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刃上蔷薇_于樨言【完结】(84)

  周时越没再和他废话,他比较担心雀婉现在吓着了,在避开前面车辆人的袭击时,他还要顾着后面的货车。

  夜里高速路上只剩他们三辆车,周时越临危不惧的模样倒让雀婉没那么害怕,她前后替他观察四周,周时越便提起话题让她不那么紧张。

  “你没去部队之前,我曾听政委提起过你。”

  “他说你从小身体不大好,五岁之前一直在喝药。”

  前面的车似乎想将周时越逼停,忽然不要命的拐弯而来,如果他在这时候有一丝的停顿,后面的货车就会追上来,避之不及就会撞上。

  “我还看过你小时候的照片,就是你爸爸经常带在身上那张。”

  雀婉耳边听着他的话,一面看着他操控着方向盘,往那辆轿车屁股上撞去,然后以万分惊险的速度擦过横冲出去。

  她声音涩然的问:“哪,哪张?”

  即使将那辆车的屁股撞了一半,周时越还是面无表情:“穿红白校服裙那张,当时你刚上小学,还系了红领巾。”他微微勾起唇角。

  风声烈烈,雀婉拂开凌乱的发丝。

  前面检查站的光亮了,听见车胎爆的声音,她说:“我也见过你。”

  “什么时候?”

  雀婉:“一年级放学的回家路上,有个陌生的叔叔硬要送我回家,他抓着我的手不放,后来就被一个大哥哥骑着自行车撞开了。”

  当时她太过害怕,就跑到一家超市躲着了。

  后来她还看见那个陌生男人被大哥哥打跑了,他还看了眼周围,没看见她也就扶起自行车走了。

  闻言周时越眼神闪烁,明亮有神,仿佛有光。

  他告诉她,仿佛周围危险都不在了。“我随母亲来旅游,她当时身体不适,选择在钟灵毓秀的敬州修养。”

  可惜的是当时又逢外公去世,刚到敬州三天,便又回去了。

  他慢慢减速,后面追着的轿车和卡车却在加速。

  “这说明,你和我冥冥之中,已是有缘。”

  周时越注意着左视镜后面的情况,心中默数。

  三。

  二。

  一。

  在要进入检查站时,他猛然提速,在银色轿车快撞上他时快打方向冲进黄坦出口方向,后面冒然加速的银色轿车轮胎打滑,生死一瞬间和后面的大货车直接撞上,爆发出灿烂的花火和浓烈的云烟。

  第41章

  周时越的车冲出跑道, 撞开了安全护栏, 直到开出五十米的杂乱草地上才停下。

  检查站那边已经派人过来看了, 周时越的车做过特殊的防护改装,即使到现在也没出大问题。

  “雀婉。”停下以后,他抬起雀婉的脸查看伤势。

  好在那时冲力虽猛, 但雀婉及时抓住了车顶前扶手, 才没因为用力过猛撞到头。

  “我, 我没事。”她声音都在颤, 心跳加速的跟什么似的。

  周时越摸摸她的头, 回头看一眼不远处火花冲天烟雾缭绕的地方。“你在车里等我。”

  雀婉抓住他的手,“我跟你一起去,好, 好不好。”这里也算荒郊野外, 漆黑一片,她也怕的。

  “不行,太危险了。”周时越坚定的道。

  雀婉还是被留在车内, 她看着他走开的背影,不禁为他提心吊胆起来。

  警鸣声响起,周时越上了高速道隔得不远就能看清里面的情况, 货车之大足以将轿车压扁了,整个车身都翻了。

  他走近飞快看了遍情况,耳垂微微一动,以迅雷不知掩耳之速避开一辆朝他冲过来的摩托车。

  对方两个人,其中一个跳下车就向周时越拳脚招呼过来。

  二人都带着头盔, 一身紧身黑衣与夜晚融为一体,渐渐从马路上打到草地上。他们用木仓,周时越闪避开来,犹如猎豹般上前扭断了一个人的手骨头,夺过他的武器。

  “谁派你们来的。”

  对方视线阴鸷,先跳下来的人冷哼一声,什么也不说朝他开木仓。

  地上那人奋力而起,一拳打向周时越的肚子,一脚横扫底盘。拳拳相撞,臂力之恐怖,不亚于钢铁般的力道,周时越面不改色的挡住,回以拳击,直接将对方头盔生生打穿一个洞。

  碎片扎入对方眼睛,周时越再回旋转身将他踹出十几米远。

  “不愧是被改造过的‘国家战士’。”

  阴鸷的看着同伙被打的半死不活,健尾一郎冷漠的注视着这一幕,缓缓摘下头盔道。

  “今日有幸,能和君交手一战,必然受益匪浅。”

  周时越神色漠然如初。

  “周君不说点什么吗?”

  周时越:“你废话太多。”

  健尾一郎阴沉一笑,“看来周君一点也不好奇了,那好吧,我闻周君是华国用刀第一人,不知道比起我们军刀文化又如何……就让我见识见识一下吧。”

  夜里黑寒,他手里出现一把岛国传统短刀,在黑暗中阴冷的光一闪,如流光般又消失在刀身上。

  周时越赞赏的看了一眼:“好刀。”

  健尾一郎笑容更深,也更冷:“这是我祖上的长辈曾在甲午华岛战争中使用过的,历经几百年,有我家刀锻冶护养至今。今天,就用周君来祭它第一滴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甜宠文 现代言情 于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