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长女_平仄客【完结+番外】(436)

  九月初一,很快就到来了。沈则敬依然骑着碧云骢,身后跟随着彭瑾、沈则思等人,还有十五万士兵,声势浩dàng地离开西宁道。

  在沈则敬离开的时候,西宁道的官员,都自发齐聚昆州,为沈则敬送行。

  这些官员虔诚地希望,沈则敬此行一切顺利。在他们决意追随沈则敬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沈则敬完成“清君侧”之任,保住西宁道的和平,他们才能保存。

  除了官员之外,为沈则敬送行的,还有昆州杨、张两家,还有文镇药市行行会的八大药商,并西宁道各大商家。

  沈则敬保住了西宁道,就等于保住了西宁道商家的根基。如果西燕占据了西宁道,烧杀抢掠定免不了,人人逃命都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有商家的存在?

  如今大永四处疮痍,陇右道动乱、河内道有大灾、京兆有震动,只有西宁道这里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说到底,都是因为有沈则敬在坐镇。

  杨老爷子甚至眼眶湿湿,目送沈则敬等人离去之后,还抹了一把老泪。他的儿子杨步云,也跟着沈则敬离开。杨老爷子对杨步云决定,感到无比欣慰。

  沈则敬起兵,杨家因为矿藏一事,早就和沈家密不可分。杨步云跟随沈则敬,他日沈家有大造化,也是杨步云、杨家之福了。

  要想有大利润,必先付出成本,这是商人杨老爷子的算盘。起兵造反,就是一盘大生意啊。

  除了官员商人之外,西宁道的百姓,也来为沈则敬送行,甚至有很多百姓,带来了家中的地瓜等食物,送给了西宁卫的士兵,以表达他们的心意。

  这些朴素的感恩,令沈则敬震动不已。他这一次,带着西宁卫士兵离开,对于朝廷来说,是大逆不道之举;可是在这些西宁道百姓的心目中,他们此去是为了诛jian臣、谋太平的,是为民之行。

  见到这种送行的盛况,俞正道抚着白胡子,心中颇为感叹。沈家起兵,乃民心所向,此乃大道所在。

  想到父亲俞谨之临终所言,俞正道心中再一次坚定:必定穷尽一生所学,辅助沈则敬,为天下万民开太平!

  西宁道这里,有沈则儒和卢智胜镇守,又有沈则远和杨家合力,没有什么要担忧的。所以沈则敬挺直了背,没有回望一眼。

  沈则思和彭瑾等人,还有十五万西宁卫士兵,也都一样。他们挺直背紧抿唇,只直直向前,身后扬起的沙土,昭示着他们的力量和决心。

  这样的主官将领,这样的士兵,有一种锐不可挡的气势,看得送行的百姓,几乎不敢直视。

  “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在风中飘扬。这个旗号的旁边,还有另外一面旗帜,上面一个“沈”字,也随风飞扬。

  沈则敬带着十五士兵,走的,是沈家开辟出来的商路。这一条商路,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却颇为隐秘。

  就算朝廷知道有这条西宁商路的存在,也很难准确找到这商路的位置。沈家在开辟这条商路的时候,中途设置了许多关卡,还有不少奇巧的机关,譬如迷踪阵法、五行阵法等。

  贸然闯入,恐怕没能节省时间,还随时会丧命。袁焕和岭南卫士兵,是在沈则学的带领下,才能顺利通过。

  顺着这条商路,从西宁道到岭南道,若紧急行军,三天时间就可以了。沈则敬带着西宁卫士兵,并不赶时,志在让士兵养jīng蓄锐,行军颇慢。

  当他们到达岭南道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初八。九月初八,是重阳的前一天,过节的隆重气氛满城都是,岭南家家户户cha艾登高,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沈则敬起兵,岭南观察使朱敦实响应,岭南卫大将军袁焕支持。从这方面来说,西宁道和岭南道连成一线,这两道乃是荣rǔ与共生死相存的关系。

  沈则敬带着西宁卫十万士兵前来,对于岭南道官场来说,是来了大助力。就算朝廷有什么旨意前来,岭南道也有了足够的底气。

  至于普通百姓们,完全没有感受到紧张的气氛。早前,就算西燕三十万敌军入侵,对岭南道有压迫之势,岭南道的百姓也没有害怕过。

  非是他们乐天知命了无忧,而是岭南道的官员太给力了。有岭南道观察使朱敦实坐镇,稳定局势平抑粮价,有岭南卫大将军袁焕守家护道,他们真的不担忧的。

  先前,传出岭南卫大将军袁焕被罢职、召回京兆问罪的消息,岭南道的百姓都充满忧虑,甚至有人涕泣,拒绝相信这个消息。

  毕竟,好的官员将领,太难得了。

  袁焕驻守岭南道期间,他带领的士兵,从没侵民扰民之举,虽然岭南卫士兵富得流油,却不是搜括百姓所得。

  京兆朝堂常认为百姓可愚,但是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哪些是好官,哪些是恶吏,他们都很清楚。

  随后,传出袁焕被夺职问罪,乃是朝中jian佞所为。皇上被外戚左氏所蒙蔽,被囚于紫宸殿,身不由己,才会有此种陷害忠臣良将之举。

  虽然有传言谓皇上身不由己,但是对于景兴帝的昏庸,岭南道百姓也有所闻。献俘礼的事qíng、北疆的事qíng、国子监的事qíng,若不是皇上昏庸,左家又怎么能专权?

