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颤抖吧!白眼狼_Colby小狗【完结】(24)

  然后要学习登基时需要用到的礼仪,迎岚倒挺简单,礼官讲解过一次她就基本掌握了,小阳华的却要复杂得多,每天都要跟随礼官练习一个时辰。小家伙倒是坚韧,从来不曾叫过苦,只是他之后还要跟随新封的几位帝师学习,任务十分之重,短短几天就瘦了些。

  迎岚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与帝师们商量修改了学习时间,又专门列了单子叫人每日给他制作药膳,如此一般折腾下来小阳华的气色总算好了起来。迎岚便放下心,又要监督尚衣局赶制小皇帝和太后的各式衣袍,而朝中一批大臣落马,自然要补充一批上来,提拔什么人自有六大辅臣去商量,迎岚需要做的是接见他们的夫人,新封的诰命。

  这么一通忙碌下来,一个多月转瞬即逝,赵阳华正式登基为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敬其母为太后,朝政暂由辅助大臣代为打理,待其加冠之后亲政。

  庆安宫为皇帝居所,距离前朝最近,自然不适合太上皇继续居住,迎岚便在后宫中划出几座宫殿,围在一起后成了一座新的宫殿,取名安乐宫将他移了过去。为了让他“安心”养病,又把他的十几个妃嫔通通封了太妃安排过去侍疾,那安乐宫住太上皇一个人当然是够大,但加上太妃们和跟着她们却伺候的人却有些挤了。

  有人出声抱怨,迎岚便将她们伺候的人都撤下来,如此一来确实是宽松了,但太妃们自生下来就是被人伺候着长大的,现在没人为她们端茶倒水、洗衣叠被,没人给她们沐浴更衣、梳妆打扮,生活很快就变得一团糟。如果不是一日三餐还有人送来,怕是不少人都得活生生饿死!

  太妃们倒是想闹的,但是她们的父兄族人在这次政变中通通下马,或斩首或流放,即使部分侥幸保住了性命也已经沦为平民,她们再闹也没有人理会。

  第15章 开国元后变废后15

  小皇帝正式登基后,后宫之中便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迎岚操心了,她询问过春英,得知她无意出宫嫁人,便将宫务都交给她打理,顿时便轻闲下来。于是迎岚开始深居简出,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消化分魂的记忆,对于别人来说或许这样的日子有些枯燥,但是对她这样动辄就是数十上百年地闭关修练的仙人来说,却如同凡人呼吸喝水一样正常。

  朝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东夷、胡族等得知炎朝小儿当政,于新帝登基后十日联合进犯。虽然玉山王等人早有准备,但最终还是付出了惨烈地代价才将其拦在边关之外,之后又足足对峙了两个月,乐夷和胡族同意签订了三十年的和平契约,勒索大批粮草布匹后方退了兵。

  边关的战事为炎朝的新年蒙上了一层阴影,乐夷和胡族残忍嗜杀,被拦在城外的两个月间对周边的村子进行了大量的劫掠,男丁老人被杀死,女人被掳走,到退兵时已经是十室九空。而国库中近八成的粮食被赔偿了出去,这意味着如果来年风调雨顺还好,一旦发生什么灾情,朝廷将无力应对。

  迎岚便是在这种愁云惨淡的情况下融合完毕所有的分魂,虽然仍然受到天道的压制,但灵魂的稳固令她感觉整个人都更轻灵了些,而那些原本如隔岸看花般的记忆都清晰地在她脑中呈现,就如同她亲身经历过一样。得知了边关的结果,她有一瞬间犹豫要不要插手,对于仙人来说凡人的争斗、朝代的更迭都是自然之事,不过以她现在的身份,炎朝就是她的家园,到底还是不能袖手旁边。于是她将父亲请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娘娘有法改善农事?”聂永年惊讶万分,女儿原本是养在深闺,学的虽然不止是风花雪月、诗词歌赋,但谋生方面多是管家和打理铺子之类,却不可能懂得耕田播种,现在突然说要几个庄子做试验……想到女儿莫名学会的法术,难道仙人还教授这些?

  “是得到了一些法子,但是我对农事一窍不通,需要验证一下。”万千小世界发展进程各有不同,如今的迎岚说是知上下五千年也不为过,但是土地、气候、种子都不相同,不可能把未来的东西直接照搬过来,所以还是要了解了当地情况后再改进耕种方法。

  她说的话正好与聂永年的猜测相符,而且自从那日在天牢中被救之后,他对这个女儿便有一种莫名的信服,现在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很快聂永年便按她的要求安排了几个庄子,各处田地的地势、肥瘦均有不同,又悬赏重金,招揽懂农事的人才,不限出身,只看学识。

  这般高调的行为很快便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待得知是太后的意思,有人感念娘娘的仁慈,也有人在私下里说她沽名钓誉,不过不管是哪一种人都并不认为她能有多大的作为。

  迎岚没有受到他人言论的影响,将宫中的事全托付给春英打理后,干脆住进了庄子里。这个时代不是没有人才,只是受门第之见许多有能力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出头,在玉山王的重赏之下,陆陆续续便有老农、喜好研究耕种水利的人汇集过来。一开始也有不少读了几本书便自以为懂了的跑来掉书袋,迎岚多问几句便暴露了草包属性,被狠狠地打一顿后灰头土脸地赶了出去,之后没有真才实学的便很少敢来混吃骗喝了。

  或许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昌顺元年在开春的时候降水量便明显少于往年,有经验的老农很快便判断出这一年很可能是个旱年。他们说是有可能,但迎岚观其神色基本上已经是肯定,她没有冒然将未来的方法拿到现在来套用,而是虚心向老农请教应对之法。纵观有史以来,农民是必须经常既要防旱,又要防涝,风调雨顺的年头其实反而是例外,所以这时代的人本身就很有经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