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奸臣宠妻日常_缓归矣【完结】(63)

  这一刻,陆夷光同情蔡氏,丈夫在外面拈花惹草欠下风流债,她这个做妻子还得笑着帮他扫尾。

  南康长公主笑了笑,“这话见外了,你我之间何须这般客气。”久别重逢,不少话题能说,南康长公主并没有停留在楚玉簪身上,以后该唤陆玉簪了,蔡氏不会喜欢这个话题,再豁达的女人都不会喜欢。

  蔡氏一行人在公主府用了膳才离开,陆衍在京城有一座三进的府邸,早前南康长公主就让人收拾妥当,蔡氏等人可直接入住。

  陆夷光替母亲送客,一路送到了二门,末了对堂姐妹道,“你们有空常来找我玩,家里就我一个,我空闲的很。”

  大姑娘陆初凝温柔一笑,“我们会的,等我们安顿好了,也请县主过来玩。”

  陆夷光灿烂一笑,“我一定来。”末了指着陆玉簪怀里的猫对她道,“这猫娇气得很,你要是有哪里不明白,派个人来问我。”

  一只六个月大的小灰猫特别黏陆玉簪,陆夷光索性成人之美送了她,待在自己这里泯灭于众猫,那还不如跟一个全心全意爱护它的主人。

  陆玉簪眼露感激,知道陆夷光是给她做脸,轻声道,“我会的。”

  再一次见到陆玉簪是五天后,公主府举办的菊花宴上,宴会的目的是将蔡氏一家人介绍给众人,蔡氏一行得在京城留小半年,尤其蔡氏还有意替儿女相看相看人家,那自然得进入交际圈。南康长公主这个当嫂子的义不容辞要帮忙。

  陆夷光寻了个空档问陆玉簪,“在那边住的还习惯吗?”

  陆玉簪浅浅一笑,“多谢县主关心,我很好,母亲慈蔼,姐妹们也很和善。县主,这镯子就是母亲赏给我的。”

  蔡氏对她不错,不亲近但也不曾刁难,对此她已经很心满意足,毕竟对嫡母而言,自己是一个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

  崔婶面上闪过一丝怨怼之色,嘴角动了动,似乎又想起什么,咽了回去。夫人是好人,少爷姑娘也都和善,唯独三姑娘,嫡出的大姑娘二姑娘尚且没说什么,她一个庶出的反倒是夹枪带棍欺负人。

  陆夷光心里有数,阿娘说过,二婶不是个刻薄的,干不出苛待庶女的事来,尤其还是嫁女儿的节骨眼上。

  但是姐妹们那边,就不好说了,人多是非就多。半路杀出一个姐妹,还长得沉鱼落雁,保不准就有人看不顺眼。

  她没有亲姐妹,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姐妹互掐见的多了去了,也不知怎么的,放在外人身上能一笑而过的摩擦,换成亲姐妹,能掐成不共戴天之仇一般。

  看崔婶那模样,八成是姐妹之间有了矛盾,而陆玉簪无疑是被欺负的那个。陆夷光若是想帮,倒也不难,二房入京处处仰仗她们大房,姑娘们也得靠着她的引荐进入交际圈。只是她有她的立场,而且日后回了大同,只有陆玉簪一人,她横插一杠,反倒坏事。

  当下陆夷光垂眼看着她手腕上的玉镯,顺着她的话往下说,“这水头真不错,二婶可真疼你,这么好的东西都舍了你。”

  陆玉簪诚恳道,“母亲宽厚,是我的福气。”

  陆夷光一笑。

  “县主,四妹。”二姑娘陆初凌唤了一声,举步走过来,身后跟着三姑娘陆诗云。前者是蔡氏嫡出,后者是蔡氏陪嫁丫鬟所出。

  二房四姑娘早夭,陆玉簪年纪正好在三、五两位姑娘之间,便续上了这个序齿。

  “二姐,三姐。”陆玉簪福身。

  “县主和四妹说什么悄悄话呢,远远的就见你们在笑。”说话的是陆诗云。

  陆夷光一笑,“正说着四姐手上的镯子水头好呢。”

  陆初凌笑看一眼陆玉簪,阿娘说她是个机灵,这话倒不假。

  陆夷光又道,“你们重阳节可有事,我约了几个朋友一块去登高,中午在山顶的别庄内用膳,要不要一块?”

  想融入京城社交圈的陆氏姐妹自是有空。

  陆诗云好奇,“县主约了哪些人?”

  陆夷光多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陆初凌,觉得有点儿意思,笑盈盈道,“有宫里的昭仁公主,庆王府的安宁郡主,费阁老家的三位姑娘……还有谢家两位姐姐。”

  在她们都没注意到的地方,崔婶面皮紧了紧。

  转眼就到了重阳,再一次见到夏兰盈,崔婶心情古怪又纠结。对着姑娘,她说人有相似她不确定,可她心里知道,那天在客栈看见的就是夏大姑娘,她很确定。

  那天夏大姑娘低头缩肩的下楼,差点撞到她,她看得真真切切。可她不敢说,因为她又想起了一个被她忽略的细节。

  她无意中听见掌柜的和小二嘀咕,又一对私奔的,今年第三对了吧。

  他们这些开客栈的,迎来送往什么事没见过,练就了一副好眼力。

  私奔,那可是私奔,在他们梁溪,那是要浸猪笼的,夫家也得沦为笑柄抬不起头来做人。

  她怎么敢告诉姑娘,姑娘一准要告诉公主他们,可姑娘怎么不想想,捅破了这种阴私,以后她怎么面对公主府众人。但凡见到姑娘,公主他们就得想起这桩奇耻大辱。

  思来想去,崔婶决定把这事烂在心里头,可这段日子也不好受,到底于心有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甜宠文 古代言情 缓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