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富家子佛系科举日常_白家二胖子【完结+番外】(200)

  整整一个冬天, 整个京城都处于哀恸之中。

  即便是今年的年结, 宫中也没有铺张大半, 反而是简单的带过了。

  唯独一向来身体不太好的章靖竟有大半个冬天都是在宫中陪伴着帝王,安抚帝王失去臣子、失去臂膀、失去兄弟的悲伤。

  好不容易帝王的心情稍稍好了一些,章靖也有空继续称病在家。

  可今年的春天来得太早,料峭春寒,一场瘟疫随即而来。

  帝王再也没有心绪顾忌悲伤,便开始为了瘟疫的事忙碌起来。

  最先开始的是南方,却因为禀报的不及时,甚至是各地官员为了自己的位置和功绩,偷偷隐瞒了瘟疫之事,只是将那些得了瘟疫的病人集中关起来,任他们自生自灭。

  也是因为这样,瘟疫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随着逃难的人往北方蔓延,直到帝都之中爆发。

  皇帝震怒,连夜召集所有太医研究方案,紧急召集众臣于勤政殿之中议事。

  帝王下了死令,所有人都不敢松懈,严阵以待。

  帝都的瘟疫竟然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了,帝都周围的五城亦然。

  只是南方的瘟疫绵延了两三个月,死的人越来越多,瘟疫的阴影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些村子整个村整个村的死人。

  百姓心生恐惧,将病人赶到一个屋子里一把火集中烧死的事情时有发生,更有甚者连同一个村子全部烧死的事情也三不五时。

  勤政殿之中,皇帝欲钦差大臣前往南方监督解决瘟疫之事。

  只是,这种事人人躲避,谁都不肯开口,有人举荐了几个人都被推脱了。

  皇帝的脸色逐渐难看起来,扫视着地上群臣的目光也逐渐变得冷冽起来。

  就在群臣震慑的档口,勤政殿的大门倏然被打开了,一个小太监快步走了进来,感受到了勤政殿内气氛的不对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他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对着年轻的帝王禀报道。

  “启禀陛下,章大人求见。”

  帝王闻言,冷眉挑起,不怒自威。

  大殿之内的气氛冷凝了片刻,地上的小太监颤了颤,将额头磕在冰冷的汉白玉地砖上,一动不敢动。

  终于,还是有人站了出来,恭恭敬敬的对着帝王说道。

  “陛下,既然章大人到了,那便让章大人进来同议此事吧,毕竟章大人一身医术天下无双……”

  帝王不等那人说完便冲着地上的小太监吩咐,只是脸上的表情愈发冷戾。

  “让他进来。”

  小太监立刻从地上爬了起来,急急忙忙的退了下去。

  很快,章靖便穿着一身藏蓝色官服走了进来,俯身对着御座之上年轻的帝王行礼。

  "章靖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自从冬天过去之后,章靖就整整一个春天没有看到帝王,并不是他想休沐,而是帝王直接给他放了假,因为姚氏竟然又怀孕了。

  姚氏这个年纪,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高龄产妇,这一胎从发现到现在就一直十分小心,甚至连一向来在军营的章廷治也常常回家照应。

  可章靖心里却清楚,姚氏不过是一个借口,皇帝不想要自己插手瘟疫这件事情。

  但是,眼看着南方的瘟疫日益严重,章靖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知道今日帝王在勤政殿和群臣讨论派出钦差大臣之事,他便亲自来了。

  皇帝居高临下的睥睨着章靖,片刻才勉强温和了语气。

  “起来吧。”

  章靖起身,垂头立在那里,等着帝王问话。

  却不想皇帝久久不语。

  章靖无奈,只好自己开口。

  “陛下,微臣此次前来自请前往南方六省主持南方瘟疫之事,还望陛下允准。”

  听到章靖这一声,在场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不禁松了口气。

  谁都知道,这可不是一件美差,非但随时随刻都有染上瘟疫的危险,若是办不好。还是大罪。

  也就章靖愿意去赶着趟,其他的人莫不是退避三舍。

  御座之上的年轻帝王面色如常,目光盯住垂头请命,只给他露出一个黑漆漆后脑勺的青年,一时间心底燥郁非常。

  “章爱卿身体抱恙,一直在家休养,如今忽然间要跋山涉水恐怕不好,若是爱卿未到南方便先病倒,只会徒增麻烦。”

  章靖直起身,微微抬头终于将目光看向了帝王,声音轻缓而平和。

  “陛下,臣的身子已经好全了,更何况此举是为了黎明百姓,臣愿意前往。微臣毛遂自荐也是因微臣略通医术,能够为疫区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章靖说到这,俯身叩首。

  “陛下经年以来对微臣颇多照拂,而今正是微臣回报陛下知遇之恩契机,恳请陛下给微臣一个尽忠的机会。”

  不等帝王有任何反应,已有人随即跪下。

  “章大人高义,还请陛下允准。”

  帝王冷眼撇过去,不冷不热的开口。

  “既然卫侍郎觉得章爱卿高义,不如你也随着章爱卿一同前往?”

  此话一出,那些原本想要跟着一起下跪的人瞬间站住了。

  陛下今天看起来心情很暴躁,他们还是不要触了这个眉头比较好。

  一时间,在场的人再也无话。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