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超级能源强国_志鸟村【完结】(662)

  詹志芳这才明白,苏城是在要挟他,他冷声道:“看起来,苏董说什么50%股份的事,都是在调侃老头儿我了?”

  “詹总要是愿意签约,我们自然可以继续谈,但您把大华船业的好处占尽了,总不能把我的大华实业也吞进去吧?”苏城说着转头解释道:“不怕大家笑话,大华实业获取LNG船的办法,就是撒订单,我们准备用数亿美元,购入3艘以上的LNG船,并约定其中的一艘或两艘,在中国制造,同时转让技术。虽然还没有谈合同,但这三艘船恐怕要比正常的3艘船贵不少了,这笔钱,难道也让大华实业出了?”

  用订单换技术,是90年代中国技术引进的常态方法,也是国际上的通行方法。詹志芳对此说不出话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再无耻也说不出让大华实业免费提供LNG船技术的事,何况,这技术至今没到手呢。

  旁人自然早就听明白了,乐呵呵的在旁看着。

  其实,如果最开始的时候,苏城就采取这种逼迫手段,结果虽然是相同的,众人的观感却是不同的。在詹志芳露出丑陋吃相以前,中船身为国企中的一员,看着它被一家私企噎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众人觉得舒服。

  至于现在,大家却有些乐见其成了。

  毕竟,除了中船以外,其他公司的利益是不受影响的。在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人性总是支持弱小的一方。

  詹志芳仍然没有察觉到苏城真正的目的,以为他只是想用多几亿美元的投资将自己逼走,不禁暗暗一笑,明面上愤然道:“苏董如此反复,看来是没有合作的诚意了。毛主任,丁主任,你们看看这事,还需要说明吗?”

  毛主任打了个哈哈,道:“双方意见不统一,我们是早有预料的嘛,否则开什么说明会。这样吧,苏董购入的LNG船,准备用在哪里?是否能与中船集团合作?”

  苏城抬了一下头,道:“其实不是我们购入,而是由台湾的长荣集团购入,但我们分担一部分的资金。长荣集团获得了大华每年数千万元的天然气订单,一直有购入液化天然气船的需求,这算是以前的积累吧。”

  他的意思,自然是不能让中船占便宜了。

  毛主任呵呵一笑,问道:“这样的话,中船是否能独立购入一艘LNG船?”

  詹志芳则立刻看向紧挨着他坐的远洋集团副总赵利民。中船是造船公司,可没有运输任务。

  赵利民却是一脸的苦色,低着头没吭声。LNG船运输的是液化天然气,那就涉及到中石油和中石化了,他可不敢豁然答应,万一人家不同意怎么办。

  詹志芳一看,没戏了。

  他也不想买LNG船啊。上亿美元的大家伙,买来做什么?

  会议开始进入垃圾时间,詹志芳左顾而言他,赵利民更是不会吭声。

  就在大家无聊的时候,詹志芳的呼机突然震动了。

  他拿起来一看,登时满脸怒色。

  赵利民伸头过去,只见上面写着:“大华实业以5倍高薪挖人!”

  一瞬间,赵利民还有点幸灾乐祸,然后,他的呼机也震动起来。

  第三百九十七章 ……应对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城,高薪挖人这种事情,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90年代的中国不像是后世,私企的薪水往往大大高于政府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在1992年,内地的处级干部也不一定能拿到500元月薪的时候,深圳的私企已经开出了1500元的薪水。

  外资就更厉害了,他们的薪水在很早以前,就达到了普通公务员的十倍以上。外企的传说也是在90年代初奠定的,那些初来中国的外资企业多是有名有号的大公司,稳定的福利和超高的奖金激励,令白领金领成为了全社会羡慕的对象。

  90年代的下海潮,就是在此背景下发生的。和80年代的下海潮不同,90年代自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停薪留职的人们,并不一定会去做生意,还有很大一部人,是选择了去私企上班。

  这在20年后,显的有些不可思议,大学生们削尖了脑袋考公务员进国企,怎么会有人抛弃编制跑去私企?

  其实,如果将私企的平均薪水提高2倍,把公务员的薪水降低2倍,大家的选择就会再次出现变化了。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深究起来,90年代自政府部门停薪留职的公务员,多是在非权力部门的普通工作人员,手握重权,有私人司机和专车的领导,全是私营企业主巴结的对象,自然不会傻乎乎的搞什么停薪留职。自企业停薪留职的员工也以地方国企为主,央企的福利和待遇远超下面的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也要弱的多。

  不过,流动性再弱,终究是要流动的。

  詹志芳细细思量,五倍的薪水,差不多是要2000元了。中船重工下属十几个船厂,要说没有人动心?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最让詹志芳揪心的是,中船内部吃的是大锅饭。水平最好的师傅比水平最差的师父,薪水差不了两百块,就这样,还曾经闹出过乱子来。

  大华实业是私企,薪水的灵活性是很高的。他们要是给普通工人开五倍的高薪,那给技术最好的工人会开多少?

  詹志芳虽然久不在工厂一线了,但他心里明白,别看一个工厂的车间有百十号人,往往就靠着一两个人撑着。诸如机装车间,电装车间,那一两个人今天请假了,大家就只能做杂货了,流水线是想流都流不起来的。依靠人工弥补机器效率的中国工厂非常多,除非无视良品率,否则总有少不了的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