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帮主潇洒却痴情(上)_非瑜非墨【完结】(66)

  他们问的是修宁之祸。这要她怎么答?

  永兴国建立之初以家族势力治国,百余年后,家族势力发展地过于强大,太上皇帝认为这有损朝纲稳定,于是从在位的第五年起开始着手对付各大家族。由此造成此后近十年的天下大乱。

  十年混乱,她只经历过前四年,但饶是这不到一半的岁月,也足以让她一生铭记。

  “姑娘也认为太上皇帝此举不对?”荀道左反问,他的语气已经明明白白暴露了他的立场。

  修宁之祸影响最大的是各个世家氏族,尤其是参与了朝政的氏族,比如晏子昌所在的晏家。上层贵族哭喊哀嚎之时,寻常百姓生活照旧。他们依然每日为生存而奔波,外界的一切只是他人瓦上之霜。

  荀道左便是这“寻常百姓”家的一份子。

  加之荀道左半生所求皆在于从仕,他自然是认同朝廷那帮人的意见的。而从当年的修宁之祸中得利最大的正是如今都城那几个家族,他们对修宁之祸不称“祸”,而称“治”——开辟盛世之治,高明远大之治。

  荀道左见问语不回答,反而锁着眉头一脸忧愁,不由叹息。

  “世人多对太上皇帝有所误解。想当年,各地家族势力过于强大且已有分离国家之势。倘若不加以制衡,长此以往,整个国家必割据混乱,这才真正会导致民不聊生。”

  只是这样,便可以否认他血腥暴力镇压的罪过了?问语在心底发问。

  苏予诚无声笑了笑,“太上皇帝此举确是为安国定邦,但所用方法未免过于残忍严酷。有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实在过于卑劣。”

  荀道左立即反驳,“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以秋家为例,此家族之能,本就是一大隐患,为国所用,则国可兴盛,不为国所用,则极易遭致灾难。何况他们还有谋反之心。”

  问语心里“咯噔”一下,差点怀疑自己听错了话。

  “以秋家为例”,他竟以秦无造第一个对付的秋家为例。这一例,居然也有可以洗白的角落吗?

  她眉头纠缠在一起,难耐地闭了闭眼。想起荀道左刚刚提到的“秋家之能”,忍不住将这四个字在唇齿间绕了一遍。

  秋家自称传承自巫术先祖,其族人多有异能,或可目视千里,或可耳听八方,或可见人心之所想……修宁五年,秋家被人揭发,言其有谋反之心,并列出一连串莫须有的证据。秋家由此被抄灭全族,并牵累众多外戚。

  然而,朝廷表面上称秋家人已被全部斩首,实际上却只是用一群死囚把他们顶替下来,将他们囚禁在宫廷深处的地牢,暗中利用其异能。

  而为防止他们反抗所用的控身之毒、磨心之刑,无不骇人之至。

  此事再被揭露时,已是帝王式微之日。据说当时发生了很多很复杂的事,但最终结果,是几个世家为平众怒,当众诛灭秋家全部残余人等。那一次,是真正的全诛。

  在许多年后的今天,秋家已后继无人了。

  ——就算侥幸还有,估计也早已更名换姓,躲得远远的了。

  苏予诚和荀道左还在谈论太上皇帝的功过是非,问语终是听不下去,插了句嘴:

  “然于然,然不然。世事如此,哪有那么多是非可以明确分辨的。非黑即白,只是俗人的看法罢了。”

  荀道左听着听着便愣住,懵懵然了好一会儿,脑子转过弯儿来,“姑娘你……”

  苏予诚解释道:“问语是修道之人。”

  荀道左诧异地张大了嘴巴,“修道之人?姑娘你竟然是道家子弟!”

  “我师从止荆散人。”

  “止荆散人!?你是武陵散人的弟子!”

  修道之人常自谦称为“散人”。由于止荆散人常年在武陵修道,便在外同时有了“武陵散人”的称号。

  荀道左惊呼,马车里另外两人早知真相,心如止水。他好一会儿才消化了这个信息,下巴一点点阖上。

  “很意外吗?”问语问道。

  “不不……是。”荀道左还有点结巴,也不知道是想说“是”还是“不是”。他好半天才顺下这口气,道:“我只是从来没有见过入世的道家子弟。”

  这可就不一定了。问语暗道,道家子弟并非完全避世,多少还是会有出世的时候,只是他们的行为表现得与常人无异,也不会像她这样自报身份罢了。

  荀道左心情平静下来。他这时已经忘了之前与苏予诚兴致勃勃讨论的事情,转而说起止荆散人。

  “听说武陵散人通晓画技,姑娘也学过吗?”

  “稍微懂得画山水花鸟罢了。”

  她的师父止荆散人以画艺卓绝著称,平日里常借助画画凝神静气,修身养性。问语跟着学了一些,不过可惜,她学了许久,直到现在也只会画景物,人像就一言难尽。

  好在师父并不强求。

  作者有话要说:

  荀道左:话说我的诗集上到底写了什么?没个正面描写吗?

  问语:正面描写?你指哪种?“荀左右,荀左右”这种?

  荀道左:停!(沉吟片刻)我忽然觉得这样描写也挺好,免得某人能力不够还让我涉嫌抄袭。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