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颜氏女_细竹【完结+番外】(18)

  “不急,奴婢先把菜摆了,等映月换了衣裳来伺候姑娘用饭,奴婢再去换。”

  四菜一汤,颜秉初瞅了瞅,都是些素菜,汤是火腿鲜笋汤。

  缀幽道:“菜是夫人特意嘱咐厨房的,姑娘手上还有伤,只能吃些清淡的,姑娘家的手留疤太不好看了。”

  颜秉初点点头,一时映月进了屋来,缀幽便回屋换衣裳了。

  ***

  千里之外,京都洛阳。

  难得的雨天。大雨如注,倾泻在地上,溅起朵朵雨花。城中长街上人迹寥寥。洛阳城外,漫天雨幕中,三骑快马向城中奔来。当先马上之人穿着蓑衣,带着雨帽,帽檐压得低低的。

  这人在燕国公府前下了马,丢了缰绳,拍了拍府门。守门的王安开了门,一见来人惊呼一声。

  “世子爷回来了”一旁已有小厮立刻往府里报信去了。

  谢诩将手中的马鞭扔给他,问道:“国公爷在不在府里?”

  王安答道:“一早就出去了,中午也没回来。”

  谢诩点点头,自己大步向府里走去。福宝和福安在身后卸着行礼。

  老太君和国公夫人宋氏早遣了丫鬟撑着伞在二门等着。碧凡一见谢诩,连忙上前帮他打着伞,一旁的迎彤便上前接谢诩接下的蓑衣。

  谢诩将蓑衣递给她,一把拿过她手上的伞道:“你们二人合打一把。”说着径自朝宁善堂走去。

  只留下两个丫鬟原地面面相觑。

  宁善堂内,谢太君和宋夫人都有些坐不住,不住地扭头朝外看。谢诩这一出京,出了四月有余,早晚看不见他来请安,老太君感觉心里都空旷旷地没个着落,刚刚和过来看她的媳妇闲聊着,听见帘外有人报世子回来了,这心一下子落到实处,忙忙遣了身边大丫头迎彤去接,宋氏也让跟着的碧凡一块去了。

  这会儿,老太君不住地念叨着:“怎么还没到?”

  宋夫人心里也急,面上却笑着安慰老太太:“这才一会儿呢,雨天走得慢些……”

  话未说完,帘子一把被掀开,随着小丫头“世子来了”的回禀声中,跨进来一个人。

  老太君一下子站起来,急急忙忙上前,一把搂住正要下拜的谢诩“心儿肝儿”地叫着。

  第二十章 做针线

  谢诩颇为尴尬地被老太君抱在怀里。他轻轻地拍了拍老太君道:“奶奶,孙儿回来了。身上有些湿,别弄脏了奶奶的衣服。”

  老太君松开他,闻言道:“不妨事。”又连连擦着眼角的泪道:“回来好,回来好。”

  谢诩又向站在一旁神qíng激动的宋夫人磕下头去,被宋夫人一把拉住,满脸喜意地仔细打量着他。

  “高了些,也瘦了些。”宋夫人哽咽着。

  老太君口中称是,一迭连声地吩咐厨房做些谢诩爱吃的菜好好给他补补。

  谢诩笑盈盈地任由祖母和母亲打量着,问什么答什么,又向她们细细讲述出京一路上的风qíng事故。

  到了晚间,燕国公谢毅回府,召了谢诩在外书房说话。

  “你一个人回的京?”

