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太子前夫又重逢了_伽时【完结】(148)

  义善堂并不限制百姓外出,苏宓担心康健的百姓中有人会染了疫病,便定期给他们做检查,服用汤药。

  洛阳陆路、水道都已和外界相通,苏宓便传信去了长安,由慈安会出钱,在洛阳附近采买药材以及看病用具,运入洛阳,以作日常检查之需。

  李承明有些不明白,问她,“这个官府也不是出不起,为何要慈安会出?”

  “官府要出钱的地方太多了,还有一大堆事要做,很难注意到这样的小事,若由官府出面,倒显得舍本逐末,况且……我也有我自己的私心。”苏宓顿了顿,继续道,“此次水患,倒是提醒我了,济世堂和慈安会的建立初衷都是为了天下百姓,可事实上都居于长安,能顾及到的也只是长安周边,像这次,水灾封路,慈安会即便有银钱有医者,可能做的也极其有限。”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李承明适时地吹捧一下,可也是出自真心。

  苏宓一笑,“所以,我想趁这个机会在洛阳也设立个点。”

  “哟,这是要走出长安,面向整个大唐了?”

  苏宓不管他的揶揄之意,问他,“你觉得怎么样?”

  苏宓愿意跟他商量,询问他的意见,李承明很是受宠若惊,斟酌良久道,“孤觉得可以一试。只是洛阳与长安不同,因地制宜,在长安的路子只能参考,不能效仿。”

  苏宓点头,“我明白。”

  “对了,你可有考虑过跟官府合作?”

  “想过,但也要看是什么程度的合作了,比如这次,没有官府配合,将病人都集中起来,需要什么药材就给什么药材,我们能救助的病人也不会这么多了。可是呢,为什么这么多年大唐都不曾建立起官方的医馆?因为现在而言,百姓面对的最大压力还是生计、徭役。即使生了病,也觉得没有医治的必要,等到熬不住了,才去请疾医,可疾医也不是神仙下凡,哪能无论什么病就都能治好呢?大唐国库虽然充盈,可哪儿哪儿都要花钱,军队、工事、水利,医馆这样的开销,自然而然就耽搁下了。”

  苏宓继续道,“如果官府介入进来,很难保证会继续做下去,我记得吏部考核官员,开医馆应该不在晋升渠道里吧?”

  “嗯。”

  李承明看着眼前神采飞扬侃侃而谈的女郎,唇角噙了笑,“来日方长。制度会改,医馆也会建。你先做着,若需要官府出面,从中斡旋,告诉孤便是。”

  “好。”苏宓也不跟他客气,利国利民的事,太子之名,不用白不用。

  ……

  洛阳水患进入了尾声,奏折传入太极宫,洛阳一切顺利。

  很少有重大水灾发生后,皇帝不下罪己诏的,这次无论是灾情平复还是灾后重建防疫,都做得很好,让洛阳百姓感受到了朝廷春天般的温暖。

  大朝会上,群臣歌功颂德,太子能干,陛下英明。

  可圣人却不大开心,在立政殿摔了奏折,“真是年纪越大越分不清轻重缓急,国之储君,洛阳完事了就该正位东宫,一直在洛阳管些鸡毛蒜皮的事……”

  皇后扶额,揉了揉太阳穴,也不去管被圣人扔在地上的奏折,“兴修水利,利国利民,怎么能说是鸡毛蒜皮的事?”

  洛阳水患已平,照道理李承明应该回长安了,可他奏折一封,送往长安,他要接着在洛阳兴修水利,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论述现今洛水堤坝结构不行,甚至把洛阳各支通渠的方位走向都批了一遍,简而言之,他要在洛阳修水利。

  圣人不满道,“那也该先回长安述职,水利之事工部会管,承明是太子,还需要亲自管这个?都是你给惯的,也不知道洛阳到底有什么让他走不动道。”

  皇后嫌弃圣人声音太大,让他闭了嘴,“你别叨叨了,吵得我头疼。”

  圣人知道皇后因气疾之症仍需静养,重重地哼了一声,很委屈地坐到胡床上,开始噼里啪啦地翻奏折。

  几日后圣人便不生气了,李承明又给他上了一封奏折,他身为人子,打算修缮下洛阳长孙府。

  皇后生于洛阳,年幼丧父,然而在洛阳度过一段轻松美好的童年时光,而后战乱,长孙族人迁入长安,洛阳长孙府便空置了下来。

  那也是他和观音婢初相识的地方。

  圣人冷哼一声,松了口,准了太子请修水利一事,令工部协从,但是限令太子两月之后,必须回京。

  两个月继续待在洛阳,李承明已经很满足了。

  白天跟工部的人商讨重修堤坝,有时候去洛水视察水情,得了闲就带着苏宓去长孙府监工。

  洛阳长孙府,李承明也从没去过,只是小时候听阿娘提起过,有些还在,有些已经残破不堪。

  “这本来会有个秋千。”李承明指给苏宓看,“哦,还有这儿,阿娘以前跟外公就在这里对弈。”

  苏宓含笑听着,看李承明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跑来跑去。

  李承明依着记忆,又重新复原了阿娘口中的长孙府,末了,还在洛阳立了外公长孙将军的丰碑。

  ……

  两月很快就过,水利兴修步入正轨,后面的工地修建也不需要李承明再去看顾,他要回长安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