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妾[慢穿]_一只虫【完结】(517)

  这……胤祥在琢磨,九哥想要借由这个话引出什么来?最大的可能便是牵连上四哥,想到这里,胤祥就不得不谨慎了,“也没什么,讲的就是个穷书生科举的事情。”胤祥深知,回避只会惹来这位不好相与的哥哥,越发不依不饶的追根究底的探问,索性就给了他一个简略到无趣的答案,也是一个很终结句式的回答了。

  奈何有人他就是想要纠缠这个话题啊,胤禟闻言,说道,“能叫十三弟如此喜欢的,想必是一本好书,不知十三弟可否取出来叫哥哥们也品读一二啊?!”

  “这……”就真不方便了,胤祥故意将难色显露在了面上,“两位哥哥有所不知,不是弟弟吝惜此书,实是此书乃小四嫂所作,未经四哥允许,弟弟我是不敢擅自处置,还请九哥、十哥见谅则个!”

  “小四嫂写得?!”九十几乎同时惊呼出声,这个答案正正是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小四嫂写艳本?!额,不对,若真是艳本,怕四哥也不会给十三看了,所以,小四嫂写了话本子,还写出了一个叫十三弟满城去找的话本?!这回,九十是真的对那《寒门贵子》起了好奇心了。

  胤祥一听俩人称呼‘小四嫂’这三个字的口气,直觉有些不对啊,这俩人的口吻会不会有些熟悉了点,又友善了点?!

  老十瞬间自来熟的搭上了胤祥的肩膀,“老十三你别小气嘛,快快把那话本子拿出来给哥哥们看看,十哥跟你保证,绝对不告诉四哥!”

  “十哥,真不行。”胤祥面上犯难,实际行动却是无论二人怎么说,就是不肯将书拿给二人看,最后干脆直接说了,“要不,两位哥哥去问问四哥,若是四哥同意,弟弟这里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去就去!”真当他不敢不成?!胤禟脾气里的浑劲儿上来了,起身便朝着书房外走去,胤誐迟疑了一下,伸手撸了撸自己的大脑门,也又憨又莽的跟了上去。

  出了十三贝勒府,胤誐凑到胤禟身边问道,“九哥,咱们真去啊?”

  说实话,胤禟是有点骑虎难下的,他对胤禛吧,倒也不是怕,就是俩人的关系一直都不怎么合,今儿要是为了使坏上门,那他必定是一点心理障碍都不带有的,可真让他上门求这么个人吧,胤禟就觉得浑身别扭,还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反正此时还没到下衙的时辰,去了估计也是等着,那不是更别扭,胤禟索性带着胤誐找了家酒家坐了进去。

  他看天色还早,还叫下人出城去了醉福楼,带几条炉肉和烤鸭回来。

  等拖到了不好再拖的时辰,两人这才往雍亲王府而去。

  胤禛不是很热情的招待了他们,尤其是在看到了二人带来的炉肉的时候,他就不明白了,这俩弟弟怎么就对他的思思这么上心!

  胤禛不太情愿的让苏培盛将九十的心意给思思送去,苏培盛走后,书房里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还是等苏培盛回来后,才打破了书房中的这份无人开口的尴尬。

  苏培盛对三人行过礼后,方才说道,“九爷、十爷送来的炉肉,林主子很喜欢,她不便见客,让奴才代为谢过九爷十爷的心意,还特意吩咐膳房,准备了一桌子的好酒好菜,请九爷、十爷务必留在府中,好好用顿晚膳。”后面这些话,苏培盛是越说脑袋埋得越低。

  胤禛的脸是臭的,但也不好不给思思面子,只能直接低气压的对着二人开启了好哥哥模式,让离开了上书房多年的二人,再度体会了一把被当堂抽查功课的抓马情绪。

  当然,胤禛考教二人的功课,是比较偏实际的,比如训胤禟就是空有个灵活的脑袋,却成天想着歪门邪道,不用在正地方,说胤誐就是有把子力气,整天就知道跟在老九后面走街串巷,你九哥要是需要打手还差了你一个?!

  总结就是,你俩这么混着,想混到什么时候?对于差事有什么打算没有?

  第278章

  九十被胤禛给训得跟三孙子似的, 偏还没法反驳,因为在外人看来, 他们确实是两个身上没差事,说难听点就是游手好闲的皇子,虽然他们自己不这么觉得,俩人,准确的说是胤禟,始终觉得他们是在跟着八哥干大事。

  可这话他也不能往外说啊!尤其是在四哥面前,难道他要说他们也没闲着,每天都忙着对付你么?!他脑子又没坏掉!虽然这事儿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

  而且,今天上门是为了小四嫂写得那本《寒门贵子》, 虽然磨到了现在, 胤禟对《寒门贵子》的好奇心已经没剩下多少了, 但一来他在老十三那里是放了硬话出来的, 要是没讨到四哥的准话,那他多没面子啊, 二来嘛,他人都进了雍亲王府了, 四哥的训也挨了, 要是就这么走了, 那他多亏啊!

  至于老十,他就比较皮实了,可能是从小到大挨训都挨出经验来了,对于胤禛的训斥他基本没怎么过心,反正他跟着九哥开心, 那就这么着呗, 倒是有一点被四哥给说到心里了, 他这一身好把式,还真想有个用武之地,可就是没有机会他能怎么招呢!哎!算了算了,想这些也没用!

  将两个不省心的弟弟教训了一番,胤禛心里的火气也是消得差不多了,见俩人难得有些蔫头耷脑的样子,倒是对他们升起了几分兄长情谊。

  胤禛琢磨了一下,直接对胤禟说道,“老九,你不是很喜欢商贾之事么?!既如此,那就来帮我去督办一下台湾之事吧。”以商养民的试点最终被定在了台湾,一来那里属海外之岛,就算折腾不起来,对陆上的影响也不会很大,二来,那里属我朝新收复之地,距今虽也有近三十年之久,但地方之民到底根基尚浅,做些改动也容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女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