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_浣水月【完结】(266)

  张萍恼道:“这些官员,就没一个眼清心明的,这不是故意加重百姓的税赋。”

  陈蘅看了眼周围,“这一片有多少田地?”

  “有田地二万五千亩,二万一千亩皆在乡绅、世家手中,只四千亩是平民所有,平民的田地全定的是良田。”

  陈蘅微微闭眼,“永乐县有世家?”

  “有,这些良田里,有一万二千亩属颖川陈氏所有,听说这是三十多年前,郡主的曾祖父置下的。”

  他曾祖父好好的突然跑到这里置什么良田,离颖川郡有二百多里,一路有贼匪,道路难行,要运回去也不易。

  “陈氏的良田……之后我来想办法,这一片可是天然的粮仓,可不能握在一家之手。”她顿了一下,“你继续说!”

  “握下臣所知,这一万二千亩良田的地契就在荣国府,听说是当年陈老宗主临终前交给荣国公的。”

  自家的,那便不作数。

  陈蘅还真不知道自家在这里有这么多良田。

  “说到陈老宗主,听莫大管事说,是因一个梦,说陈老宗主在三十年前做了一个怪梦,梦中见一白胡老者,对他道‘我乃陈氏先祖,要保陈氏昌盛,当至永乐置业’。陈老宗主醒后,琢磨了一番,便使人到永乐县买下一万二千亩良田。

  当时,这是五家乡绅所有,陈老宗主付了高价,乡绅乐意转卖,得了钱后,有的人去了郡城,有的人去了洛阳、咸阳,还有的去了都城。”

  钱武言罢,“这片良田,剩下的在一乡绅手里,此人姓冯,单名一个寞字,在颖川郡的名声不如陈氏,是三等世族。魏县令曾想过修建城墙,可此人的庄头带人大闹,说城墙外头便是冯家的良田,要踩坏了他们的庄稼。原也是冬天,地里空空,他就是故意闹事,想仗着冯氏之势为难县衙。”

  “魏县令的妻子是三等世族女郎,魏县令因自家出身寒门,不敢开罪。”

  冯娥轻声道:“冯家在永乐县的名声可不大好,留在永乐县的庄头、管事屡屡犯案,强抢民女为妾、逼良为\娼的事屡有发生,更在县城开了青\楼、赌坊这样的生意,逼得不少百姓卖儿卖女。魏县令不敢管,而今案子都在张司法的手里。”

  陈蘅吐了口气,“威逼利诱,迫冯家将良田全部卖出,不卖,就照律行事,先治他一个纵奴行凶,破坏永乐县律法的罪。”

  一行人走着回县城,路上陈蘅已将永乐县的情况理了个八\九不离十。

  此县的两个大镇上还有两位乡绅,在镇上算上大户,可搁在都城,那就是瞧不上眼的,有一位乡绅的女儿嫁到了颖川郡郡丞为妾,仗着这门亲,也是张狂妄为的。

  魏县令就是个烂好人,不开罪人,也不行大恶,可小坏事背里一桩没少干。

  陈蘅道:“钱县丞与上任县令、县丞交接时都盯紧了,若是粮库亏空,得让他们说清楚。实在不行打借条,这二位都是他县县令,去的地方皆是富庶地,让他们填上亏空,是三年还清债还是五年还清,也必须得还。”

  她不会替这些人背黑锅。

  “钱县丞,你家里人可接过来了。”

  “我到后不久,就与家里去了信,前不久这路上太平,托太平帮的人传过信……”

  冯娥道:“属下离开都城时,钱家上下皆好,县丞夫人还让我捎信给钱县丞,上他安心在任人办差,家中有她。”

  陈蘅沉吟一声,“钱夫人是个贤妻,待这一路太平了,我出镖资,托太平帮的镖师护送他们来永乐县。现在的当下之急,是建造县城的事,若建在此处,这一带俱是良田,占田建城,不免有些可惜。”

  冯娥想到后世的永乐古城,可是在此处往后六里的地方,翻过几座山,就会有一个比这处还大的小平原,中间有一条大河,河东是良田,河西却是盐咸地。

  听说大凤朝实行以水闷灌之法改烂地为良田的法子,就是从那时开始的,那时的永乐郡主身边贤士能人辈出,有人出主意将盐咸地闷灌改成良田,而原来的良田方向便是后来的永乐古城。

  第三百九十四章 淳仆的民风(三章)

  (续上章)有人出主意将盐咸地闷灌改成良田,而原来的良田方向便是后来的永乐古城。

  千年之后,在古城周围建起了现代化的城市。

  但是古城内的古寺、祭台、官府、永乐郡主府都保留了下来,还成了永乐市的文化旅游胜地。

  “郡主,属下这几日四下走了走,与张萍了晓永乐的风土人情,听张萍说,往北六里地,双坪镇也如此处也是小平原,面积比此处还大上三成,中央有一条大河……”

  钱县丞忙道:“冯娘子所说之地,下官扮成货郎时去过。地方是不小,可河东是良田,河西是烂地,总不能将县城建造在烂地之上。不成!不成!”

  陈蘅未说话,她看着眼前广阔的地方,“占据良田建城,我心下着实不忍,这几月得暇,我绘了永乐邑城图,你们都可以参详参详,往后,我们便要长居此地了……”

  张萍眼睛一闪。

  杨瑜略有些失落。

  陈蘅问道:“杨瑜,你书法文章如何?”

  “回郡主,还能入目。”

  “你先领县衙录事一职。在新县衙建成之前,你们都要在旧城暂住一段时日,待新城建成之时,你们都可在县衙附近得到一处宅子。”

  “谢郡主!”

  当晚休憩前,冯娥送了一幅永乐城图过来。

  陈蘅看着城图,引大河之水建了护城河,城外都有一条宽约两丈的大河,河上四门建有石桥,桥上建有石门,门上刻着东城、南城等字样。

  画上,护城河外岸,柳绿桃红,自有一番美景,河上有扁舟,弃了城墙,而筑护城河,竟与自然相融一体。

  城内,以祭台为中央,是一座漂亮的花园,围着花园有一圈商铺,第二环又是一排商铺,第三环便是民居,城东是县衙,东南是府衙官吏的宅子,又有一些民宅,城南则是陈府、莫府……

  在贵族府邸与民宅布局上,竟与陈蘅的图有着惊人的相似处。

  难道,她绘的是自己记忆中的永乐县?

  慕容慬轻叩房门。

  “进来。”

  陈蘅将自己的图与冯娥的放到一处。

  慕容慬道:“你今晚没用多少暮食,这是莫松家的亲自下厨给你做的点心。”

  他搁下点心,看到两幅画,“很像!”

  “此处原唤河滩镇,因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在晋高帝时,建永乐县,筑县城,最初就是河滩镇的街市。”

  慕容慬示意她取一枚点心。

  陈蘅取过绿豆糕,咬了一口,“莫松大娘的厨艺不错,颇得邱媪真传。”

  “邱媪最是宝贝莫松夫妇,这等好手艺,自是不会轻易传人。”他比对着两幅图,“冯娥的图让我觉得像照着绘出来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