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何不于君指上听_子拉加奈【完结】(311)

  这几日一有空,上官灵铢便找萧琴指点她弹琴,说是想在南宫辛忌日那一天,远远地为他奏上一曲,以表心意。萧琴感念她的孝心,便想到将《琴瑟和鸣》改编成琴箫合奏曲,二人一同演奏。上官灵铢聪慧过人,短短几日便掌握了此曲,二人合奏也算是亲密无间。

  琴声悠扬,箫声空灵,这一曲优美中带着淡淡哀伤的琴箫合奏,响彻河畔,传至墓园,似乎在讲述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这可能是《琴瑟和鸣》第一次真正的“和鸣”。

  第136章 北上

  南宫辛忌日的第二天,南宫乙便带着萧琴离开了家。

  家人都一致挽留,就连萧琴也十分不解。

  “还有十几天就过年了,你为何这么急着走呢?如果是顾及我的感受,大可不必,除了你娘看我不顺眼,我和你的兄弟姐妹们都相处的很好。”

  南宫乙道:“我并没有在意这个,你肯陪我回家,我就已经很开心了。过年嘛,每一年都可以过,但有些事情耽搁不得。我想带你去个地方,你一定要听我的。”

  萧琴奇道:“你要去哪?”

  “带你去治眼睛。”

  “治眼睛?你想回太原找游惊魂?”

  南宫乙摇了摇头。

  “那去找谁?”

  “自然是找比他更高明的人。”

  “比他更高明?那是追魂夫人?”

  南宫乙又摇了摇头。

  “啊,我知道了,难道是师祖?”

  南宫乙终于点了点头。

  “我救出了江师伯,也除掉了夺命先生,是时候去跟师祖复命了。我们立此大功,而你也是师祖的徒孙,他没有理由不为你治病。话说回来,游惊魂能治的,师祖的手段一定更高明,而游惊魂不能治的,师祖说不定也有办法。与其去求追魂庄,处处受制于人,还不如直接找师祖。我相信有了跟师祖复命这个理由,娘也会放我离开。”

  萧琴寻思片刻,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也不急于这几天呀。”

  南宫乙拉着萧琴的手,正色道:“我相信你比我更清楚自己的状况,你的眼睛不能再耽搁了,我不想让自己再后悔一次。”

  萧琴心里自然清楚,离双目失明的日子越来越近。这几天,眼前一片漆黑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就算过了片刻右眼又恢复了视力,但是看东西也如不之前那么清晰了。

  她不想让南宫乙担心,也不想让自己以后的日子都在黑暗中度过,便答应南宫乙同他一起离开。

  “师祖住在哪?”

  “扬州。”

  扬州,那个故事开始的地方,二人早就想去看一看了。

  二人坐船沿着运河北上,几日后便到了扬州府。

  连接运河的是一条分隔新旧两城的河道。八十多年前尚无新城,庄先生在旧城外河畔建的一座园子便是私塾所在。

  虽说私塾被秦南风一把火烧掉了,但南宫乙和萧琴还是想去那里看看。

  远望青山逶迤,近看绿水如带。

  扬州城水妙桥多,虽不及苏州那般多,却也别具风情。

  向北行至北水关桥,在其北岸三水交汇处,有一座看上去颇为秀丽的园子。走近看时,大门的匾额上写着“魏园”二字。

  南宫乙道:“看来此处建起了一座私园,估计主人也不愿旁人打扰,我们就绕着园子外围走一圈吧。”

  萧琴略显遗憾地道:“好吧,不过临走前我想在这吹箫一曲。”

  游览一周,萧琴在门口的一颗槐树下吹响了那曲改编后的《琴瑟和鸣》。

  曲未终,魏园的大门却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少年。

  那少年直奔萧琴二人而来,萧琴知道一定有情况,停下了奏箫。

  少年走近后,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问道:“不知二位尊姓大名,为何在我府前吹奏这首曲子?”

  萧琴见这少年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纪,虽有些瘦小,但言语行为稳重得体,相貌也颇为清秀,心中略有好感,便还礼道:“我与友人在城中游玩,见此园建于曲径山水之上,风景秀美,便忍不住驻足观赏,有感而发吹奏此曲。如打扰到主人,还请见谅。”

  少年道:“恕在下冒昧,不知姑娘可否告知如何习得此曲?”

  听少年的话,似乎识得此曲。萧琴心中生疑,与南宫乙对视一眼,均觉这少年身份并不一般。

  少年见状,又道:“实不相瞒,家师刚刚听到这首曲子,竟潸然泪下,我问他怎么了,他却不肯说,所以我才冒昧出来相问。”

  萧琴心中一动,问道:“公子如何称呼?尊师又是哪位高人?”

  少年道:“在下名为古拙,至于家师身份,恕不便相告,以免他老人家受到不必要的叨扰。”

  萧琴心中了然,微微笑道:“原来你就是古拙,尊师定是大名鼎鼎的书神魏摩崖先生吧。”

  古拙脸色微变,疑道:“你怎么知道?”

  萧琴道:“其实,我与你的三个师兄都认识,你大师兄尚意还是我的义兄。而我身边这位公子复姓南宫,是摩崖先生挚友的二公子,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是谁了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