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_深海月下【完结】(1082)

  如果运气好,老天爷赏饭吃,那一年的庄稼收成可能就很不错,交完了朝堂设置的沉重的赋税之后,剩下的粮食还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

  ——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情况了。

  至于其他的更多的收获,想到不用想,能填饱肚子就是老天爷保佑了。

  但即使是这样的“好运气”,也不是年年都有的,更多的时候,古代老百姓的运气往往都不太好……

  正文 第2422章 意料之外(866)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

  在没有任何科技设施的古代,人们除了祈求神佛庇佑之外,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可以预测接下来的灾难。

  各种环境设施的落后,基础条件的不完善,都会导致灾难在人完全没有预防的时候突然降临。

  比如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

  如果是在现代,有气象局随时监控全国范围的气候变化,一旦发现有暴雨征兆,立刻就会发出预警,当地的政/府/部/门也会及时作出撤离居民、防洪防灾的防护措施。

  不管这种灾情是不是真的会发生,只要人们有了防备之心,自然就能想方设法的将各种损失减小到最少。

  而最可怕的灾难,往往都不是灾难本身。

  ——而是在灾难骤然降临时,人们根本没有防备,于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慌乱和恐惧中将各种损失进一步变大。

  想想这些年国内所发生的某些著名的自然灾害。

  不管是地震、洪水,还是龙卷风,在这些人力所不能阻挡的自然灾难中,造成损失最大的,往往都是一些事先没有被侦查出来的灾难——比如前些年那场轰动全国的地震灾难。

  而那些事先就已经被探测出来,并及时发布了预警通知的自然灾难——比如暴雨和洪水、比如某一年里登陆的巨型龙卷风。因为有机械和科技的及时探测,人们早早接到了预警通知,也提前做好了防御。

  该撤离的撤离,该躲避的躲避,等到灾难过后,统计出来的损失最多也就是在财务方面,日后还可以挽回,而不能被挽回的人员伤亡,却比那场没有预防的地震不知减少了多少倍。

  这样的数据对比,已经将灾难预测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得非常清楚的。

  但如果,同样的灾难是发生在古代呢?

  ——完全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预知灾难的到来,古代的老百姓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底蕴,就连观察自然灾难发生之前的预兆都做不到。

  于是,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灾难突降,尸横遍野。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在现代可能造成的麻烦最多就是城市道路积水,人们的出行受到影响,山区地带有可能出现泥石流,但只要事先做好居民撤离,暴雨灾难所造成的最大损失也不过是经济和财务上的问题,早晚都可以挽救回来。

  但若是出现在古代,尤其是在水利工程落后的朝代,一场大暴雨很有可能就会演变成淹没四野的大洪灾,顺着那些没什么拦水作用的河坝冲进农田和村庄,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如果是在多雨多水的南方地区,这样一场大洪灾,几乎可以演变成半个国家的灾难。

  再加上古代朝堂那种落后的办事效率,以及当时极度不便利的交通条件,等朝堂的官员千里迢迢坐着马车带着钱粮赶来赈灾的时候,当地受灾的老百姓都不知道淹死病死饿死多少人了,更别提还有洪水过后普遍存在的疫病问题……

  几乎就是毫无活路。

  正文 第2423章 意料之外(867)

  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说更是如此。

  从历史记载来看,几乎每一个古代王朝在延续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上几次天灾。

  而天灾过后,大量的平民百姓受灾而亡,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也大多失去了家园和亲人,不得不沦为难民,没有丝毫办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只能依赖朝廷的救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朝皇帝是一位明君,救灾措施安排的及时妥当,在有效的安抚措施下,情况还有可能慢慢好转,不至于造成太大的问题。

  但如果百姓的运气不好,在受灾受难的情况下,坐镇朝堂的偏偏是一位昏君,或者朝堂政治混乱,有太多的可能性会造成救灾不及时,甚至普遍的出现赈灾官员贪/污灾银、挪用公粮等等情况……这样一来,受灾的百姓还有什么活路可言?

  古代的平民百姓因为没有开化,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一般情况下还是很好安抚的。

  他们已经习惯了古代封建的阶级统治,也习惯了“人人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所以他们很容易满足,脑子里根本没有太多抗争思想,说简单点就是奴性根深,只要能填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能继续平平安安的活着,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然而,即使是这样简单的要求,在古代那种封建阶级的环境下,很多时候都有可能是一种奢求。

  古人也说过,民如水,君如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当那些要求简单到极致的平民百姓,连唯一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的时候,抗争自然也就出现了。

  所以,史书上很多有记载的古代平民起义以及叛乱事件,往往都是出现战乱、灾害,以及各种民不聊生的时候。

  这些普通的平民百姓,即便是挣扎着活下去都如此艰难,又怎么可能有那些闲工夫来追求什么知识文化?

  所以在古代,读书识字其实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大多只有富人阶级以上才有资格享有。

  真正的穷苦老百姓可能连一支毛笔、一方墨都买不起,更别提是十几年如一日的供着一个读书人,甚至还走大运似的供出了一个文采斐然的科举状元……

  ——如果真的这么容易,那古代岂不是状元满地走,探花不如狗了?

  倒不如做梦比较快。

  所谓“金榜题名”的美梦,之所以令人向往,当然就是因为它的稀少和难得。

  而抛开这些处在社会最低层的普通老百姓不提,在古代那种阶级等次严苛、环境约束极大的社会背景下,越是阶级等次高的人,所追求的东西自然不会像底层百姓那样庸俗不堪,就好像如今的亿万富翁所追求的东西绝不可能和普通人所想的一样,道理其实都是相同的。

  地位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而人的眼界又决定了思想上的差距。

  而这样的差距,就是造成人和人不一样的关键所在。

  这样的道理不仅适应于现代,同样也适应于古代的阶级等次。

  正文 第2424章 意料之外(868)

  打个比方说。

  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可能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钱,少了什么都不能少了它。

  这并不是拜金主义,而是真正的现实结论。

  没有钱就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下去,更不用说其他的享受了。

  但是这个道理放在那些天生就富裕、缺什么都不缺钱的人身上,可能却无法苟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