  “公主队伍走到宛城。儿子先赶回来,避免和公主一同进京,造成风言风语。”

  燕国公点点头,又问了几句,便摆手让他退了,早点休息。

  谢诩回了自己的院子,福平早垂着手在院门口候着了,他上前问了安。

  谢诩笑道:“可见着你弟弟了?”原来这福平是谢诩身边第一得用的小厮,今年刚进府的福宝却是他的弟弟,谢诩年后就带着福宝出了京,留下福平看着院子。

  福平满脸笑容的弯下腰,恭敬的答道:“见着了,托世子的福,长高了不少,看着也懂事些了。”

  说着撩起帘子,让谢诩进了屋。

  谢诩在桌前坐下,屋里的大丫鬟映平替他倒了一杯热茶。福平便立在一边向他回禀出京四个月京里的动静。

  “……走后没多久三皇子被封了泰王,因还在国子监念着书,那位便让在京城开了府邸,暂不去封地……御史台陈大人弹劾柱国公纵子当街行凶,家风不严……”

  “你明日去街市上看看有没有好看的盒子。”

  “盒子?”福平以为自己听错了。

  “嗯。”谢诩不再多言,摆摆手让他退下。

  福平只得满腹疑惑地告了退。

  映平打了热水来,低头蹲在世子身边准备伺候着烫脚,半晌不见世子有动静,抬头却见世子静静地捏着手里一对银花出神,眼角眉梢都带着温和的笑意,不禁愕然。

  ***

  一大早,颜秉初就带着默写的二十遍家训去向徐氏请安。

  徐氏今天有些起迟了。颜秉初便进了里屋,坐在一边看着周嬷嬷给徐氏梳头。

  颜秉初艳羡地看着徐氏一头浓密的黑发,道:“娘的头发真好看。”

  周嬷嬷看了看颜秉初,笑道:“姑娘的头发倒没随了夫人。”

  徐氏伸手招了颜秉初近前来,摸了摸她的发辫也笑道:“都说女儿肖父,初儿的头发随了老爷,倒是又细又软的。”

  周嬷嬷将玉梳轻轻cha入徐氏盘好的发髻。

  “头发细软的人脾气都好,我们姑娘一看就是好脾气的。”

  颜秉初也笑。

  徐氏突然想起来周嬷嬷说的事,便同颜秉初道:“从今天之后,你就上半天学,下午的时间就空出来。”

  见颜秉初不解地望向她,徐氏顿了顿道:“娘替你请了一位针线师傅,功夫很好,你年纪也大了,也该学学针线了。”

  做针线?她都忘了是古代女子的必修课。她都七岁了,比起从会走动就开始拈针线的闺秀们来说确实是晚了。

  “是从今天就开始学么?”

  “那位师傅还没有到。”徐氏看着女儿有些稚气的小脸,慢慢说道“娘想着,你的奶嬷嬷被遣到庄子上去了,屋里还缺个嬷嬷,以后那位针线师傅就当你屋里的管事嬷嬷好不好?”

  颜秉初点点头。

  从临安府到福州走了不到一星期,来得也太快了些。颜秉初一面偷偷抬眼打量那个做得一手好针线的林嬷嬷,一边内心有点感伤地想,从今天开始就得过捻针搭线的日子了。

  林嬷嬷是个三四十岁的妇人,满头黑发用一支银簪子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露出有些宽的额头,一双眼睛眼睛大大的,大约是做多了针线的缘故,看人不自觉会微微眯着,倒显得她有些和善。

  徐氏拉过颜秉初“还不见过林嬷嬷。”

  颜秉初乖顺地福了福,唤了声“林嬷嬷”。

  林嬷嬷口里说道:“承姑娘的礼了”微微欠了欠身。

  徐氏感慨万分地拉着颜秉初的手道:“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还望林嬷嬷辛苦些,多多照看着。”

  回到疏柳居,缀幽带着几个丫头与林嬷嬷见了,又是一阵子互相介绍的话。

  吃了午饭,颜秉初便乖乖坐在椅子上看着林嬷嬷。林嬷嬷见小姑娘微微严肃着一张小脸,一本正经地坐在凳子上,一双白嫩的小手规规矩矩地搁在腿上,黑亮的杏眼眨也不眨地看着自己,眼睛里微不可见地闪过一丝笑意,冲她点点头道:“姑娘沿着院子回廊走一圈,再去睡两刻钟。时辰到了,嬷嬷唤你。”

