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七零农家母_山林之乐【完结+番外】(150)

  彭新生问:“那崔教授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跟彭乐陶是同学,这次回国,就是受他之托来寻找、看望您的。”

  彭新生以他那个年纪不常见的速度上前,一把抓住了崔教授的手,“乐陶他还活着?”

  崔教授点点头,“他不但活着,还在花国成了家,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化学的教授。”

  彭新生眼里蓄满了泪,“这个不孝子,这个不孝子!”

  崔教授冲老谭问:“不知能否让我和彭老先生单独谈谈?”

  “没问题!”

  众人告辞出来,去了旁边的一个大房间。室内只余两人,彭新生问:“我一直以为他不在了,却又抱着一点儿希望,告诉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他过得怎么样?”

  “开始去的时候吃了些苦,不过他天性聪颖,终成为知名大学的教授。在花国,教授是非常受人尊敬的,收入也不错。他现在生了两个儿子,也都非常优秀。”

  彭新生低语,“那就好,那就好,可他为什么不回来找我?”

  “开始是没条件,后来两国一直不能联系,他又听到很多这里的消息,连信都没敢寄,就怕会给您带来更多的麻烦。

  “我是第一批被通过申请回来的人,可能这与我运气更好些,获得了一些奖项有关。彭就托我回来打听。”

  他迟疑了下又说:“我估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听到了太多事情后,近乡情怯,他不敢打听您的消息......”

  “我运气还不算太坏,得到了外面那位女同志的帮助,终于活着看到了这一天。”

  他成了地主,获得了不少难堪的经历。彭新生不由想到了程青山的话,但也幸好程青山不像李向阳那么疯狂,为人也有底限,不然他不是在□□中饿死,大概也被斗死了。

  后来,他更是幸运地得到了樊香的帮忙,际遇有了改善,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不然,儿子下次回来,估计只能给他上香的份了。

  “嗯,知道您无恙,乐陶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子。您有什么话要带给他,我可以帮着带回去。还有这一千花元,是乐陶让我带的,因为不确定是否能找到您,只带了这么多,您拿着,先买些东西改善下生活。”

  彭新生颤悠悠接过了钱,从会议室桌子上的笔筒里拿了笔,又从旁边拿了纸,“那我给他写封信,再给您写个收据。”

  另一个房间,老谭说:“樊香同志,辛苦你跑这一趟了。”

  樊香很谦虚地答:“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随时听从组织安排。”

  “不知彭老先生情绪怎么样?”

  彭地主现在升级彭老先生了,樊香心想,没想到大家一直以为他已死去的二儿子竟然活着,还成了花国名校教授。不过,也幸亏当时他认定他二儿子已死去,不然有海外关系,成分还是地主,真难以想象会怎么样。

  不知道是他真认为他儿子死了呢,还是精明一时,看当时情况不对才说他儿子死去的,

  不过此时追究其中真相已没有意义。

  一闪念,樊香答:“彭老先生一直致力于改造自己的思想,积极向组织靠拢,不然他那时也不会救了我。我认为他对于清水县及东方红大队的革命干部及群众还是有着相当的感情的,也很感谢省里领导对他的帮助。”

  以彭新生的通透,原来又通过气,樊香相信他不会说什么不合事宜的话。

  严主任说:“他家原来的房子被公社当作学校用了,我来之前已让县里同志在县城先给他找一处住宅,学校不行搬迁到其他地方,把他家旧宅还给他?就是学校地方不小,县里资金上有些紧张。”

  严秘书点点头,“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我向首长汇报下,看能不能从省里财政上划□□一部分费用,专门用于这个事情。”

  老谭也道:“领导十分重视这件事,辛苦大家了。”

  “为人民服务嘛。”

  说定了这件事,严秘书伸出手同樊香用力握了握,道:“樊香同志,虽然非常不舍,但还要恭喜你工作关系将要调到燕京去。”

  “什么?樊香同志的工作关系要调到燕京去?”这件事惊讶的是严主任。

  “农业部成立了一个研究所,刚来了一个申请樊香同志关系调动的函,真是出乎意料啊。上次沈首长见她后,才把关系调到省农科所,还说以后要重点培养樊香这样又红又专的同志,现在就又要被调走了。”

  严主任也说:“上次我们来省城的时候我们县司机小顾还说樊香同志是撑杆跳,从一个民妇成为了省农科所的研究员,现在看来,撑杆跳还说低了,这是乘着火箭向上飞呢。”

  几人听得都笑了起来。

  “樊香同志发现了蘑菇、花菇、木耳的人工种植技术,造福了广大人民,注定是要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的。”

  “她简直是一个奇迹,是领袖思想领导下的奇迹,而我们,是见证奇迹产生的人。”

  几个领导你一言我一语,忽然之间,他们有了历史见证人的感觉。

  这个时候切记不能翘尾巴,樊香只能谦虚说:“那边初创,说不定研究条件还不如省里呢,再说省和部的级别是一样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