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出仕(士)_黄姜【完结】(150)

  无法准确地猜测贞文帝的性格,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雄才大略的皇帝,必然不会喜欢别人拿他当庸人去糊弄。

  或许黎池对贞文帝估计有误,但他决定将贞文帝假设成一位厌恶别人糊弄的皇帝。事实上,任何一位皇帝,都厌恶别人糊弄他,区别只在与皇帝本人是否能知道别人是在糊弄他。

  所以,黎池将贞文帝假设成一位,厌恶别人糊弄、且能知道别人是否是在糊弄他的皇帝。

  既然如此,那么写一篇中庸文章的想法就不可行了。

  引经据典对皇帝歌功颂德,最后表示您乃千古一帝、您乃百世难遇的明君,关于储君的事,您乾坤独断即可!

  这样的一篇中庸文章,黎池写得出来,且还能写的比大多数人都更加花团锦簇,准保能把皇帝夸上天。

  但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行的。

  既然贞文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这种歌功颂德的文章怕是都听腻了,也或许他根本不喜欢听这样的歌颂。

  抛开贞文帝可能不喜欢的因素之外,黎池本身也已经不能这样做了。

  参加科举以来,黎池的策问文章都是走的语言精炼、观点精辟的务实风格。

  甚至府试时,他的那篇‘因地制宜‘就已经入了贞文帝的耳,现在大燕四地边陲就正在实施这个政策思想。这个政策实施后,真实的情况如何并不知道,黎池也没亲眼去瞧过,只是据说效果显著。

  之后的院试、乡试和会试,黎池的策问文章也都贯彻了他的务实风格,文中都提出了具体的、有可行性的对策措施。

  若是现在殿试,黎池陡然换了风格,去写词藻华丽、没实质内容的歌功颂德的文章……那他‘务实君子’的人设也就完全崩了

  而且,如果连‘连中五元‘的他,都去写中庸文章了……要是惹得贞文帝一个暴怒,到时他别说什么状元、什么六元及第,或许降到同进士行列都有可能。

  所以,殿试的这道‘储君三问‘试题,其他人都能以中庸文章作答,就他黎池不能!

  黎池必须要写有些干货的文章。

  ……

  黎池决定了写有干货的文章,却还不敢动笔,就连草稿都不敢打。万一草稿时有什么不当言语,到时落入某些人手中,就又是一桩事。

  毕竟储君这个话题,实在太敏感。

  黎池准备先在心里有个腹稿之后,再去打草稿列大纲和细纲。

  第一问,何人可为储君?

  当然不是让考生指出具体某个皇子来,说他可为储君。

  这个问题换个问法,就是什么样的人堪为储君。

  自古立储君,有‘立嫡‘、‘立长‘和‘立贤‘三种。

  当今皇后无亲生皇子,立嫡不用考虑。

  立长,即年长优先。黎池是黎右侍郎黎镜的族人,而黎镜又是大皇子阵营的人,按理说黎池应该支持‘立长‘。

  但是,先不说黎池已经算是赵俭阵营的人了,就是抛开这些不说,黎池本人就单纯地不想站大皇子阵营。

  因为大皇子之前的手段,实在有些小家子气。相比起来,黎池还是觉得赵俭这人更加适合当一个皇帝,不缺心计,却又心胸宽阔能容人。

  所以这第一问:何人可为储君,黎池的答案是‘贤者可为储君‘。

  这里的这个‘贤‘字,黎池打算将他引申开来,解释为‘贤能‘,即有能力、有实力。

  而实力,就能够包括很多了。性格方面,仁和宽容的同时又要能杀伐果断;语言表达方面,不说能言善辩,但至少不能木讷,要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要能够说服朝臣;身体条件方面,要身强体壮能担得起一国社稷的重担……

  ……

  第二问,储君当如何选拔?

  这个问题,必然是不能回答成‘百臣举荐、百姓信服‘这样子的。

  如果这样回答,皇帝看到了不得气死?怎么!想将朕给架空吗?

  黎池忽然想起前世历史中惨烈的‘九龙夺嫡‘,最终的胜出者雍正帝有感手足相残的惨烈,于是设立了‘秘密立储制‘。皇帝生前将继承人的人选写下后,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等皇帝死后再由顾命大臣取出,拥簇新皇登基。

  或许,这个选拔制度可以借鉴借鉴?

  秘密立储制,能避免皇子之间为争夺皇位而发生残酷争斗,又能避免皇子间结党营私形成权力集团,能够有效地稳定政局。

  或许现在已经形成的以皇子为中心的权力集团,会对这个秘密立储制不满。但皇帝本人,却是绝对会非常满意的。

  秘密立储制,使储君的册立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上,无人可对皇帝置喙。

  想到这里,黎池思维一顿。

  这会不会影响到赵俭?这个立储制会不会不利于他争夺皇位?

  但最终,黎池还是选择了以‘秘密立储制‘,作为第二问的作答核心要点。

  因为虽然从目前看来,据说大皇子赵义和三皇子赵俭,是那皇位的最有力竞争人选,可能也还有几个暂时蛰伏的皇子。明面上看起来,这秘密立储制是将储君人选,从现有的最可能的大皇子和三皇子身上,变成了所有皇子皆有可能,这是分薄了赵俭的继位可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穿越重生言情 古言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