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念三千_沉筱之【完结】(51)

  一直等于闲止走远,二嫂调侃的声音才在身后悠悠响起:“省省吧,都要哭出来了。”

  我本想要反驳她,可张了张口,竟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这一夜我很早便歇下了,零零碎碎地做了些梦,梦到的尽是年来总总。

  他来宫里跟我提亲,却要扮李闲诓我。我撞破凤姑是他的侍婢,于是在亲事就要定下来的时候跟他说算了吧。自鸦留山归来,凤姑告诉我当年的真相,我追去找慕央,他就站在不远不近处等着我。

  他当真是个寡言的人,无论我是默可还是拒绝,从来不多说一句。

  哪怕我在最没有办法的时候,求他带我走。

  他便真地一言不发地带我走了。

  数月时光就这么不经意地翻转而过,虽然有些快,可再回想起寒冬时节,在深宫的一场纠葛,已远得像前尘旧梦了,连回忆起来,都是恍恍惚惚的。

  忽然就明白了为何大哥二哥纵是瞒着深宫内外,也要允我跟于闲止走这一遭。

  大概他们从未盼着我对一段植根于心过去轻拿轻放,只希望我能,慢慢地,坚定地,往前走。

  隔日清晨,长街水意泠泠。

  宝盖马车停在将军府外,车头车尾各站了两排侍卫。

  于闲止带着小胖墩子早已到了,胖墩子知道我要走,一手牵着于闲止,一手拽着我的裙角,泪汪汪地道:“世婶往后要常来看阿青,阿青会想世婶的!”

  二嫂早已在马车上等我,于闲止揉了揉小胖墩子软绵绵的发,柔声道:“好了,世婶要走了,跟世婶道个别。”

  我上了马车,车外号角长鸣。

  我忽然记起初春离宫的时候,我也就那么随随便便地上了于闲止的马车,然后不知不觉地被他拐来了江淩,可笑今日回宫,却有了公主的仪仗。

  马车渐行渐远,小胖墩子最后扁着嘴,忍住不哭的样子不断浮现在眼前,可是于闲止的眉眼却已模糊了起来,我怎么想都想不清。

  我蓦地掀开车帘,喊到:“等、等等——”

  不顾二嫂戏谑的目光,我跳下马车,折返跑回去。

  于闲止已牵着阿青往回走了,似乎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他愕然地回过身来,愣愣地看着我。

  其实我也不晓得自己为何又要回来,此刻,我站在他眼前,仍是一句话都说不出,张了张口,只道:“我……”

  胳膊忽然被人往前一拽,下一刻,我便跌入他的怀里。

  于闲止拥着我,很久都没说话,街头巷尾的风声在身边呼啸来去,日影如月倾洒温柔。

  好半晌,他才哑声道:“回宫后,要照顾好自己,过去的就不要再想了。”

  过去的,就不要再想了。

  去年寒冬他也对我说过这句话,我那时放不下,执意要追究一个结果。

  虽然我从未有一日后悔过去年冬日里,自己的决绝,可直到今日,我才明白他只言片语里的用心良苦。

  我在他怀里点了点头,心中难过得说不出话。

  于闲止笑了一下,然后放开我,将他脖子上佑他一世平安的玉菩萨解下来为我系上,然后笑道:“去吧,我在这里看着你。”

  我垂眸抚摸着胸前的玉菩萨,喉咙中酸楚难耐,哑着嗓子道:“记得来看我,我们……从头来过。”

  他愣了一瞬便又笑了,答我道:“好。”

  作者有话要说:

  离开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回来滴

  我是不是该加快一下更新速度呢=3=

  第31章 听断弦 04

  马车从江淩北门出城,沿官道而行。

  二嫂久没离开过江淩,一路行来,兴致倒比我高些,时而我哀声叹气叫她听见,还会被奚落一两句:“你也太没出息了,马车都跳了,竟没能把人拐上来。”

  其实她说得不对,我叹气,并不是因为没能把于闲止拐来同行,而是因为临走的前一天,于闲止对我说过的一句话。

  他说,你二哥不知你二嫂与你同行,等到了淮安,凡事还要由你诸多应付。

  我问二嫂:“等下到淮安,你有什么打算不?”

  二嫂倚着车壁,头枕着手肘,懒洋洋地道:“淮安那头不是有使臣来接么,如何打算,是那使臣该操心的罢。”

  她果然也不晓得那使臣便是我二哥。

  二嫂想了想,忽又凑过来,兴致勃勃地问我:“你该不会想从淮安绕道去远南找于闲止罢?”

  我无言地看着她。

  我想,还是古话说得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官道走上四天,淮安便到了。

  淮安城南走水路接远南,东走官道起江淩,向西沿京唐河道,一路通往平西腹地,乃大随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一块宝地。

  二十多年前,我父皇刚即位不久,大随兵乱,淮王挂帅亲征,于北道峡口大败乱臣贼子,保住了大随江山,却也因此折了半条腿。

  我父皇一来觉得自己愧对兄弟,二来念及淮王衷心,大笔一挥,将淮安城赐给了淮王当封地,大有共享天下之意。

  可惜之后二十余年,淮王一直无所出,唯淮王妃收养了两个姊妹,大姊楚离嫁给父皇,被封为离妃,小妹楚合虽是淮王府的二小姐,但因她是女子,不能世袭淮安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古代言情 沉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