,从而品质更有保障。并且可以避免独家绝技外传的风险。”

  众人一致决定,接下来就让刘香玉按这个方法给大家传授制衣技术。

  接下来,一行人又去参观了腰子洲正在建的养殖场和制衣厂。

  当下都是手工作坊,所以对厂房的要求不那么高,村民们一起出力,已经建的小具规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