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不想死(快穿)_缓归矣【完结】(22)

  不过运气好的说法颇有市场,一个乡下来的丫头把满京城的名媛闺秀比了下去,总归是让人不那么舒坦的。

  可在代耕架、除虫滑车出来之后,运气一说,不攻自破。众人不得不承认,他们就是被那个乡下来的丫头比了下去。

  酸溜溜的想,之前都笑靖海侯府亲闺女假闺女傻傻分不清,白替别人养了十三年女儿。不曾想,亲闺女因祸得福,被磨砺出了一身真本事。

  瞅着自家细皮嫩肉不知人间疾苦的儿女,琢磨着是不是也扔到乡下也磨砺磨砺,万一磨开窍了呢!

  如意觑一眼上座神情不明的萧老夫人,接着转述打听来的消息。

  摩着佛珠的萧老夫人低语:“要没那段经历,她也做不出这些东西,你说是不是?”

  如意怔了怔,回道:“可不是嘛。”

  “她如今声名鹊起,她爹娘又偏疼她,什么都有了,怎么就是不愿意放过珺儿呢。”萧老夫人的声音低不可闻。

  半响,萧老夫人喟叹一声:“别庄的下人你看着点,要是有什么不中听的传到珺儿耳里,我唯你是问。”

  如意头皮一麻,忙忙应下。

  话音刚落,小丫鬟扬声禀报,靖海侯来了。

  靖海侯从军营回城,顺道就来向萧老夫人请个安。

  “赶紧让珺儿过来,她爹来了。”萧老夫人吩咐。

  母子俩闲话家常的时候,萧雅珺来了,面容憔悴,眉心轻皱,人也瘦了,看起来楚楚可怜,惹人心疼。

  萧雅珺屈膝行礼,目光濡慕又忐忑地望着靖海侯,低低唤了一声:“爹。”

  靖海侯微微颔首。

  萧雅珺眼睛发酸发胀,在父亲眼里,她再也找不到从前那种慈爱温柔,母亲也是,他们都不要她了。

  萧雅珺强忍住了眼泪,不让它掉下来。

  看在萧老夫人眼里,心疼得直抽抽,怨怪儿子铁石心肠,珺儿可是他疼宠了十三年的女儿,他怎么狠得下心。

  萧老夫人放缓了声音:“我和你爹要商量点事,你先下去,待会儿我们一块用晚膳。”

  萧雅珺勉强扯了扯嘴角,福身告退。

  人走后,萧老夫人拉了脸:“你看看珺儿这孩子被你们两口子伤成什么样了,你们好狠的心!”

  靖海侯沉默片刻,注目愤然的萧老夫人:“瑜儿被周氏夫妻折磨得不成人形。”

  萧老夫人哑然,定了定神:“周氏夫妻是周氏夫妻,珺儿是珺儿,珺儿是你看着长大的孩子,你当真要因为周氏夫妻的恶行迁怒珺儿,枉顾这十三年的父女之情。”

  “若不是顾念着多年感情,母亲,她不可能还能在你身边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萧老夫人怔住了,一颗心不住往下沉。

  靖海侯沉沉一叹:“母亲,你要是真的疼雅珺,送她离开京城才是上策,京城已无她立足之地。我可以向您保证,我会给她安排一个体面的身份,替她置下宅院良田,让她这辈子都衣食无忧。你也可以安排可靠的下人照顾她,偶尔接她来京城见见也是可以的。”

  理智上,萧老夫人知道长子说的对,然情感上,叫她如何舍得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她亲眼看着珺儿从一个雪团团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孝顺懂事,有什么好东西好玩意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萧老夫人心如刀绞,归根究底,为什么珺儿在京城无法立足?还不是因为他们咄咄逼人。将周氏夫妻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让外人戳珺儿的脊梁骨。好不容易略略平息,又因为萧雅瑜重新翻了出来。

  但凡萧雅瑜一直这么出风头下去,这一页永远没法翻篇,会不断被人拿出来攻击珺儿

  萧老夫人平复了下心情:“这事你容我考虑考虑。”

  靖海侯略吃一惊,每次说起这个话题,老夫人都激烈反对,不想这一次竟然说要考虑,转念想到近来的舆论,便也能理解了。瑜儿名声大噪,少不得扯出周氏夫妻,雅珺作为他们亲生女儿,还是和瑜儿调换身份的人,难免被说三道四。

  “母亲好好考虑下,诚然对雅珺生了隔阂,但我终究不会害她。”靖海侯语态诚恳,到底是当亲生女儿疼了十三年。

  萧老夫人望着靖海侯,似乎在评估他的真心,片刻勾了勾嘴角。

  “外面的事我也听说了,雅瑜倒是个有造化的。”萧老夫人点点头,露出一抹刻意的笑容。

  靖海侯笑笑:“也不知道她哪来那么多主意。”

  萧老夫人:“到底是我们萧家的孩子,哪怕长于民间,也掩不住身上的光芒。”

  这还是靖海侯头一次从萧老夫人口中听到夸奖女儿的话,心念微动。

  萧老夫人摇头轻叹:“可惜了是个姑娘家,若是儿郎,这些功劳足够她入朝为官,我听说陛下和太子都对她赞赏有加,委实可惜了。”

  靖海侯笑了笑:“瑜儿是我们萧家的姑娘,她的荣誉就是萧家的荣誉。”

  “话虽如此,到底还是差了点,她一个姑娘家又不能入仕,若是阳儿兄弟,就好了。”萧老夫人是真的觉得可惜,姑娘家日后总是要嫁人的,待她嫁人,这份荣誉就成了夫家的,他们萧家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复仇 快穿文 穿越重生言情 缓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