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在八零_不语安然【完结+番外】(491)

  出来时面若寒霜,问林翠儿:“晚饭做好了没有。”

  林翠儿点点头:“已经做好了。”和林少华一起进厨房,把晚饭往饭桌上端。

  郭珍珠这时终于记起林建国今非昔比,已经是个大干部了,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林建国夫妻两个了,得巴结!自己咋把这回事给忘了?

  第423章 咧嘴笑了(第三更)

  可是等到看到饭桌上的那些菜肴,郭珍珠又忍不住动怒了,向王玉芝告状道:“玉芝啊,你不知道你家翠儿有多可恨,青儿跟翠儿说我这个外婆来了,让她去菜场买几个菜她都不肯!”

  林建国不满的斜了林青儿一眼,故意给林翠儿碗里舀了几勺番茄汤:“咱翠儿才多大年纪,凭啥让她承担家里的伙食费用?青儿你做得太过分了!翠儿为咱们这个家付出了多少?要不是她,咱们现在能够过上这么舒适的日子吗?你别不知好歹!”

  自从林建国当了干部之后,他在家里说话渐渐越来越有权威,现在他这么板着脸教训林青儿,林青儿一声不敢吭。

  王玉芝再也不像从前一样,只要郭珍珠数落林翠儿的不是,王玉芝为了让郭珍珠面子上好看、心里舒坦,不管对错都会把林翠儿教训一顿,可现在半点教训林翠儿的意思都没有,给郭珍珠夹了一筷子青菜,说道:“妈,咱家这菜也不算差,你在玉红家里还吃不到这么好的饭菜哩。”

  现在林翠儿家的条件很好了,每顿饭桌上不是有鱼就是有肉和蛋,可这顿晚饭满桌子都是青菜,在他们家已经算是比较差的了。

  郭珍珠被王玉芝的那句话堵得差点噎住,王玉芝说的全都是实情,郭珍珠在二女儿家里确实吃不到这么好的饭菜。

  但那是二女儿!

  二女儿从来就对他夫妻两个不孝!可大女儿夫妻两个不同,一向对她老两口很孝顺的。

  郭珍珠吃了两口饭,幽幽道:“你咋能和你二妹比哩?她家的条件不如你,你家建国现在可是当着大干部~”

  林翠儿说道:“以前二姨夫是大干部的时候,外婆也没能在他们家吃一顿像样的饭吧,不就是因为二姨家的钱外婆不好弄到手吗,所以才对二姨一家大小跪舔,就算二姨给外婆吃霉饭外婆也一声不敢吭。

  现在我爸爸当了大干部,家里的条件的确有所好转,可是以前我们家那么艰难的时候,外婆来我们家,我爸妈哪一顿不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外婆还要鸡蛋里挑骨头!

  还不是觉得我们家的钱轻而易举的外婆就能弄到手里去,因此不把我们一家人当回事,想怎么揉扁搓圆都随外婆的心意!

  我们家是不是也应该学二姨那样,对外婆像只铁公鸡似的,外婆为了从我们家弄到钱就会像对二姨那样对我们各种讨好了。”

  郭珍珠的脸顿时黑得像锅底一样,气愤的对王玉芝道:“你看看你这闺女说的都是啥话。”

  王玉芝装模作样的斥责了林翠儿一声:“就你话多!”

  林翠儿埋头吃饭。

  林建国有些生气的瞪着王玉芝:“翠儿也就只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又没胡话,你干啥吼她!”

  王玉芝干瞪眼,她只是做做样子给郭珍珠看而已,这个死脑筋居然当真了!

  郭珍珠比她还郁闷,林建国借着斥责王玉芝实际上是在打她的脸!

  院门外小胖在叫唤:“翠儿!小华!你们吃完晚饭了没?吃完晚饭了,咱们赶紧摆摊去!”

  林少华高声应了声:“就来!”把饭碗里的最后几粒饭都扒拉到嘴里,放下碗筷就往林翠儿房里冲,去拿货。

  林翠儿也赶紧把碗里的番茄汤喝完,对林建国夫妻两个道:“爸,妈,我们和小胖一起摆摊去了。”

  林建国也匆匆把最后几口饭吃了:“我和你们一起去。”

  他现在不是很担心王玉芝会趁着他父子几个不在家时把家里的钱拿出来给郭珍珠。

  林翠儿姐弟两个的钱和存折都是林翠儿在保管,王玉芝弄不到她姐弟两个的钱。

  他夫妻二人的工资也好,之前卖菜赚的钱也好,也全都存了起来,就只剩个伙食费是现钱。

  王玉芝不会存取钱,而伙食费也就几十块,她能从里面抽几块钱给郭珍珠?

  再说现在看王玉芝对郭珍珠的态度和以前大不相同,应该是不会轻易给郭珍珠钱的。

  并且家里还有个林青儿,王玉芝如果给郭珍珠钱的话,林青儿是拦得住的。

  于是林建国放心大胆的带着三个孩子去摆摊了。

  等到摆完摊回来,已经是九点多了,郭珍珠和王玉芝、林青儿全都在看电视。

  王玉芝开了个西瓜,她们三个人吃得只剩一小半了,主要是郭珍珠和林青儿吃得多。

  王玉芝见林建国父子几个回来了,招呼他们赶紧洗手脸吃西瓜。

  林建国父子几个一人吃了一块,多余的让郭珍珠吃。

  郭珍珠假意推让了一下,便全都吃了,大女婿家的东西不吃白不吃!

  第二天早上,王玉芝没有委屈郭珍珠,给她买了两根油条一碗水饺吃了,家里其他人都是吃的白米稀饭配馒头酸菜。

  郭珍珠吃完早饭,黑着脸提上她的篮子去她二女儿家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