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_枫语【完结】(174)

  “就是他们三个!”吴典史也一脸喜色了。“咱们这次,可是抓到大鱼了!”

  秋香、兰芷若、和颜蓁蓁一听吴典史的讲述,也大感惊奇。

  “难怪他们前几天死活不招认,原来他们身上还背着案子呢。”郭县令恍然大悟。

  吴典史又道:“这父子三人,尤其是那个当爹的白金宝,制造银器的技艺非常高深。在太平府那家作坊里,也干了很多年了。但这人心术不正,利用干活的机会,偷偷往银器里掺假,以此克扣真银子获利。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主家发现了他投机倒把的行为,对他进行了重处。白金宝便因此怀恨在心,与两个儿子密谋,于一天夜里纵火,趁机盗窃作坊里的存银。而后逃匿。”

  秋香听到此处,忽然皱起眉头:“吴大人,秋香有一事不解。既然白家父子三人盗走了四千多两银子,完全可以做个富家翁了,为何却又冒险制造假银子呢?”

  吴典史点点头,说道:“秋香姑娘果然心细如发。没错,按照正常人的思维,白家父子三人窃取了那么多银子,足够他们挥霍了。可这三人终究心虚,生怕有朝一日案发,便想逃往海外。”

  “逃往海外?”堂中众人都感诧异。

  吴典史道:“太平府那家银器作坊出产的银器,很多都销往了朝鲜和更远的倭国。白金宝在这家作坊做事多年,深知此事,于是便起了逃往海外的念头。他生怕去海外后钱不够用,便开始暗中制造假银子。说白了,还是利欲动人心啊!”

  (注解:1、朝鲜半岛古称高丽,1388年后称朝鲜。2、明朝初年曾实行海禁政策,至中期时海禁松动。隆庆帝即位后,全面放开海禁。)

  “那……既然白家父子是在一年前盗窃的银子,事发至今已经一年了,咱们大明朝不是对外出行走的百姓盘查极为严格么,为何这白家父子竟然至今才落网呢?他们又是怎么隐匿到现在的?”秋香又提出了一个疑问。

  郭县令接过话解释道:“官府盘查的再严格,也终究有百密一疏之时。说句自揭其短的话,实际上,有些惯犯,很容易就能躲过官府的盘查的。”

  吴典史也点点头:“这白家父子三人本就是工匠,并且,还都会写字。他们伪造了官府的户籍、路引文书和印章,另外编造了身份,这才躲到现在。要不是秋香姑娘出主意,本县得以查破假银案,恐怕一年前太平府的那件案子,就成一桩悬案了。”

  ☆、第176章 意外之喜

  就在吴典史讲述完案情后,秋香忽然低下头,默默想起了事情。

  兰芷若紧挨着秋香而坐,此时见秋香似乎走神,便小声问她:“你在想什么?”

  秋香回过神,对兰芷若回答道:“我在想太平府那家银器作坊的事情。”

  “啊?太平府的银器作坊有什么好想的?”兰芷若有些茫然了。

  秋香抬起头望向吴典史:“吴大人,不知道您对太平府那家银器作坊可有了解?”

  吴典史点点头:“太平府是我的故乡,那家银器作坊,我自然了解。”

  “您能详细说一下这家作坊的情况吗?”秋香忽然对这家银器作坊生出了兴趣,“哦,我就是想知道,这家作坊都出产些什么东西。”

  吴典史虽然对秋香的问题有些感到意外,但他还是向秋香说起了那家银器作坊的情况:“那家银器作坊名为月辉坊,也算百年老店了。月辉坊专做银器,有比较大的器型,诸如礼器、餐具、摆件等;也做一些小巧玲珑的东西,比如首饰和小挂件什么的。月辉坊出产的银器十分精美,据说,英宗皇帝在位时,他们家出产的银器,还曾被点为贡品。可惜,去年白家父子放的一把火,让这家百年老店毁于一旦啊。虽然事后重建了,但好像至今都还没恢复过元气来。”

  秋香一听,眼神顿时亮了:“吴大人,您刚才说,那家月辉坊也做首饰?”

  “对呀!月辉坊做的首饰,虽然都是银首饰,但因为工艺精美,卖价比一般的金首饰都贵。”吴典史说道。

  “那……他们家以前的那些工匠,如今可还都在?”秋香又问。

  吴典史摇了摇头:“三个月以前,我曾回乡省亲。因为月辉坊的纵火案和失窃案曾通报过本县,所以我回乡后还特意到月辉坊去看了一下。如今,月辉坊虽然重建了,但工坊规模却较之以前小了不少。原先的那些工匠,也走的走,散的散。能留下的,也都是些重情重义之人。”

  说完,吴典史又疑惑的问秋香:“秋香姑娘为何对月辉坊如此感兴趣?”

  “哦,是这样的,小女子此去苏州,就是为了跟一家制作首饰的工坊谈生意的。那家工坊正好缺少技艺精湛的工匠,因此,一听吴大人说起月辉坊的事,我便有心多问了几句。”

  “秋香姑娘难道是想寻觅月辉坊流失的那些工匠?”吴典史又问。

  秋香点头道:“正是如此!方才听了吴大人一席话,我打算写封书信去苏州,让我的那位生意伙伴到太平府一趟,兴许能招揽到月辉坊以前的那些工匠。”

  郭县令听到这儿,立刻插言道:“秋香姑娘,如不嫌弃,不如就将写好的信件交给本官。由本官安排差人,将书信带往苏州。”

  “这……小女子多谢郭县令相助!”

  秋香大喜,连忙给吴县令施礼。

  这个时代,虽然朝廷有专门的邮驿,但却只负责传送官方往来公文,普通百姓要想给远方的亲朋带信,只能依托相熟的远行之人。秋香正为此事犯愁呢,郭县令主动帮忙,她求之不得。

  “举手之劳而已,秋香姑娘不必客气!”

  ……

  时已傍晚,郭县令和吴典史邀请秋香、兰芷若、颜蓁蓁三人在县衙用餐。秋香她们稍作推辞后,也便应了下来。

  郭县令和吴典史又请出他们二人的夫人,陪着秋香她们吃了饭。

  等吃过晚饭,天也黑透了。郭县令又给秋香她们安排了客房,就让她们在县衙留宿。这会儿,秋香三人不再推辞了。

  郭县令本意是为秋香三人安排三间客房,但秋香与兰芷若同睡一个房间已然习惯了,便只要了两间客房。颜蓁蓁单独一间,秋香和兰芷若一间。

  洗漱躺下后,秋香和兰芷若说了一会儿话,睡意涌来,两人也便各自入睡了。

  潥水县的县衙,分前中后三进。前院是办公场所,以及牢房、库房等要害所在;中院为公人的生活区,衙役们的宿舍、以及县衙的食堂都设在中院。后院则为官吏们的住宅和接待客人的客房。

  后院的格局与前、中两进院子大为不同。前中两院都是大院子,房舍与房舍之间,鲜有围墙阻隔。但这后院,却是划成了一个个单独的小院。每个小院,就是一位官员的住宅。说穿了,后院就是县衙的家属院。

  明朝的地方官,都是异地为官,尤其是最基层的县一级官员,因为在一县的任期都比较短,所以他们都是住在县衙之中。极少有人在任职之地购置房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