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顾盼生辉_意元宝【完结】(284)

  “阿爹瞪那么大的眼睛我好怕啊!我才立了那么大的战功回来,你不说好好犒赏我就算了,竟然还要我做诗,有你这么多主帅?有你这么当爹的吗?莫不是,我是捡来的?”曹盼摸了一把自己的脸如是说。

  曹操指了她道:“为了不做诗连爹都想不认了?”

  曹盼捏着小下巴道:“可以考虑!”

  本来要威胁曹盼的曹操却被曹盼威胁起来了,颤着手直指曹盼,“你,你就是生来克我的?”

  “是阿娘生的我,又不是你。”曹盼很真诚是说这一句。

  “我饿了!”提到了丁氏,曹盼不想再继续跟曹操磨牙了,曹操也一样,女儿嘛,本来就该娇养的,这都带到战场上来了,要是丁氏在的吗,不定要怎么骂他呢。

  应该也不会骂他吧,都是曹盼自己想做的,丁氏那么宠孩子,虽然也像他一样担心,还是会依了曹盼的。

  “去看看有什么吃的,给小娘子拿些来!”曹操想自己的要求也太高了点,曹盼那么聪明,会的东西够多了,不会做诗又怎么样呢,这是他的宝贝女儿,只要她高高兴兴,健健康康地活着就行。

  曹营里父女团聚其乐融融,那头刘备却是愁云惨淡。

  曹盼那一箭虽然没射中赵云的要害,伤口却是挺深的,张飞断后赶上,正好看到诸葛亮在给赵云拔箭,赵云脸色惨白地躺着。

  “诸葛先生,子龙怎么样?”张飞急切地问,诸葛亮已经将箭折断,只留了小半截。

  “伤口很深,要用刀割开伤口才能把箭头□□。”诸葛亮已经查看过赵云的伤口,长青端了火烛来,又取了一把匕首放在火上烤。

  “子龙,是谁把你射伤的?”张飞追问着赵云,赵云看了诸葛亮一眼,却没有回答,“大战之中,看不清是谁。”

  张飞道:“奶奶的,曹军什么时候来了个神箭手,差点要了哥哥的命,如今还把你给射伤了,往后我们得要小心着点。”

  “只怕这神箭手不止是一个人。”诸葛亮轻声地说,张飞差点跳了起来,“什么,不止是一个人?”

  “曹军追上时,张将军没有注意到一开始进攻的是箭手吗?而且最要紧的还是,那些箭没有伤到一个百姓。”诸葛亮观察细微,这样的情况从一开始他就注意到了。

  张飞显然没想到,听着大吃一惊,“这么说,曹贼有一支神箭军?”

  “不能确定!”诸葛亮回答,那匕首已经烧得火红,诸葛亮与赵云道:“子龙,你且忍一忍,我要将箭头取出来。”

  “先生只管动手,我忍得住。”赵云虽然痛得额头直冒冷汗,依然的忍着。

  诸葛亮让长青拿了块布叫赵云咬着,长青道:“赵将军咬着,别一会儿呢急之下伤了自己!”

  “多谢!”赵云谢了一句,长青微微颔首。诸葛亮已经落刀,那火烫的刀扎入赵云的肉,痛得赵云整个人绷紧了。

  “按住子龙!”诸葛亮感觉到赵云的状态,立刻吩咐一句,张飞跟长青都不敢迟疑地上前紧紧的将赵云按住,诸葛亮将伤口割开了,露出了没入肉内的箭头,最后用力一拔,赵云痛得整个僵住。

  诸葛亮拿着那带血的箭头道:“长青,为赵将军上药!”

  “是!”长青应了一声,诸葛亮细细地看了那箭头,沾着鲜血的箭头上似有一个字若隐若现,诸葛亮仔细地辨认,突然睁大了眼睛。

  盼,是盼字?诸葛亮心里阵阵起伏,而张飞见诸葛亮研究了箭头半天,走了过来问道:“先生,你在看什么,那箭头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无事!”不知为何,诸葛亮选择了隐瞒,而以白布将箭头给包裹住了,张飞一看也没有追问。

  长青已经给赵云上好了药而且包扎好了,张飞又问道:“先生,子龙这样没什么大碍了吧。”

  “只要伤口没有感染,坚持换药,很快就没事。”诸葛亮回答,张飞道:“如此,我去看看大哥!”

  赵云没事,张飞也就松了一口气,眼下刘备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

  这一仗他是损失惨重,哪怕被救回了儿子,他的兵马尽折,妻女尽落入曹操之手,一应辎重都丢了,而今儿子还啼哭不止,刘备亦是无奈。

  张飞一走,诸葛亮检查了长青包扎的伤口,坐到了赵云的榻边,“子龙能否告诉我,射伤你的人是何人?或者,我该问,此次追杀我们的是什么人?”

  赵云抬眼看了诸葛亮,“只看阵势便知那是曹操的虎豹军。”

  “曹操的虎豹军中并无神箭手。”诸葛亮说了这一句,赵云动了动道:“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诸葛亮见他还要隐瞒,拿出一旁裹住的箭,“这箭上有字。”

  亮出来叫赵云看得一清二楚,赵云自然能看到那上面刻着的盼字,赵云忙道:“先生,我并非有意要瞒你。”

  “我知你是好意,我与她是夫妻,我无意要瞒谁,但我与她选择不同,立场不同,我不改,她亦不会变。各为其主,有些事更不必瞒着,瞒得多了适得其反。”诸葛亮如此地说。

  赵云一顿,“冀德对先生有所偏见,若知伤我的人是曹娘子,我只担心他会出言不逊,对先生不敬。”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穿越重生言情 虐恋 古代言情 行而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