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好种田_鸿雁情【完结】(501)

  顾承玲苦笑,这手伸也不是,不伸也不是。

  第四百二十一章 莫斯科餐厅

  听到后面的对话,夏明慧忍不住摇头。

  这是什么运气啊!居然还碰到这么个室友。

  要是只是傲慢点无礼点也就算了,大城市出来的姑娘,像孙燕那样的,性格总是张扬,看不起农村人的居多,夏明慧一点都不奇怪。

  可偏偏这个沈丽珍,这会儿分明是在玩什么“一桃杀三士”的把戏,一块糖,拉拢一个,排挤另两个,手段耍得这么直白,像是幼儿园小孩子似的,直让人想笑。

  夏明慧自己是没什么,可看李二女脸色铁青,显然是被沈丽珍气得不轻,可见有时候越是幼稚的手段越是见效果。

  挽着周志勋的手臂,夏明慧故意笑道:“志勋,我现在可是饿坏了,早就听说老莫的东西好吃,不知道是冰城的华梅西餐厅地道?还是老莫的菜更好吃呢?”

  不是说他们是暴发户吗?今天姐还就和你显摆了。

  周志勋笑笑,拥着夏明慧的肩:“到老莫,咱吃的又不是味道——几位,不是我说话大,今天就是带几位去见识一下。”

  “见识什么?我在海城什么没见识过?”沈丽珍立刻嚷起来,一双眼瞪得溜圆,好像是受到了多大的污辱。

  眼角一瞥,周志勋淡淡道:“海城是大,什么都有,不过你就未必真的都见识过了。”

  沈丽珍的脸涨得通红,咬牙迸出一句:“你污辱人!”

  她气得够呛,周志勋却根本懒得再理她,就这么揽着夏明慧的肩走上台阶:“原来门口这有个大牌子——莫斯科餐厅,梦开始的地方。那会儿,在老莫吃饭可是大院里弟兄们最光彩的事儿。”

  夏明慧抬头,看着大理石的穹顶,没有掩饰眼底的惊艳。

  刚才远远的就看到高大的柱子,华美而庄重,和北京展览馆一样,是鲜明的苏联式建筑,哪怕在省城冰城见多了类似的建筑,夏明慧还是为这间比华梅西餐厅大不少的莫斯科餐厅而赞叹。

  就像顾承玲说的,莫斯科餐厅以前是款待外宾的地方,那个时候中苏关系亲密,不少苏联老大客在此用餐。

  也有国内食客,但大多都是有些身份和地位的,那会一顿大餐可能是一家人一个月的伙食费,可没有多少人敢这么吃的。

  也就是因为这一点,莫斯科餐厅的地位在北京城成了独一份,那段时期,年轻人都以在莫斯科餐厅用餐为荣。请人办事你不去老莫,那是你没诚意。

  走进餐厅,就见到墙上的巨幅油画,夏明慧不知道画的是什么,还是周志勋说那是克里姆林宫才知道。

  在油画前是绿色的喷泉,水花在灯光下仿佛闪亮的水晶。

  四壁嫩绿色的大理由蔓延而上,上面却是雪一样的穹顶,点缀着松枝、松果和雪花的石膏花饰。

  大玻璃长窗,垂落的双重窗帘,银灰色的天鹅绒尽显奢侈,不过最华美的还是厅中间四根柱子上铜片攒成的鸟兽,栩栩如生。还有那些古典的西式雕像,每一尊都是艺术品。

  莫斯科餐厅的确是有让人迷恋的资本,眼前的一物一景,都尽显奢华,怪不得以前的人都以来老莫吃饭为荣。

  不独夏明慧看得入神,就连之前一直说“什么没见识过”的沈丽珍也看得呆住,李二女更是直接就“呀”的一声:“这不赶上皇宫了吗?”

  沈丽珍先是点头,但立刻就反应过来,脸拉了下来,还故意横了李二女一眼:“农村人就是没见过世面。这有什么啊?我们海城的饭店比这个漂亮的多了……”

  转头看了眼沈丽珍,夏明慧笑笑,也不说破。

  可能还真让周志勋说准了,这个来自海城的沈丽珍,虽然是海城人,但应该也不过是普通小市民家庭出生,要不然也不会故意总是这么强调自己是海城人,自己见识得多了。

  懒得再理会她,夏明慧也知道周志勋是在给她壮脸,很不想让沈丽珍破坏了大家的兴致。

  “这里也破旧了很多……”周志勋很是感慨:“我小时候跟着堂哥他们来时,这里可真是气派,也热闹,不像现在……这些年,这个地方都毁了。”

  在大革命期间,莫斯科餐厅和很多营业场所一样,都停了业,有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成了食堂,现在刚刚恢复营业,虽然看起来仍然豪华气派,可在老北京眼里,却比不上从前。

  “崇文门那边开了间叫马克西姆的西餐厅,要不去那儿?”李红军转头问了句,周志勋却是手一挥:“不,就在老莫吃,我之前说过请小慧在老莫吃饭的。”

  侧过脸对夏明慧笑笑,周志勋抬起手,挽住了她的手。

  一行人进了餐厅,就已经有侍应生注意到他们,这会迎上前来,笑容还是多灿烂,态度多礼貌,可是问的话却很是冷淡:“请问几位有订位吗?”

  “没位置了吗?”周志勋扬眉:“这不是还有空位吗?”

  “不好意思,那是给客人留的位。”侍应生连眼睛都没眨一下,直接就否认了。

  一旁的沈丽珍一听没位置,“扑哧”一声就笑了:“我就说嘛,暴发户逞啥能啊?我都说人这种西餐厅都是需要订位的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穿越重生言情 种田文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