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小媳妇逆袭人生_晴月【完结】(104)

  而张卫民却是看似精明中透着傻气,或者说是愚蠢,靠坑蒙拐骗和赌博来过日子,不是蠢是什么。

  赵树芬心里直叹息,人和人之间的命运差别咋就是这么大呢?她怎么就没有赵玉兰这样的好命,遇到一个对自己好又实在的男人。

  赵树芬想着,眼圈红了。

  “树芬,怎么啦?是不是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了?”

  “姑,你能不能借我点钱?”赵树芬故意避着赵小玲不在店里的时候来,就是为了借钱。

  “怎么啦?有什么难事吗?”

  赵树芬明白,赵小玲应该知道张卫民所有的事情,所以她也没有必要再在赵玉兰面前装模作样了。

  “姑,我怀孕了,但是家里没有吃的,我已经一天都没有吃的东西了。”

  赵玉兰惊讶的道:“怎么会这样?张卫民每个月怎么说也有十块钱的工资,还有粮票,应该不会过到饿肚子的地步吧?”

  赵树芬低着头绞着衣角,“张卫民早在两个月前就被厂里开除了,现在没有工作,我也没有工作,我们没有生活来源。”

  赵玉兰摇摇头,她听小玲说张卫民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坑蒙拐骗,赌博,跟着这样的男人就是跳进了火坑。

  赵玉兰道:“你等一下。”

  她进了店里拿了五块钱,十斤粮票,还拿了一些米线。

  “树芬,这些钱和粮票,你去买一点米回去做吃,就不用还了,你怀孕了不能干什么,但是张卫民身强力壮的,让他赶快想办法赚钱,别的不说,去上山砍一些柴来卖了也多少能够换点钱回来啊。”

  赵玉兰在县城待久了,发现只要不是太懒或者是太笨,是不可能饿肚子的,张卫民家过成这样,也太说不过去了。

  赵树芬叹息,“他怎么可能会去砍柴卖!好好的工作都不去上给弄丢了。”

  赵玉兰也跟着叹气,遇到这样的男人,对女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赵树芬无精打采的和赵玉米聊了几句就和赵玉兰告辞,她直接去粮店买米回家下锅。

  在去粮店的路上却遇到了她最讨厌的唐莉。

  “赵树芬,好久不见了。”唐莉热情的打招呼。

  赵树芬却不想理睬这个女人,她讨厌她的虚荣势利和自以为是,还有说话的尖酸刻薄。

  听说赵玉兰的婆媳矛盾,大多数都是这个小姑在里面搅和导致的,在她最困难的时候,赵玉兰给了她钱和粮票还有米线,就冲这个,她也不想搭理这个唐莉。

  第112章 112.拉仇

  112.拉仇

  赵树芬冲唐莉懒懒的看了一眼,哼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她便继续往前走。

  “赵树芬,你现在变成了城里人,就高傲了哈!都不理人了。”

  “我有什么可高傲的?你不是说我嫁给一个骗子吗?”

  唐莉没有看出赵树芬对她的冷淡,继续没心没肺的道:“怎么样?现在知道真相了,当初我没有说错吧?”

  这个时候,赵树芬也不藏着掖着了。

  “是,我是嫁了一个骗子,但是你也没有资本来笑话我,你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一个姑娘家,就因为打自己的嫂子去坐了牢,名声臭得不行,恐怕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吧!”

  唐莉自从进了一趟拘留所,名声就留下了污点,现在她已经在村里成了孤家寡人,因为忍受不了别人有意无意的嘲讽,她不和村里人来往,本来想到赵树芬这里找一点优越感和存在感的,却反而被她嘲讽。

  “你……你嫁人又怎么样?嫁给一个骗子,无赖,那就是一个烂泥坑,还不如不嫁呢!”

  赵树芬瞪了她一眼往前走,不再理会她。

  前面有一个人站在那里看她,“树芬,真的是你?听说你已经变成了城里人了,我看穿得也挺好的,真的像一个城里人了。”

  赵树芬穿的是扯结婚证那天缝的那套衣服,是她目前最好的一套衣服,她今天要和赵玉兰借钱,当然要穿体面一点。

  赵树芬抬头看,原来是村里的宝生。

  “宝生哥,是你?今天又不是赶集日,你怎么进城了?”

  “我上一个赶集日来卖一点山货,有一个人说让我多送点来,他都要,我回去弄了几天,今天就送了一些过来。”

  赵树芬肚子饿,想早点回去弄点吃的,便说:“我还有事走了。”

  宝生却拦住她道:“树芬,刚才和你说话的那个姑娘不错,她是县城的人吗?”

  赵树芬回头看看,唐莉已经走远了,她穿着很新,两条小辫子上扎着彩色的头绳,皮肤又白净,看起来真的很像城里人。

  “怎么?你喜欢这个姑娘?”

  “这么好看的姑娘,是男人都会喜欢。”

  宝生已经三十岁了,他有一个哥哥,大他两岁,有一个弟弟,小他一岁,因为家里穷,娶不起媳妇,哥三都是光棍,村里这样的光棍很多。

  所以三十岁的宝生只要看见一个姑娘都觉得好看得像天仙一样,其实唐莉只是长得一般而已。

  赵树芬感叹赵家沟的穷,村里的姑娘不愿意待在村里,男人娶不到媳妇。就像这个宝生,长得高高大大的,比城里许多男人都伸展,脑子也不笨,可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穿越重生言情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