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超市去七零_姜一白【完结】(183)

  快到学校,余彤刚想说自己走过去就可以,让谢文成早点回去休息,谢文成却忽然把余彤拽进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小胡同里。

  狭窄逼仄的胡同自然没人,谢文成二话不说将余彤按到墙上,墙壁突出的部分险些硌到余彤,余彤还没来得及喊疼,唇上便多了一道温热的气息。

  谢文成俯身,一手搂着余彤的腰,另一手把余彤的双手固定在墙壁上方,狠狠吻住余彤的唇。

  余彤瞪着眼,呼吸瞬间凝滞。

  唇部触感太美好,她无力挣扎,只能闻着谢文成身上的男性气息,任由自己沉沦。她闭了闭眼,又睁开,身子软塌塌地靠在谢文成身上,抬眼看着四方天空,月光美好。

  原来接吻……是这种感觉。

  ***

  从谢文成家回来的第二天,谢文成就告诉了余彤自己家人对余彤的看法。与谢文成想的一致,大家都很喜欢余彤,尤其是谢爷爷,对余彤了解军/事这事赞不绝口。

  他说现在的小姑娘能对这些事情感兴趣不容易,余彤一看就是识大体的新女性。

  搞得临时抱佛脚的余彤还蛮不好意思的。

  时间过得飞快,余彤一直盼望的会议终于召开,会议结束后,余彤就开始尝试着打听办个体工商证的事。

  不过大家看她年龄不大,都没把她的话放在心里,最后还是办事员告诉她,余彤现在的情况申请不下来,她最起码得有个固定店面才行。

  看来是时候把林香莲接过来了。

  余彤开始打听房子的事。

  她最终选定了离谢文成现在住的地方不算远的一条街上。这排房子靠街,可以把其中一间房改成日后的门头房,开个便利店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余彤之前想的旅馆,这需要买更大的房子,余彤现在的钱暂时只能开个小超市。

  周末放假,余彤拿着自己财产的二分之一,想去买房子。不过她没什么门路,只能看看再说,随机应变。

  这条街算是地段比较好的,客流量不错,房子价格不便宜。不过能买下里的话就很值,因为日后这条街的房价将成倍增长,2018年时,已经有三四万一平了。

  所以余彤的想法是,能买大的就买大房子,借钱也得买。

  不过她转了一圈,每家每户都生活得挺好,好像没人有要搬走的意思。

  正愁着,余彤忽然瞧见前面卖粮食的人好像楚杰。

  这时候已经有不少人想法设法卖东西了,楚杰就是其中之一,余彤知道,日后他会靠着自己的能力变成商业大鳄。

  余彤想了想,走过去和他打招呼,“好久不见,卖粮?”

  楚杰工作这么长时间,棱角被磨去不少,做生意都得笑脸迎人,他看见余彤,第一反应是好笑,第二反应是给她递粮食,“品质好的大米,来尝尝。”

  余彤没接,反问道:“你在这卖粮食,不会被抓吗?”

  “来就跑呗,”楚杰无奈道,“上次有个公安告诉我,现在可以□□了,但证下来需要时间,而且我也没自己的房子。”

  楚杰是一个人来沪城打拼的,什么都没有,不像余彤还有个宿舍能住,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余彤于心不忍,她想到楚杰日后是做皮革生意发家的,便道:“你也不用光想着粮食这种生意,可以换换思路,比如做皮革生意啊,我觉得这就挺好的。反正现在开放了,到处都是商机,以后你肯定大有所为。”

  楚杰唇微微弯了弯,无奈道:“不指望能有什么出息,只要能照顾好我妈,我就知足了。对了,你来这里有什么事?”

  “我来看看有没有卖房子的,想把我妈接过来,不过我不太懂这些,不知道在哪买。”

  楚杰压低声音,“我经常在这附近卖东西,我知道有一户人家,可能要搬走。”

  ***

  在楚杰的帮助下,余彤成功买到一套房子。是有三室的大房子,一间改成门头房,还余下两间可以做林香莲和余彤的卧室。

  最重要的是,这房子还有院子,以后还可以种些蔬菜,养小鸡也没问题。

  不过这房子花了余彤不少钱,为了能让超市顺利开起来,余彤得尽快存钱了。以后全国开放,卖东西能更容易些。

  房子刚到手,趁着谢文成放假,余彤拉着谢文成一起去收拾房子。

  之前的主人留下不少垃圾需要收拾,余彤也得再搞点家具,这些工作她一个女孩做不来,得靠谢文成。

  余彤和谢文成接连干了两天活,好不容易把床和柜子都打好了,当然,余彤主要负责给谢文成加油打气。

  谢文成的手还真巧,虽然他从小生活条件一直很好,也没怎么做过木工活,但他做出来的东西还挺像样。

  最后一天大功告成,余彤看着格调温馨的小家,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她都好长时间没下地干活了,这几天的劳作足够要她的命了。

  余彤锁了门,拽着谢文成去下馆子庆祝。

  出门时刚好碰到邻居,邻居笑眯眯地看着二人问:“新家装修好啦?你俩可真够勤快的,这么快就搞好了,老张家的房子大,你们小两口住多好,以后有孩子也能住得开。”

  这是把余彤和谢文成当成新婚夫妻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姜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