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_穆西洲【完结】(211)

  姜琬瞧着毅王裴丰往后是不打算韬光养晦了,大抵要有一番动作,思忖道:“毅王殿下,在下家中还有些琐事,就不打扰殿下与齐尚书了,告辞。”

  “君逸。”裴丰从马车里出来:“本王瞧见你就想起在北境时与君逸你结下的同袍之谊,每每感慨十分,可不知君逸为何总是避着本王呢?”

  姜琬心道:你是有真龙天子之志的人,可我只想保住眼前这点小安稳、小荣华,殿下,我不敢上你那条贼船呐。

  想当年,顾玠不过因为朝廷旨意和瑱王裴豫扯了点关系,一辈子就那么毁了,惋不惋惜,可不可悲?

  他可不能重蹈顾玠的覆辙。

  “这几日……在下实是忙的分不开身,还望殿下体谅。”

  被拂了面子,裴丰的眸色明显一沉,不耐烦地摆摆手:“去吧,去吧。”

  姜琬如得了赦令一般,半步都不敢停留,几乎是瞬间的功夫就不见了踪影。

  齐可宣瞧着他的背影,低声道:“殿下,少年人心高气傲不好降服,看来殿下还需多费几分心思。”

  裴丰点点头:“进车里说吧。”

  齐可宣哪敢同他坐一匹车驾,连声推却,后来不知裴丰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话,二人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前后钻进了马车里,相谈甚欢。

  “齐尚书为何非要本王招揽一干东宫的人?”

  齐可宣正色道:“陛下几乎把这几届春闱招揽的拔尖的人都送进了东宫当差,这些人可谓个个都是人中龙凤,殿下若能收伏几个,于将来大有益处啊。”

  “可东宫出身的人,将来能同本王一心吗?”裴丰心存顾虑。

  “殿下难道忘了?”齐可宣捋着胡须,道:“唐太宗时的魏征,何尝不是旧太子李建民的人?”

  第141章 心累

  管仲又何尝没有射过齐桓公一箭, 想成大事,何必在乎出身哪里这种迂腐不知变通的东西。

  能做大事的人绝不会愚忠。

  裴丰点点头:“本王方才远远听见他与你起了争执, 这是为何?”

  齐可宣苦着脸道:“殿下还记得今日早朝时姜侍郎上的那份奏折吗?”

  莫名其妙。

  “他自己上的奏折与你何干?”裴丰不解。

  莫非他看错姜琬这个人了。

  齐可宣便把他与姜琬的事情囫囵地说了一遍,大叫冤屈:“也不知他究竟何意?竟对下官存了这么大的怨念。”

  天知地知, 他委实不知姜琬向皇帝写了份要求增加俸禄的折子,更不可能背着人把那份奏折送到御案前,无端被扣了个锅,他实在是无处撒气。

  裴丰细细想了想齐可宣的话,沉思道:“听你所说,姜琬言之凿凿, 似有证据在手,齐尚书既然没做过, 却又为何不同他对质?”

  齐可宣摊手道:“下官方才要同他掰扯来着, 可突然就……”

  就犯病了。

  姜琬那少年还不错, 紧急关头, 居然一瞬都不耽搁地给他吃了救命药,可谓宽厚了。

  缓过来之后, 他待要追根问底, 却被裴丰给截住了。

  裴丰拧眉道:“这事听着有蹊跷。”

  他虽有意招揽姜琬,但并未存了害他的心思,齐可宣亦然, 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出, 他们也懵到不行。

  “户部近来可有形迹可疑之人?”裴丰再问。

  齐可宣摇摇头:“即便有, 也是陛下和太子的人, 他们视姜琬为一党,绝无可能……”

  说到这里他眼珠子一转,恍然道:“莫非陛下要借他人之手对殿下的人来个肃清?”

  “他早知你与本王走的近,迟迟不动你的位子,难道是在等合适的人选?”裴丰道。

  齐可宣虽说和是自己的人,但他在为朝廷办事上却不曾出过半分差错,主持户部的这些年里,桩桩件件,大事小事都打理的对上有利,于下不亏,放眼整个朝廷,还真找不出第二个这般能人来。

  难不成皇帝以为姜琬能做到,所以暗中命自己人动了姜琬的奏折,而后嫁祸给齐可宣?

  他自己则坐山观虎斗,不,他赌定了姜琬会赢,说不定暗中还会推波助澜,让齐可宣败给姜琬,灰溜溜从户部滚出去,他则顺坡下驴地把户部尚书换成自己的人,多划算的事儿啊。

  齐可宣被他这么一分析,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冷颤,刚缓过来的病根差点又冒出头来。

  “殿下说的有道理。”

  此时马车已经停在了王府门前,暮色来临,天边远远挂着一弯薄薄的冷月,映着星星点点的人家灯火,肃杀而寂寥。

  “齐尚书,你不如把这户部的位子拱手相让吧?”下车之前,裴丰半开玩笑地道了句。

  齐可宣垂头丧气地跟着下了马车:“殿下说的何尝不是。”

  皇帝眼下不过想把户部尚书的位子倒腾出来,他若不识趣一点儿,后面等着他的还不知是什么呢。

  流放?灭门?

  都有可能。

  就凭这些年和他同毅王裴丰来往过密这一条,就足以送他一家老小十几口上断头台了。

  裴丰进到府里,褪了披风,笑道:“你若能把人收为己用,户部还在咱们手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穿越重生言情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