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_高婉婷【完结+番外】(62)

  将信件交给了曹存咏,杜春琪反复交代道。

  重重的点了点头,甘棠在电报里将一切都和他说得十分清楚,深知此次任务之重。

  和曹存咏的认知不同,甘棠的电报是让杜春琪下定了决心,但原因绝非甘棠推测的后台之类。真要说出来,原因简单的可笑,她不认识蒋铭三,若是等到蒋铭三走马上任,她这份报告就彻底送不出去了。

  两人心思各不相同,结果却是可喜的。

  报告顺利的送到了陈德光手中,日本军官士佐学校毕业的他看这份报告毫无障碍,意识到报告的重要性,丢下曹存咏就去找卫俊如。

  此刻,卫俊如正在接待一位身材格外矮小、脸庞圆圆的青年,看见陈德光冲进门,哈哈大笑,“景行来了,正好看看你的小老乡,和你一样都留过洋,肯定有共同语言。”

  “希贤,这是陈景行。”他为二人介绍。

  陈德光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矮小的青年是参与指挥过百团大战的人矮志高的邓希贤,在座的几人都是务实的人,见陈德光神色匆匆,直接跳过了寒暄。

  厚厚一沓子的关于珍珠港偷袭计划的报告砸到了卫俊如的桌上。

  卫俊如出生安徽省合肥县东郊卫杨村,只跟着大户人家的私塾附读了几年书,而后就投身军武,一身的军事素养全部来自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和秉性中的天赋。哪里看得懂全是日文的报告,眼睛瞪得溜圆,“看不懂。”

  邓希贤见二人有要是商谈,立刻退出了卫俊如的办公室。

  陈德光这才将文件口述给卫俊如听,后者严肃起来,问,“真实性可以把握吗?”

  “不能,但文件太完备了,让人难以相信会是假的。”

  “你看这里,还有这里数据,没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做不出这种计划来。”

  陈德光将他的疑点一一指出。

  卫俊如神色越来越严肃,等陈德光将所有的质疑、推算汇报完,他的脸上已经挂上了一层霜。

  口中喃喃地说,“小日本这是要干出大的啊!”

  陈德光默默不语,由着卫俊如自己思量。

  时间滴滴答答一分一秒的从二人之中流淌而过,美国奉行孤立主义,甚至还通过了《中立法案》来表明自己并不会介入世界大战。

  对于一个没有参战的世界大国,日本人为何要去招惹?

  两线开战对日本而言简直是自寻死路。

  他们苦苦思考着。

  除非,他们将视线凝聚到了桌上散开的报告上。

  “为了石油!”

  他们同时想到。

  报告中说的日本的石油只能支撑半年,若是没有及时补给,那些在中国土地上肆虐的坦克、在空中耀武扬威的飞机以及在海公然拦截的战舰全部将变成一堆废铁。

  陈德光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

  卫俊如眉头依然紧锁,“不,如果这份计划是真的,日本简直是丧心病狂,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二人继续凝眉苦思。

  “你亲自去交给委员长吧!”最终,卫俊如说。

  手上有限的资料不足以让他来判定,此时,他已经认定了这是真实的、可信的一份报告了。

  这份报告的偷袭时间表中几乎没有一丝一毫的漏洞,连飞行时间、加油点、美军换防时间等全部都有考虑。

  他有理由相信,按着这份报告施行,他都有很大的把握。

  陈德光幽幽叹了口气,“也罢!或许这份报告对于委员长来说是个好消息呢。”

  卫俊如扯了扯嘴角,是呵,委员长是最希望美国加入同盟国的人了。

  收拾好文件,陈德光丝毫不延迟准备立刻坐南下的火车去重庆。

  乍眼一看,陈德光是卫俊如的人,同时,陈德光上黄埔军校时期委员长刚就任校长,甚至前十名学生去美国、日本留学的学员名单都是委员长亲自签名的。

  所以,对于委员长而言,来自川省的陈德光也是自己人。

  借着这一层关系,陈德光很容易的就见到了委员长。

  “校长好。”

  陈德光敬礼,一声校长再次拉近了二人的关系。

  “景行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陈德光如何向委员长汇报此处不在赘述,几天后,陈德光再次出现在委员长的会客室中。

  “经过军统等部分的分析,这份计划很可能是真实的,景行啊!这回你可立了大功了。”委员长笑容满面,他早就有预感,日本撑不了太久了,这份报告更是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大部分战略资源全靠外界补给,而他打下的中国土地在工业上很难给它提供补给。

  三大轴心国,德国无疑是战斗力最高的国家,但别忘记欧洲还有一个劲给德国拖后退的意大利呢!那可是个唱歌跳舞的国家,侵略希腊不成反而被希腊打下大面积的国土,德国正在帮着意大利打希腊呢,根本就伸不到远东。

  换句话说,如果德国的战斗力是100,那么意大利的战斗力就是-100。

  欧洲持平,让他们没有余力插足中国。

  从这份报告中,他看到的比卫俊如看到的更多——美国发够了战争财,决定插手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民国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