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女配炼丹日常_穆熹【完结+番外】(213)

  院长正准备发作,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他脸上的怒气瞬间消失,甚至还露出一抹微笑。

  凌丹子心思不像院长那么细,完全没注意到外面的动静,见此诧异道:“老师,您别这么吓人,徒弟我看了容易做噩梦。”

  院长像是被徒弟伤了心一般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任芷凌、傅南肆和温秋刚好邹傲门口。

  任芷凌见怪不怪,傅南肆表情不变,温秋则有点尴尬,她好像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话。

  院长拿捏不住凌丹子,便总会制造巧合让任芷凌看到凌丹子欺师灭祖的事情。

  今天的事任芷凌早已经习以为常,只是丢人就算了,居然还丢到了外人面前,尤其是温秋极有可能成为院长的徒媳妇,任芷凌简直想翻白眼。

  见到温秋的瞬间,院长恢复成外人眼前温和可靠的院长,凌丹子也像个长辈似的矜持的笑着。

  他们当然知道温秋这个人,向来认为自己天下第一美的沈建楠居然带着一名女子逛坊市,简直让全学院的女子都心碎一地。

  可是人没来他们跟前拜见,院长和凌丹子只能干瞪着眼。

  沈建楠行事随意,自然不会带温秋来拜见院长和凌丹子,今日不用去坊市,任芷凌便带着温秋来主动拜见。

  “温秋拜见院长、凌大师。”温秋行礼道。

  不管刚才听到了什么,反正现在坐在她面前的是仓灵学院两位地位及其尊贵的九品炼丹师。

  “快起来。”院长说。

  之后温秋略显急促的随着任芷凌坐到座位上,即便她行事不羁也不敢在九品炼丹师面前肆意。

  “听说你和小楠关系友善?”院长一副关心小辈的样子问道,丝毫看不出他八卦的意味。

  温秋在心里琢磨着措辞,恭敬道:“沈大哥只是在芷凌妹妹的嘱托下对我关照一二。”

  院长和凌丹子的内心都有些遗憾,脸上却不显。

  接着说了一会儿话,任芷凌见温秋身体僵硬,就找了个借口带着温秋告退。

  离开院子一段距离后,温秋才松了一口气,说:“九品炼丹师真可怕,在他们面前我都不敢大喘气。”

  任芷凌打趣道:“你不是号称要拿下沈师叔的人吗?见到师祖和老师害怕成这样,以后要是也成了你的老师和师兄,你难道还不见他们了?”

  温秋摇摇头说:“你不懂。”

  “嗯?”

  “现在我和两位九品炼丹师毫无关系,自然不敢放肆,若是我成了院长的徒媳妇,那我就不怕了,货物已出概不退货。”温秋说道。

  任芷凌琢磨了一下文秋的话,觉得还真有几分道理。,而且以她对院长和凌丹子的了解,若是知道温秋喜欢沈建楠,绝对会举双手支持他,就怕错过了温秋沈建楠会孤独终老。

  没办法,沈建楠太自恋了,院长和凌丹子真的无法想象他会看上那些相貌不如他的人。

  正堂里,确定任芷凌他们走远后,凌丹子端坐的姿势瞬间垮了下来,他瘫在椅子上毫无形象的说:“这温秋也没看出什么特殊的地方,你说师弟真的会喜欢她?”

  没见到人以前,他们以为温秋会是一位美貌倾城的大美人,除了大美人他们很难想象沈建楠会看上什么女子。

  院长缓缓说:“小楠是你养歪的,若是他学你孤独终老,为师唯你是问。”

  凌丹子摊手道:“师弟要是不跟着我学,还没有现在这么好呢,至少他现在除了自恋一点,其他方面都不错。”

  “呵呵,”院长冷笑,不想跟凌丹子多做争辩,“去把你师弟给我叫过来,我有事要问他。”

  原本凌丹子不想动,可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突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股风后,他的人影消失在正堂里。

  第101章

  沈建楠被师兄抓到院长面前,他不紧不慢的整理着衣衫, 接着勾唇一笑, 问:“老师叫我有何事?”

  “小楠今日为何没有陪你的朋友?”

  当了院长这么多年的徒弟, 他哪里不清楚院长云淡风轻之下藏着的八卦之心, 再加上童心未泯的凌丹子,若是他真把温秋带到他们的面前, 怕是没事也要让他们搞成有事。

  “我本就是受师侄所托替她招待朋友,今日她无事, 自然不需要我相陪。”

  沈建楠把话堵得死死的,让院长想再说什么也没办法说。

  院长瞪了沈建楠一眼,他这么大岁数了就想抱个徒孙, 对大徒弟凌丹子不抱以希望,小徒弟周然年岁太小,只有二徒弟沈建楠年纪最为合适。

  “你师侄比你小几十岁的人都已经有了婚约,你这个老大不小的师叔,是不是也应该为你的终身大事考虑考虑, 你这样……为师很是为你担忧。”

  沈建楠正色道:“踏入修行后,武者就与普通人不同,这世上的武者大多数都不愿意成婚,若是老师您用孝悌之道压我,师兄还未娶亲,我如何能越过他来。”

  凌丹子本在看热闹,没想到师弟竟然把他咬了出来,赶快怒瞪沈建楠。

  沈建楠面不改色的问:“师兄, 你准备何时娶亲,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不如全权交给老师来为你打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甜宠文 古言 穆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