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_浣水月【完结】(397)

  北燕八皇子闻到此处,凝了好一会儿。

  冯娥订亲了,对方是名动天下的少年才俊王灼。

  这两个人什么时候凑一块了?

  燕楚与大长老看着摇扇动作猛然加快的八皇子。

  燕楚道:“八公子,冯县主是主上那里都挂了名号的奇女子,这几年没少替帝月盟出力,便是我盟弟子也尊称一声‘女先生’。”

  八皇子恼道:“这王灼是几时来的,居然敢抢本公子的人,看本公子不灭了他。”

  “若公子真这么做事,主上与殿下那里我们都不好交代。”

  王灼的声名极高,便是殿下与陈家也颇是看重。

  大长老微微笑道:“八公子想娶奇女子为妻,这永乐县还有一位张司法,乃是断案、破案的奇才,受人敬重。”

  万不能让八皇子坏了事,陈蘅不仅是未来的博陵王妃,还是帝月盟的圣女,这些年,没少运畴帷幄,就是都城那了来钱的铺子,皆得益于陈蘅与冯娥。

  燕楚道:“冯县主不能与永乐郡主比,以她的出身,主上定然不会同意你娶冯县主,反是张司法,你们结成良缘的机会更大。

  张司法的父母携着他二叔两家人已抵永乐县,近来其母正逼着她嫁人,听说登门求亲的人都快踏破门槛了。”

  张萍有本事,看着凶,实则讲情义。

  玉司工就有心替重孙玉三十聘为贤妻。

  钱县丞亦打了主意,想聘回家做儿妇。

  这样一个才貌双全,性情贞烈的奇女子,哪家不喜。

  即便是永乐县,也抢破了头。

  八皇子此刻想要抢亲,抢的是冯娥,可他又不是那种纨绔,北燕皇家自有规矩,他若敢抢,燕高帝就能治他的罪,他不得不有所忌讳。

  冯娥若由八皇子聘为正妻,冯娥到底是商贾女,身份不够。可若是纳妾,现下冯娥与王灼要订亲,以冯娥的性子,自是宁为妻不为妾。

  大长老道:“八公子相中了人,还是早遣中人、媒人提亲,若再晚,这最后一个奇女子也成他人妇喽!”

  提不提亲?

  八皇子想到初识张萍,就被她凶巴巴的样子给吓住。

  想起来略有迟疑。

  要是娶回去,天天给他摆脸色,他也别过好日子。

  “听说太原王氏将入永乐邑,王玄龄可是出名的老狐狸,要知道本县有这么几个奇女子,指不定就让他的孙儿前来求娶,八公子再不动手,就娶不上喽。”

  博陵王都能娶南国贵女,八皇子再娶一个也没什么。

  要一统天下,若娶南国贵女,反而有助天下大势。

  大长老的儿妇也是南国人。

  燕楚的嫡妻是北国人,后宅的两位侍妾可是十打十的南国人。

  这一年的夏天,似乎是个好日子。

  就连杨宅也有几个媒人登门,或是求娶郑夕儿,又或是求娶杨瑜。

  郑夕儿一见媒人就躲。

  杨瑜则直接呼道:“嫁人?嫁什么人?我在官衙为官,还需要嫁人,明明花着我的嫁妆,却说在养我,本娘子不受那闲气。”

  这话传出去,又是在县城议论了一阵子。

  不管如何,张母权衡之后,物色了几个人选,学了莫氏的样儿,将名单放到张萍跟前。

  “阿萍,冯县主都辞了主簿一职,荐了未婚夫王三郎去当差。这女大当嫁,你可不能再去了,我瞧司法一职还是引荐你弟弟去。回头我拉下了脸面,去陈府向老夫人求求情,有你和你父亲帮衬着,他也能办好差。”

  乱世之中,当个小官也算是官,就跟在都城有官的和没官的,出门脸面和地位都不一样。

  张萍想到唯一一次心动的人是王灼,对其他男人,她都觉得恶心。

  嫁人,开什么玩笑。

  弟妇比张母更热心,拉着张二夫人在外头给她挑人。

  弟妇热心,是想让张萍早些嫁人,只要她一订亲,这县衙的官就不能再做,由夫主顶上,她也能当个官夫人,出门亦有面子。

  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家入境

  (续上章)弟妇热心,是想让张萍早些嫁人,只要她一订亲,这县衙的官就不能再做,由夫主顶上,她也能当个官夫人,出门亦有面子。

  永乐邑说是一县,就像是封邑之国,有自己的规矩、律法。百姓们淳朴、热情,他们住上几日就越发欢喜,城里很热闹,吃食上头比都城还精致,果蔬品种不输都城,更重要的是这里不负“世外桃源”这词。

  张家人一来,又与城北的莫府相识、陈府相熟,也有个走动的人家,偶尔几家的夫人相约在城西的戏园子里,包一个雅间,在里头要上几壶好茶,吃着零嘴听戏。不看戏时,戏台上有卖艺的弹琵琶艺、吹笛人,一面听着音律,一面说着闲话,最是自在。

  老文士,有他们的去处,郡主花园藏书阁旁,有一座书香茶楼,里头供茶点,可以在那城看书说话议天下事。

  年轻公子郎君、读书人,则能去入诗会、书画会,能结识不少的朋友。

  张萍的二弟弟、二妹皆入了学堂,每日比上衙门的张萍还要忙,一到时辰就出门,每日归家脸上亦洋溢着喜色。

  冯娥制出一种人力车,只需由一个壮年家仆拉着,上头能坐两个人,兄妹俩每日结伴由家仆送到学堂门口,到了时辰,自有家人去接他们。

  人力车一出来,立是就旺了城中几家木匠铺子,全是下了定金预订人力车的。

  张萍的婚事迟迟未定下,八月初十时,县城来了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队伍,马车有五六十辆,所有人一脸风尘。

  领首的依旧是太平帮镖师。

  “王太公,这就是永乐城,现下一环街已经建好,又有中心花园与祭台,城南外有空灵、悟缘、悟非三位高僧修行的幽兰寺。

  荣国府、广陵莫氏嫡支四房的莫西太公、曾经的祠部侍郎张大人……”

  镖师如数家珍的说出一连串大人物名讳。

  比他们早两日,有金陵织造坊在县城隔河相望的河西落脚,河东河西广植麻柳、桑树,虽只几年,桑树成林,正合织造户、桑户们植桑养蚕,陈蘅又给金织造商贾带来的桑户们拨了几个山头,仅此人带来的织造户、桑户就高达千户,整个县城周围开始建造新村子,陈蘅又卖了粮食给他们。

  王玄龄一行,在路上看到的是民不聊生,在这里看到的却是安宁与欣欣向荣。

  路过县衙附近的学堂,还能听到孩童们的读书人,女童、少女们的追逐嬉闹之音。

  有人站在县衙对面的茶楼高呼:“梨园新戏《女驸马》,看一代奇女女扮男装做名士,得公主青睐成驸马,终与失散未婚夫喜结良缘!”

  这是西市戏园在这里拉生意,虽然有各家的夫人们喜爱,雅间生意不错,可大厅生意淡,寻常百姓舍不得六文钱去看戏。

  街上,又有几位女冠抱着佛尘,正一家挨一家的化缘,“小青观要建道观,缘主许份香火钱罢。”

  有商家问道:“我们以前怎未听说小青观?”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