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世文豪_木兰竹【完结+番外】(29)

  余柏林回家之后,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对陈磊寄去书信一封,表示自己不愿再去类似场合。

  他只说自己和赵信等人jiāo好,打入了这群人的圈子,不需要额外结jiāo别人,不如安心读书。

  陈磊见余柏林居然与赵信、卫玉楠成为朋友,觉得的确没必要再去钻营,便奉上自己读书几法,让余柏林权当参考,jīng心做学。

  张岳早就觉得余柏林不需要这些事,自然满心赞同,让余柏林不用东想西想,安心备考即可。

  几月之后,余柏林之名却再次高调起来。

  他所著“识文断字”,终于定稿出版了。

  第32章

  余柏林的书出版之后,如他所预料的一般,在读书人中,引起很qiáng烈的反响。

  其实若余柏林年纪再大些,以他解元和chūn秋经魁的身份,出一本chūn秋集注,没人会说什么。

  谁让他只是个少年郎?

  即使知道学识和年龄没关系——不然为什么余柏林是解元,而那些所谓老儒连进学都进不了?但是人家不乐意承认啊。除了年龄,他们也没其他地方在余柏林面前展现其优越xing了。

  除了年龄,他们也没有其他可以质疑余柏林的地方了。

  若余柏林真在封面上写这是集注,肯定有一群老儒唾骂余柏林,翻来覆去说那竖子狂妄。同样的谩骂骂了无数次,也不嫌弃腻。

  可余柏林只说这是识文断字,读书笔记,治经心得。你总不能说人家解元郎出版一本自己的读书心得都不能出了吧?

  余柏林在文章最前面感叹传下古书籍没有断句,只能凭后人猜测。但因为断句不同,文章含义大不一样,让后人难以窥到先贤真正思想。然后说自己在读书时,用一些标点来断句,感觉不错,很好用,以后他的书籍都会用上这些标点,以免别人误解他书中意思。

  然后他就列出逗号、句号、顿号、引号、问好、感叹号、书名号等等常用标点及其含义,然后写了一篇文来自chuī自擂自己的标点符号有多好用。

  紧接着,他老师也写了一篇文,赞扬这些标点符号有多好用,他已经在用了。

  最后他老师的朋友们也跟着写了几句话说这些标点有多好用。

  看到这里,读书人眼红了。有厉害的老师了不起啊?好吧,的确很了不起。羡慕死了。

  介绍标点之后,余柏林就开始一字一句解读chūn秋,并且每一段解读,都会引用大量文献,并且辩论真伪。

  这里和集注其实内容差不多了,但余柏林只说这是自己读书心得,读书所感,你总不能说人家不能这么想?

  即使你认为余柏林所论证“伪论”是真的,你也不能说余柏林怀疑的不对。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余柏林把这句话弄到第二章节前面,谁能说孟子说得不对?

  余柏林还写了,我这是一家之言,欢迎大家讨论质疑。但质疑要有理有据,别跟我说“这个人是很有名的大学者所以他说的话一定是对的就算你拿出证据来我还是不听不听”。咱是读书人,是理xing的读书人,追星那套别来。

  若连质疑前人都不敢,那如何超越前人?孔夫子一生所愿,就是教出比自己更厉害的学生,将自己学说发扬光大。历史上代代都有圣人现世,比不过孔圣人,那也不能让孔圣人觉得丢脸。

  不想当圣人大儒的读书人不是好的读书人,就像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

  余柏林一本书写得就跟演讲似的,用了许多煽动人心的话语,看得让人热血澎湃,好像只要有心,只要努力,就可以也成为贤人,名垂千古一样。

  为了成为贤人,自然要质疑贤人。只要证据充足,那么去伪存真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社会在发展,我们懂的越来越多,连政治上都改革了这么多次,学说有新的发展也是理所当然。

  你看孔圣人就是提出了和当时社会完全不同的新颖理论。

  你要成圣,肯定不能老是啃着老本吧?

  甭管别人说余柏林如何狂妄(又见狂妄),但余柏林这本书啊,那是卖的脱了销,争相传抄,一时间京城纸贵。所有修习《chūn秋》者,若没看过余柏林的《chūn秋浅谈》,那在和其他读书人jiāo流的时候,基本上说不上话。

  大街小巷读书人的集会中,经常看到书生们手持《chūn秋浅谈》高谈阔论,争辩的脸红脖子粗。

  无论你接受他还是不接受他,你都得先读他,才能跟别人吵。而你读了之后,就不由自主被余柏林理论吸引,被余柏林博闻广识所折服。

  余柏林写这本书下了很大功夫。因为历史走向不一样,古代文献自然也不一样。

  但即使中间发展不同,最初的《chūn秋》还是《chūn秋》。他们那个时代已经解读出来的真义,在这个时代,仍旧是真义。所以余柏林写书,是先定义,再反过来论证。

  他翻阅了大量文献,把张岳书库中所有关于chūn秋的书都翻抄了一遍,封蔚还找人帮他在宫里抄了一份孤本古籍。在结识赵信、卫玉楠之后,这两家的藏书他也没放过。

  从还未考中秀才他就开始准备,到现在,他所抄写的chūn秋相关书籍,已经放满了整整一屋子,被他老师笑为“窃书贼”,可做传家了。

  也亏余柏林记忆力好,不然还得写好长一段时间。

  这一本书余柏林自然给两位老师看过了,陈磊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青已超过我远矣。张岳则高兴的揣着自己学生的书,挨个儿拜访老友,名为求做注,实则炫耀,简直气得人咬牙切齿。

  陈瑞德在看到余柏林的书之后,长叹一声。可惜可惜。

  何振洲则直接挽袖子给张岳花了个黑眼圈。你丫抢了我学生,还来耀武扬威,看我不揍死你!