  原来还讲究养生之道啊颜秉初有些惊讶,仍是乖乖跳下椅子,依着林嬷嬷的话走廊子去了。

  果然,当颜秉初慢慢要滑向梦境深处时,被林嬷嬷唤醒了。缀幽伺候着净了面,通了头。

  东厢里屋,颜秉初一下chuáng就看见了榻上满是徐氏中午遣人送来的大小花绷子,各色的绣线,专用的翘头剪子、刀子、银针,还有一副绣架。颜秉初满眼惊讶地翻看着,心里有了些微的激动。

  林嬷嬷在一旁也不说话,只看着小姑娘把东西尽看了一遍,才缓缓道:“姑娘虽说不靠着绣活儿吃饭,但也得有副好手艺,将来说人家也有底气,婆家也会看重。”

  颜秉初听得满头黑线,见林嬷嬷神色认真地看着她,还是使劲儿点了几下头。

  林嬷嬷方满意地笑了笑,拉过小姑娘的手,仔细打量着。

  “做绣活的,最重要的就是一双手,手心不可粗糙,手指要纤细灵活。”颜秉初的小手白嫩柔滑,五个指甲剪得秃秃的,手背上还有五个小ròu窝。“姑娘的小手指甲要留留长,分线的时候才便宜。”

  颜秉初一一答应记下了。

  林嬷嬷便让她开始学分线,先将一股绣线慢慢分成两股。颜秉初听话地坐到一边练习分线。

  只一会儿,颜秉初便觉得有些累了。她以为分线很简单,只捏着两头左右一分就好了,谁知她分断了好几根丝线。

  “分线的时候要掌握好力度,先慢慢地,要轻柔。”林嬷嬷在一旁盯着她。

  “嬷嬷,直接绣不成吗?我看那线没有多粗啊?”颜秉初放下丝线,捏了捏有点酸的肩膀。

  林嬷嬷正色道:“针绣的绣线越细越能绣出神韵。有时候还需将一股丝线分成十六股,称之为绒,用绒止一二丝,绣出来的风景就会有远近之分,花鸟鱼虫才会有bī真之态。”

  十六股颜秉初伤感地看着手中的丝线,分成两股她就有些头疼了。

  林嬷嬷摸摸她的脑袋,柔声道:“嬷嬷知道姑娘聪明的很,可是这针线活那,不是光靠聪明就行,是要花功夫的。姑娘也莫急,天天练,日子久了,姑娘就练出来了。”

  颜秉初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约莫又练了一个时辰的分线,颜秉初已能很速度快而熟练地分成三股丝了。林嬷嬷第一次露出明媚的笑意,一双大眼睛不住地从那三股丝再看到颜秉初。

  “嬷嬷就说姑娘聪明,这不到一个下午呢,就能分成三股了,比嬷嬷当年qiáng多了”

  林嬷嬷收起了针线,将那三股丝仔细地绕在在一块碎布头上,笑道:“嬷嬷要拿给夫人和你周嬷嬷看看,我们姑娘这么聪明,这线分得真好”

  颜秉初揪着手“嘿嘿”地笑着,被夸得很高兴。缀幽在一旁瞅着她直笑。

  接着一直到吃晚饭前,林嬷嬷一直教颜秉初如何打样,嘱咐每日必须练一个时辰的字,空了就要学画画。

  “这可都是做绣活的基本功”

  疏柳居有了林嬷嬷,颜秉初的日子开始有规律起来,每日早起去徐氏院子请了安,就同颜秉君去上学,中午吃了饭,沿着廊子走两圈,睡上两刻钟——林嬷嬷不准她多睡,无论怎么赖皮都得起来。下午就跟着林嬷嬷做针线,练字和画画。晚上不准做针线,林嬷嬷怕她伤了眼睛,便在灯下看上一会儿闲书,很快就困了,缀幽便哄着上chuáng睡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