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_浣水月【完结】(613)

  莫氏与莫松大娘出了府门,“大师起得真早。”

  “寺里的盐没了,又要添买香油、蜡烛,出来采买些。”他宠溺地将陈闯抱在怀里,“聚散离合都是缘,你弟弟今日离开,他日还会回来,离开时你不高兴,但他归来时你定会喜悦。闯儿,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莫氏觉得这悟缘大师真有趣,给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讲这些,陈闯能听得明白。

  她很担心悟缘大师将她好好的孙儿给教成了一个小僧人,到时候她还不得哭死。

  悟缘大师道:“陈老夫人,闯儿我就先接寺里去了,你若不放心,让他的侍从跟着?”

  莫松大娘当即令人去唤了两个侍从来。

  悟缘大师抱着陈闯回寺里了。

  走在大街上,经过菜市时,正看到几个大户人家的仆妇在那儿闲聊。

  “莫九夫人的母族这一脉有隐疾,生了三个孩子都是病儿。”

  “真的假的,不是说莫五公子健康聪明。”

  “哪是她生的,那是莫县丞的玉姨娘生的,当年她生了一个病儿,是个不男不女的怪物,出生就死了。莫县丞顾面子,将乡下庄子玉姨娘生的孩子抱回来。”

  永乐邑就不会有秘密,而这等大事,一传十、十传百,用不了几天就能传得人尽皆知。

  只是,这已不是陈蘅能过问的事了。

  让世人不再近亲结亲,这就是造福万民。

  这也是昨日她没有阻止长阳子的原因。

  长阳子能看出莫五公子不是莫九夫人所出,难不成长阳子占过卦,还是从面相上看出来的。

  莫五公子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单从面相还真瞧不出长得像谁,再大些才能瞧分明。

  陈蘅上了车辇。

  白染叮嘱长阳子留下继续给陈葳瞧腿,又留了两个医族弟子给他打下手。

  长阳子会继续住在元宅。

  白染低声道:“木龙角对我族极为重要,你有时间,可再去秘道走走,再寻寻,看是不是有我们寻漏的地方。”

  长阳子揖手道:“弟子定全力以赴再寻木龙角。”

  白染道:“保住身子,为师在家等你。”

  “恭送师尊。”

  白染乘的马车,他又寻了一大箱子的书为伴,一路回去,这些书就够了。

  陈蘅的马车里除了书还有琴棋。

  元芸道:“夫人若是困了,且再睡会儿。”

  不远处,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郡主,民妇风铃拜见郡主!”

  陈蘅挑起车帘,不远处,立着一个裹着蓝底白碎花的妇人,身后立着一个憨厚的差捕。

  风铃怀抱着一只包袱,“郡主,这是民妇给张女郎做的鞋袜,烦请郡主带给张女郎。她爱四下行走,最是费鞋,以前总说外头买的鞋不结实,穿着不舒服,这些都是民妇给她做的。”

  张萍临离开时,特意将那处一进的宅子过籍给了风铃,上头写的是风铃的名字,又给风铃在城外置了二十亩中等田,这些田地是赁给两户人家的,每年能收四成租子,足够风铃一家四口吃用。

  对张萍给风铃家业的事,张夫人颇有微词,张家少夫人更是挑唆张夫人和张萍闹,先是让张萍把司法一职让给其长兄,后又挑滩张夫人给张萍寻婆家。

  张萍性子骄傲,不愿嫁给非心中所想的男子为妇,索性再度离开永乐邑,跟冯娥去了北燕。

  陈蘅实在不明白,张家为什么一再要为难张萍这个女子。

  女子在外行事,付出的努力远比男子更多。

  张萍拥有的一切,都是她努力得来的。

  可张家只看到了光鲜,丝毫没想她的付出,就想从她手里摘取胜利的果实。

  陈蘅令白雯接过包袱,“风铃,张女郎在北国过得很好,你不必为她担心,她希望你们一家能过得平安喜乐。”

  “女郎性子要强,也太优秀,天下的郎君都配不上她。”

  张萍曾心动过的人是王灼,王灼选择了冯娥。

  第七百六十四章 祖训(三更)

  张萍曾心动过的人是王灼,王灼选择了冯娥。

  冯娥是张萍的知己好友,她们二人极是交好,有过同甘共苦的交情,二人之间若非姐妹,却情胜姐妹。

  女子哪有不嫁人的,可张萍就是不想嫁,她说“寻不到自己心仪的人,宁可不嫁。”

  风铃的婆家上无父母,而今生了两个儿子,丈夫是县衙的差捕,家里人口简单,有了一座一进的宅子,又有二十亩良田,日子过得不错,这很让风铃满意。

  “不知将来还能不能见到张女郎?”

  陈蘅道:“若有缘,自会再见,东西我帮你捎给张萍,保重。”

  风铃垂首行礼。

  白雯将包袱放到一边,“这妇人倒是个用心的。”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任何人一味的付出,得不到回应,要么寒心,淡了感情;要么,心生怨恨;再要么,依旧会坚持付出。只是后者这样的人太少,除了父母对儿女,兄弟姐妹之间少之又少。”

  陈蕴拒绝入仕,她不会勉强。

  前世今生,陈蘅就未得到过长兄的庇护。

  反而是二兄,为她付出颇多。

  二兄什么都明白,一直亦站在她这边。

  在看似很寻常的一个决定,但背后,却有二兄的深思熟虑。

  陈蘅说的第二种,如纳兰弄月便是,她前世爱慕慕容慬,发现慕容慬心之所系是陈蘅,因爱成恨,最终一心想置陈蘅于死地,也至后来也深深怨恨上慕容慬。

  而第三种,除了父母对子女的包容,恐怕再难遇到。

  她守护家人,可是长兄却不了解她的艰难,一心只看到自己的气节,一心要做一个名士。

  名士,自来哪有不问世事的名士,但凡是文学鸿儒、诗人,哪一个不是忧国忧民,恨不得能替天下百姓受苦。

  陈蕴做不了名士,也无法走得太远,最多就是在永乐邑做个富家翁。

  *

  陈闹坐在周通怀里,他喜欢骑马,坚决不进马车。

  马车里,莫楷安静地坐在白染的对面。

  白染拿着一本书,看得很认真。

  莫楷很好奇地问道:“师祖,五千年的上古文字,你看得懂吗?”

  白染抬眸,“学海无涯,我自认三岁读书识字,可有些知识却不是我也懂的。”

  莫楷低声道:“听我父祖说,你是天下读书最多的人。”

  “是,拥有五千年的书籍典藏,但我最精通的是医术。”白染吐了口气,“你只有六年的学习时间,武功、医术、治国策,你要选一样学习,不要求多,只要求好。”

  莫楷恭敬地在脑海里转了一遍,揖手道:“弟子想学治国策。”

  白染点了一下头,“我会让人送你去神木城世家书院。”

  莫楷看了眼旁边正兴致勃勃看着周围的陈闹,“表弟呢?”

  白染道:“他和你不同,他的天赋不在治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