  何振洲不高兴,何振洲心里委屈。明明是他的弟子,他要扎张岳小人!用鞋底使劲抽!

  何振洲一不高兴,就对着自己儿子咆哮,你也给我写一本书出来!

  何振洲儿子嘴角抽了抽,直接去他娘那里躲着去了。

  嫉妒心发作的老头子真不好惹,还是躲吧。

  余柏林的书获得了比他想象中更大的成功。现在再说起他,人们不会再称呼他为神童,而是大儒。

  只从他这本书中所引用的典籍,就能看出他读了多少书,下了多少功夫。

  所以解元不仅仅是天赋,更是汗水换来的。

  而因为余柏林家境贫寒,这其中许多典籍明摆着是珍本孤本,旁人根本看不到。又有张岳笑称“窃书贼”被传开,然后赵信和卫玉楠等友人符合。于是余柏林“窃书”的笑谈就成为解元郎的传奇故事,流传下来。

  据说余柏林家境苦寒,但记忆力好。他脸皮薄,不好意思借书抄,便去书店、老师、友人家看书并背下,回家默写出来。久而久之,就积攒了一个大书库。最后被老师及友人笑话是“窃书贼”。

  余柏林用背诵“窃书”的故事成为他勤学苦读的代表传奇故事。

  实际上……余柏林脸皮一点也不薄,他就是大咧咧的拿着纸笔去人家家里抄书来着。而皇宫里的珍本,则是封蔚跑去让宫中小吏抄的。

  封蔚在余柏林写完书之后,就跟自己写出来书一样高兴,揣着就去皇宫里,对着他哥炫耀。

  看!这是长青写的书!写的可好了!

  封庭虽早就知道余柏林才华横溢,但也和其他人一样,因为余柏林年龄的缘故,认为余柏林在做学问上,可能还差些火候。

  现在看到余柏林所著书籍,封庭不由叹了口气。他也着了表象,小看了余柏林。

  宫里清理的差不多了,封庭本想让大宝小宝回来。现在他觉得,还是让大宝继续呗余柏林教导,直到他找到符合心意的人教导大宝再说吧。

  封庭手下不是没有厉害的读书人,比如余柏林的老师张岳就是铁杆的皇党。但他手下的人有限,全部都有其他用处,甚至还有缺口。根本没法叫一个人每天按时按点给大宝授课。

  封庭想,或许要等到后年的科举,才能有足够的人才。

  封庭曾急得都想加开恩科了。但想着也就一年时间,自己正好整治一下朝堂,把被先帝外放的人先收拢回来。待chūn试之时,正好录取合乎自己心意之人。

  待那时候,余柏林肯定能考上进士,说不定他就不用想其他人选了。

  至于余柏林是否能考上。封庭表示丝毫不用担心。

  大不了到时候,悄悄把题泄露给余柏林。封庭表示自己人好说话。

  若朝中大臣知道封庭作为皇帝,居然要带头科举舞弊的话,估计要挨个儿排队撞死在宫门前。

  封庭有如此荒诞的想法,可见他和封蔚的确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

  敦郡王自重新入朝担任实职之后,就往余柏林这边跑的勤。

  他每日刻苦的锻炼,想早日把曾经丢下的找回来。有时间坚持不住,就跑到封蔚府中,看看可爱的大宝小宝,瞬间就能满血复活。

  因为敦郡王是自家人,封蔚在和封庭商议之后,就没瞒着他自己府邸和余柏林所住小院子连通之事。

  于是敦郡王第一次登门的时候,在王府总管的带领下,穿越重重走廊,来到内院外墙,敲了三下墙壁,喊了一句口令,惊悚的看见墙缓缓打开,封蔚正顶着小宝,在院子里疯跑。

  就像个傻子一样。敦郡王心想。

  然后敦郡王就看见余柏林气冲冲的出来,一把将小宝抢到怀里,然后一脚把封蔚踹了个大马哈。

  真是解气。敦郡王心想。

  “郡王爷……”余柏林刚把封蔚踹翻在地,一抬头就看见目瞪口呆的敦郡王。

  “咳咳,你继续,无视我就好。”敦郡王微笑。

  哎哟,果然他想的没错,余柏林肯定是皇上和封蔚的亲兄弟!

  余柏林抱着小宝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会有外人出现在自己家里?都不通报一声吗?

  “你来了啊。”封蔚利索的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你可别跟外人说,就我和我哥知道。”

  原来是通报了的吗?余柏林好想再踹封蔚一脚!

  “知道知道。”敦郡王忙点头。不就是不能认祖归宗的亲兄弟嘛!我嘴风可严了!

  被两兄弟如此信任,连这种宫廷秘闻都能让他知道,敦郡王很感动,他的心中充满着忠君爱国的热血!

  “见过王爷。”余柏林叹口气,给敦郡王行礼。

  可小宝抱着他脖子不放,怎么也扯不下来,他只能抱着小宝对着敦郡王苦哈哈的鞠了一躬。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木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