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锦绣人生_大白牙牙牙【完结+番外】(324)

  衡玉却已经在最末位坐了下来。

  裴衡雍笑着对方尹光道:“方大人坐在这里就好,不必麻烦。”

  方尹光行礼向裴衡雍和衡玉道谢,心思却已经转了好几转。

  晋王殿下这两年已经很少进入御书房旁听会议了,前段时间他踏入御书房,还是为了给谢念争取到单独率领军队夺回嘉雁关的机会。

  这一次,大胜的捷报传回帝都,晋王殿下又踏入了御书房,他这回的目的是什么呢。

  衡玉就坐在最末位,随意把玩着他挂在折扇底下的葫芦形玉坠,察觉到方尹光隐晦地打量视线时,他微微抬头,方尹光却已经先一步将视线移开了。

  “晋王殿下,这是嘉雁关传回来的战报。”萧鸿云就坐在衡玉旁边,捷报早在衡玉到来之前就已经被内阁传遍了,正被萧鸿云拿在手里,他顺势就递给衡玉。

  “多谢萧大人。”衡玉道了声谢方才接过战报,一目十行,把捷报上所写的战术分析、人员伤亡以及最后的战果都认真看完。

  很精彩的引蛇出洞战术,足以成为兵家史上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场战役。

  裴衡雍等着衡玉把战报看完。

  直到衡玉把手里的战报折好搁在一旁时,裴衡雍才出声道:“今日朕将诸位传召来御书房,是想要与诸位商讨大战的后续事宜。”

  户部尚书赵松早就在心里打好了腹稿,此时听裴衡雍示意,他便最先开口道:“臣以为,如今嘉雁关以及甘城等五城刚刚从狄戎手里收复,这三年的赋税可以削减掉大半,土地上的政策也放宽些,吸引其他地方的百姓前去那几个城池居住,让这几个城池能够好好休养生息重新发展。”

  吏部尚书也跟着说道:“这几座城池官员出现空缺,朝廷该早些安排合适的官员前去安抚治理才是。”

  兵部尚书则是考虑到士兵的安抚问题,“等嘉雁关那边请功的折子传回来后,朝廷该好好封赏一番。如此大捷,非常能扬我大庆国威。”

  几位尚书左一句右一句,说的话都很到点子上,身为内阁首辅,方尹光是最后一个开口的,“陛下,如今我大庆十万大军陈列嘉雁关,陛下该下旨将军队撤回来了。十万大军每日的嚼用耗费都不少,早些撤回来也可以为朝廷减轻些负担。”

  方尹光话音刚落,原本一直安安静静坐在角落里倾听的衡玉突然双手一合,把御书房里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

  “陛下,臣弟以为方尚书此言差矣。”

  方尹光与衡玉对视,看着那清俊的青年王爷从椅子上缓缓站起来,一瞬间明白了衡玉来此的用意。

  晋王殿下,是坚定的主战派。他的主战理念,要的不仅仅只是将丢失的几座城池以及嘉雁关全都收复,他还想要将狄戎踏平。

  当真是荒谬!

  如果狄戎真的如此轻易就被驯服,那狄戎之祸就不会绵延上百年至今。

  而且狄戎游牧而居,他们分散开跑到草原上,大庆的军队就束手无策了。想要铲除狄戎何其困难。

  “殿下,臣以为……”

  “方大人。”衡玉出声打断方尹光的话,目光有如实质,凌厉得让人不可逼视,“我大庆休养生息多年,如今拿下嘉雁关正是我朝士气最盛的时候,如果这时候不一鼓作气,不出五年狄戎又将卷土重来。”

  “方大人知道狄戎之祸为什么能绵延上百年之久吗,就是因为很多人抱着和方大人一样的想法,等狄戎主动来袭时我朝才出兵,狄戎安安分分时我朝也缩着不理会他们。所以狄戎才经常出兵扫荡我庆朝边境,使我边境民不聊生,用我边境百姓的血肉供养他们。”

  衡玉的声音素来清雅温和,如今他用一种很轻缓的声调说着这样的话语,却是字字敲在众人的心里。

  方尹光的态度却丝毫没有动摇,“深入草原,我朝士兵在马背上与自幼就生活在马上的狄戎并没有一战之力。晋王殿下说的有道理,但是这一场没办法取得太大胜果、却会造成非常大消耗的战役,恕臣不能同意。”

  衡玉反问道:“我朝退兵之后,如果狄戎今年还遇到如同去年一样的大雪灾,他们的实力没有受到太多损伤,于是他们又出兵掠夺我朝边境百姓,刚刚安稳一些的边境又重新动荡,方大人想过那时候该如何处理吗?”

  方尹光蹙起眉来,“殿下此言的确有理,但也只是一种假设罢了。”

  “就算狄戎不是今年卷土重来,那明年呢,后年呢,方大人就要将一切寄托于那无法预测的天时吗?”衡玉说话明明很轻缓,但是旁人听来却从中听到了几分咄咄逼人。

  御书房一时沉默下来。

  其实两方最重要的矛盾就是主战与主和。

  方尚书的考量的确有道理,晋王的话也让人无法反驳。

  内阁大臣基本都是儒学的坚定支持者,更崇尚士大夫的“仁”,比起战,他们也是更倾向于将军队撤回来。方尹光的话与其说是他自己的想法,不如说是他那个主和派所有人的意志。

  相比起如衡玉那样的主战派来说,主和才是朝廷的主流。打到这个地步,嘉雁关收回来了,这样的功绩已经值得史书大书特书,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大白牙牙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