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鼎宫阙_荔箫【完结】(267)

  那无非就是贤妃身边被她安插了人,给贤妃吹了耳边风了。

  亦有可能贤妃已不同于从前——这念头在夏云姒心底一划,又被她生生按住。

  夏云姒轻吁一口气:“继续说。”

  林氏低低地应了声诺,便又继续说了下去。

  她说待她进了宫,德妃就用这事拿捏住了她。

  德妃说她能救她父亲出来,便也能让她父亲死无葬身之地。

  她再一次陷入了那种没得选的窘境。

  后来,她与纪氏不睦也是德妃授意的。因为与纪氏交好的苏氏是德妃留下的,这一点人尽皆知,她与纪氏的不睦便如同一道遮蔽,让她成了德妃的暗棋。

  德妃有意让她将与纪氏的不快闹到了贤妃面前,说贤妃想为夏云姒招揽人手,十之八九会乐得帮她。

  果不其然,她当日就得了旨意,搬进了永信宫。

  再后来,德妃授意她假孕,想让她嫁祸给夏云姒。

  “德妃娘娘说,满宫都知永信宫戒备最为周密,若臣妾在永信宫出了事,定不会是旁人插手,只能是宸妃娘娘所为。”

  夏云姒问:“如何假孕?”

  林氏情绪有些激动,呼吸不稳:“她给了臣妾一剂药,说能调剂脉象,骗过太医。”

  “可臣妾实在不敢做这样的恶事,更怕深陷其中最终惹祸上身。”林氏战栗着抬头,望向夏云姒,“所以臣妾一次次地出意外,想让德妃娘娘看在这些事上让臣妾的‘孩子’顺理成章地没了,也不必牵连娘娘,德妃娘娘却始终不理。”

  这倒能解释为何她一次次出事,脉象却都始终稳固了。

  夏云姒私心里盘算着,面上未予置评:“那眼下又是怎么回事?”

  林氏眼眶一红,打了个寒噤:“今日……今日德妃娘娘终于准臣妾失了这‘孩子’了。”

  夏云姒蹙眉:“你身边有德妃的人?”她一直自以为将永信宫管得够严。

  林氏摇摇头:“不,德妃娘娘的人插不进永信宫来,便事先与臣妾约定了,以一只金嵌珊瑚宝石石榴杯为信,不一定会经谁的手送来,但药会涂在其中。臣妾只消用了就会腹痛不止,也会有些许见红,脉象亦会呈小产之状。”

  夏云姒轻笑:“厉害,难为德妃了。”

  说着复又垂眸,居高临下地睇着林氏:“都到这最后一步了,你怎的突然反了水?其实你近来与本宫都不曾走动,更未有过不快,就是这般‘失了孩子’也未必能安到本宫头上。”

  林氏仰起脸,血色不足的脸上重现她方才进屋时见过的那种恐慌:“臣妾所以为那药最多不过会真致小产,才会拿那鱼羹喂猫的!”

  这一句话她喊得歇斯底里。

  她的床榻离窗户不远,半梦半醒之间她听到有东西从屋檐上落下来,合着一声低低的猫叫。

  莫名的恐惧驱使着她去一观究竟,看到的便是那猫已气绝身亡的样子。

  “臣妾原也……原也想听她的话!想栽赃娘娘,为自己求得一份安稳。谁知……她竟不仅是想要娘娘的命,也想要臣妾的命!”

  剧烈的情绪使她的胸口激烈起伏起来,怒意也慢慢染上她惨白的脸:“臣妾虽不够听话,却也从不曾开罪过她,实在不曾料到她竟这般恶毒……”

  夏云姒轻嗤一声:“那可实在是你想得太简单了。”

  若她是德妃,将事情做到了这个地步,也会想将林氏灭口。不然林氏日后将她捅出去怎么办?人死了才最稳妥。

  不过,德妃大约也不止是为了“稳妥”。

  她想起了榴花方才的话——榴花说那猫的死状不像中毒,口鼻里没有血,死状也不痛苦。

  若换到人身上,“杀人于无形”大约也就是这样了。

  德妃这是想将那胭脂之毒栽到她头上,让皇帝觉得张昌是她毒死的。

  这与林氏方才所言倒是一个路数——满宫皆知她的永信宫戒备最严密,旁人插不进手来。那若一个有孕宫嫔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她这个位高权重的一宫主位自是头一号的嫌疑。

  德妃却料不到,这自几个月前就一步步铺下来的人手与算计,竟让一只猫打断了。

  若这是真的,也算上苍有眼。

  “若这是真的,倒是你善心喂猫一举救了你的命。”夏云姒蕴起妩媚又温柔的笑,口吻变得轻佻,“那猫倒有些可怜,吃了几口鱼羹罢了,就这么送了命。”

  说着她转过头,吩咐莺时:“着人寻上好的金丝楠木打一口棺材,将那猫好好葬了,再置九九八十一条肥鱼陪葬。唔……令去宫外请位法师,给它做几天法师吧,让它来世投个好胎。”

  林氏一时听得懵了。

  那猫儿死得是冤,她也愧悔难当,可她也没料到主位娘娘听完这样的事仍会只关注那猫,不说点别的。

  夏云姒吩咐完就站起身,起身就要离开。

  林氏倏尔回神,一愕:“娘娘?!”她膝行上去拽住她的裙摆,“娘娘救救臣妾!”

  夏云姒停下脚,淡淡地垂眸,修长羽睫压下那份妖异的韵味:“你欠那猫一条命,本宫料理后事帮你打点妥了。至于你与德妃间的官司,跟本宫可没什么关系——她救的又不是本宫的父亲,是不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复仇 宫斗文 荔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