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在八零_不语安然【完结+番外】(787)

  林少华也劝道:“大姐,爸妈都是为你好,我们全家人别无所求,只希望你平平安安过一生,再也不要受任何一点伤害了。”

  林青儿求助的看向林翠儿,她是她唯一的希望,她总觉得她会理解她,所以特意选在今天公布这个消息。

  只要林翠儿肯站在她这边帮她说话,林建国他们三个答应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林翠儿对上她期盼的目光,当然明白她的意思,可她也怕林青儿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再受伤害,道:“大姐,你安心工作,给红番茄拍拍广告就可以了,别做不切实际的梦。”

  林青儿眼里的光渐渐熄灭,心灰意冷的点了点头。

  郭珍珠家的新房早就已经盖好了,决定把王玉山的婚事给办了。

  王玉山的婚事安排在小年之后,农村人喜欢把嫁娶安排在这个时期,办完喜事顺便过年,可以节省不少开销。

  桂花的大儿子林少海也有二十好几了,也是今年小年之后结婚。

  郭珍珠和桂花两口子先后来林翠儿家下请贴。

  郭珍珠一来就伸手要钱,王玉芝没当场给,说礼钱她会在王玉山大喜的日子亲手交给弟媳的。

  郭珍珠没要到钱,只得无功而返,临走时再三叮嘱王玉芝不要委屈她唯一的一个弟弟。

  至于桂花夫妻两个,林建国夫妻两个直接拒绝,不会去参加他家的喜宴的。

  桂花夫妻两个只好灰溜溜的一路骂骂咧咧的回去了。

  过了两天,林少海又亲自来了,请林翠儿一家无论如何参加他的婚礼。

  林少海这孩子本分实诚,林建国两口子都喜欢他,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哀求他们,他们哪有不心软的,因此答应了,还给了他五十块钱的礼钱。

  小年那天,林翠儿姐弟两个继续补课,林青儿作为中学教师,有寒假,但她不想回乡下去,王玉芝夫妻两个也没勉强,于是只有他们两个人回到了乡下。

  按照老规矩,先去了老爷子那里,林建国夫妻两个问了问老爷子老两口的身体怎样。

  老太太道:“我没啥,能吃能睡的,你爸他现在不去村里了,不和大房家那群畜生碰头,没人惹他生气,他身体也好着呢!”

  老爷子斥责老太太:“你咋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呢!大房夫妻两个和小河不成器,可少海和少安都是好孩子哩!特别是少海,总是偷偷的跑来帮我们种田!”

  “是是是!他们都是好孩子!”老太太顺着老爷子的话说了一句,又对林建国夫妻两个道,“你们两个别急着去大房那里,等差不多开席了,咱们一起去。”

  于是林建国夫妻两个就留在老爷子家里,陪老爷子老两口说话,到了中午才去大房那里。

  还没走到林家大院跟前,就见桂花把林建莲母子几个往外推:“你说你才送了几个礼钱,也好意思把孩子全带来吃酒席,滚滚滚!上别的地方讨饭去!”

  老爷子虽然不喜欢林建莲,但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别说还送了礼钱,哪怕一分的礼钱没给,上娘家蹭酒席,谁都得让她母子几个吃一顿!

  黑着脸看了桂花一眼,没理她,站在林家大院门口也不进去,扯着嗓子把林建党叫了出来,指着桂花道:“你媳妇赶你妹妹外甥走,你也不管一下!”

  林建党还是怕老爷子的,伸手去拉桂花:“就让建莲和孩子们进来吃酒席。”

  桂花甩开他的手,道:“你说的轻巧!咱们可比不得你家老二,家里有钱。咱们家穷,请不起闲人吃席!谁想请谁请去!”

  老爷子气得花白胡子直颤,对林建莲道:“别像个要饭的站在你大哥门口,去我家吃去!”

  对林建国道:“你们也跟我回去!”

  林少海扔下宾客,赶紧跑过来拦着:“爷爷奶奶,二叔二婶,咋刚来就走?进去吃席!”说罢,来扶老爷子。

  老爷子把他的手打掉:“气都气饱了,不吃了!”执意带着林建国等人离开。

  一路上,林建莲看着林建国夫妻两个像有话说似的,可一直没说。

  因为还要去郭珍珠那边,王玉芝夫妻两个在镇上买了食材交给老太太,连午饭也没吃就走了。

  林建莲送他们出了屋门:“早知道二哥二嫂来了就要走,我就该把话说了的。”

  林建国夫妻两个急着赶路,没人回应,也没听进心里去。

  急匆匆赶到郭珍珠那里,新娘子早就进了家门,拜过高堂了,就连酒宴都已经过半。

  王玉芝把给郭珍珠带的礼物放下,然后从身上掏出一大摞的钱来当着不少宾客的面给郭珍珠

  道:“妈,建国说我们就小山一个弟弟,这礼钱不能送少了,所以包了一千块钱,因为钱有点多,用红包不好包,就直接给妈了,妈请担待点。”

  一千块!

  这太出乎郭珍珠的意料之外了,连续好几次在大女儿那里碰了不少钉子,再加上王玉芝已经知道她大弟弟的死和她无关,对他夫妻两个不再像从前那样言听计从了。

  昨天晚上郭珍珠夫妻两个还在被窝里猜测,这次王玉芝夫妻两个能够送一百块钱的礼钱都已经是撑破天了,却没想到一出手就是一千块钱,家里有钱果然就是不一样!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