  当沈则敬举起“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岭南道的官员和百姓,反而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qíng。

  就是在这样的民qíng中,沈则敬带着十五万西宁卫士兵来到了岭南道。

  这十五万士兵,由彭瑾和沈则思带领,驻扎在南岭;与驻扎在cháo汕的岭南卫,一北一东,布防着岭南道。

  沈则敬尚未来得及感受与亲人重逢的喜悦,一个沉痛的消息就送来了岭南道。大永朝廷,已经作出表态应对了!

  这个表态,让沈则敬和沈华善等人伤心不已。

  第五百一十六章株连

  当沈则敬来到岭南道的时候,距离他起兵的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

  沉痛的消息,来自江南道,由胡氏安和堂送来。胡氏急信中,只要寥寥数语:吴越沈氏子弟,皆以谋反被定罪;一同株连的,还有沈家姻亲故旧。

  沈家的姻亲故旧,当然是指溪山俞氏、江南胡氏,还包括沈则敬老师叶正纯所在的江南叶氏。

  被定罪被株连,到底是怎样一种qíng况?谋逆大罪会有什么下场,沈则敬十分清楚。当年,昆州李氏因望君归被定下谋反之罪,就是由沈则敬办的,夷三族,都是从轻发落。

  在接到胡氏传信之后,沈则敬心头一痛,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推测。最坏的结果,就是与沈家相关的这些人,全部被杀。

  沈家祖籍江南,将近百年的繁衍生息,姻亲故旧不能遍布江南道,也极多。在起兵之前,沈家的大部分族人子弟都迁出了江南道,俞氏、胡氏、叶氏也是如此。

  各族中主要力量都已经离开江南道,但是这毕竟不是迁族,况且为了隐秘,族中怎么都要有人留下。

  譬如溪山俞氏就有不少人留了下来,沈俞氏的母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开溪山的,俞正时等人也在溪山尽孝。

  这些人,如今都不在了吗?

  这样的结果,沈则敬之前已有所料,可是却不可避免,可是它真正到来之时,他依然悲伤不已。

  随后,更详细的qíng况,被送至岭南道曲江边上。这详细的qíng况,多少抚慰了沈则敬等人悲痛的心qíng。

  皆因,事qíng的结果虽然很坏,却还没到最坏的那一步。

  沈家及其姻亲,虽然被定罪被关押,却没有即时被杀害。朝廷没有即时杀掉这些人,当然是有原因的。

  这原因,远在岭南道的沈家人当然也清楚。朝廷这么做,不是宅心仁厚,而是为了将来局势考虑,留着这些人,不管是用作人质还是为了什么,总还是有用的。

  事实上,江南道的qíng况,比沈则敬等人所知道的,还要动dàng激烈。

  沈家嫡系旁支的子弟,在沈则敬起兵的时候,就立刻被江南道的官员控制起来了;随后,胡氏安和堂所有商号被查封;叶正纯义一脉的人也被入了狱。

  其中,溪山俞氏的qíng况最让人感叹。

  溪山俞氏是江南文脉所在,在江南文官、读书人心目中的位置自然是非同一般,乃是他们崇敬追慕的对象。

  不特溪山俞氏的子弟成为江南文脉的代表,就连湘湖边的一景一宅,也都是江南文脉的表征。

  当两千江南卫的士兵,遵朝廷令前去围困溪山俞氏,打算将俞氏子弟都入狱问罪时,令人惊异的一幕出现了。

  江南一地的文官士子,包括杭州刺史梅百川都齐集在湘湖,反对江南卫士兵将俞氏子弟带走。

  这些官员都知道,倘若俞氏子弟被带走问罪,会遭遇什么。狱中那些令人闻而色变的酷刑,这些世代读书的俞氏子弟,哪里会经受得住?

  倘若俞氏子弟有折,那么江南道文脉必定有损。他们齐聚在此保护溪山俞氏,实则就是保护江南文根,保护大永的文脉。

  江南道的文官,的确手无缚jī之力,但是江南道读书人多啊。文官士子就不用说了,普通百姓,也是耕读之家,也奉溪山俞氏为先生的,更何况,这些官员身后也还带着各州各县的守兵啊。

  虽然战斗力,不能和江南卫士兵相比,但是他们以守护的姿态,密密麻麻地站在湘湖边。这样的气势场面,也不容江南卫士兵小觑。

  江南卫士兵可以不顾阻挡冲进俞宅,可是众怒难犯,接下来局面怎么收拾?

  是以诡异地,江南道的文官和江南卫士兵,在湘湖这里形成了对峙之势。

  双方就这样僵持着,等待着江南道观察使王备和江南卫大将军于鸿图的到来。

  终于,这两位大佬从南京城匆匆赶到了湘湖边,看到双方对峙的状况,王备和于鸿图觉得头都大。

  沈则敬起兵谋反,朝廷有旨意问罪与沈家的一gān人等,江南卫士兵遵旨行事,这是法理当然之举。怎么到了溪山俞氏这里,就变成了这样的局面?

  “禀告两位大人,溪山俞氏世代不出仕,只一心求学传道,这就说明俞氏一概不理政事,远离朝政。俞氏是沈家姻亲,此乃不可更改之事,但沈则敬谋反,俞氏定不知qíng。不知者无罪,请两位大人看在三明堂的份上,切勿为难俞氏。”

  杭州刺史梅百川这样说道。三明堂为江南的文道做了多少努力,提起三明堂,是江南人都知道的。谋反有株连之罪,梅百川不是不知道,可是……可是……

  不知者不罪,不是吗?

  梅百川的话语一下,紧围在他身边的江南道文官,都异口同声地说道:“不知者不罪!”

  原本稍微平静的湘湖边,再一次躁动起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女强文 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