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说纨绔不读书_五军【完结】(230)

  “嗯”

  “因为那块香墨。”谢兰庭似乎已经有所猜测,低声道,“给你写信时,正巧有人送来一块香墨,说是里面有齐府的意可香。我记得你说过意可香原是宜爱香,适合表情会意,因此特意换了这个……”

  齐鸢不妨他如此直白地说出用墨意图,饶是心里正气着,也忍不住脸面发烫,目光一闪,转开脸看向了别处。

  “意可香是冬香,这添了意可香的香墨也是今年才做的,要十月底才开始卖。现在连扬州城里都难买到,更何况西南各府。”齐鸢想到昨天自己嗅到熟悉的香气时的震惊,语气黯淡下来,“谢大人押送粮草去崖川,走了一个多月还能用上最新的香墨,令在下佩服。”

  “我最初的确奉旨押送粮草。只是后来又接到了圣旨,说西川王有意合谈,押粮一事暂时押后。”谢兰庭道。

  齐鸢一愣:“那粮草呢?“

  谢兰庭摇头道:“哪来的粮草?朝廷拨不出银子,所谓押粮不过是一路走一路征罢了。现在北方大旱,只能从富庶之地强征一些。到现在总共不过是几万石而已。”

  齐鸢怔了怔,突然想到了城外的那些流民。说是十万流民围了扬州城,可那些流民分明是有东西吃的。

  “你征来的粮食呢?”齐鸢问。

  果然,谢兰庭道:“流民围困扬州,差点酿下大乱,那些粮草自然是拿来接济灾民,为扬州解围了。”

  齐鸢愣住,过了会儿不禁失笑:“这流民和粮草出现的时机倒是好巧。”

  流民肯定会有,但扬州城外看似懒散,实则训练有素的那些,绝不会是普通受灾的老百姓。

  齐鸢心里早有了大胆猜想——假如有人借押粮之事征来粮草,再啸聚灾民,蓄意造反,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天下一乱,受苦的终究是老百姓。而自己作为朝廷的应试举子,如果知道了有人要反,又该如何面对?

  齐鸢沉默下去,随即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谢兰庭若是有反意,灾民或许只是个引子。他差点忘了,数月之前,江浙的海防水兵全被谢兰庭插手整过!

  彼时他还诧异,海防江防的官员中不少是二皇子党,谢兰庭竟然不惧二皇子的势力一视同仁,整顿水兵,重算粮饷……他只当谢兰庭是如兰公子,一身侠义,哪能猜到这人是在暗度陈仓,筹谋当个反贼头子!

  第104章

  如果真是如此, 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可是无论在江浙海防中插手搅局,还是金陵灭匪时在边防卫所中来去自如, 谢兰庭的背后怕是不只有蔡贤的支持。

  这股势力暗藏在朝廷风波之下, 如今既已经到了啸聚灾民这一步,究竟如何,恐怕也不是谢兰庭自己能决定的的事情了。

  自己想到了又如何, 要靠三寸不烂之舌能阻他大业?

  到时候他听又怎样, 不听又怎样?

  齐鸢久久不语。

  他万万没想到,当初在金陵回扬州的船上, 自己试探谢兰庭, 问他希望自己以后如何选择时, 谢兰庭的回答竟然已经揭示了一切。

  ——“选我。”

  夜风簌簌, 齐鸢伫立良久, 才低声道:“你当日辞别后,齐老爷找到我,问我有没有留意过你剑上的素纱, 他说那素纱跟唐将军的遗物看着十分相像。而他冒险保留唐将军的遗物,为的便是有朝一日, 能将东西还给唐家后人。”

  那天的齐鸢内心极为震惊,恨不得自己能快马加鞭追上谢兰庭,生怕他错过。

  “若是没猜错的话,你跟唐将军关系匪浅,你早已知情, 对吗?你对齐府如此了解,并非是因为我才注意到他们, 而是你早就清楚齐家的底细, 一直在暗中照顾。我每次有什么事情, 收了谁的信,你都能消息灵通,是在齐府安排了人手吧?”齐鸢淡淡道,“能做你耳目的,要么功夫高强,要么为人机灵。是孙大奎,还是常永?”

  谢兰庭默了默,果然道:“常永。”

  齐鸢:“那逢舟兄被害一事你早就知情?”

  谢兰庭摇头。

  “常永在齐府只为关键时刻保齐方祖一命。至于齐府其他人,实难兼顾。小纨绔的事情,我也是到扬州后才知道的。”他说完一顿,似乎有些懊恼:“我来之前想过你今晚会问什么,但没料到你能善察善思到这一步。今夜原本有好消息告诉你,如此一来,我反而不好开口了。”

  他语意含糊,似乎对接下来的话题十分犹豫。

  “你刚刚骂我无心,其实我倒是想这样。无心之人才能摆脱凡心凡情,不至于连夜到此就为问个明白。”

  齐鸢微怔,又听他道“:“六年前我只与你有一面之缘,虽听旁人说你性子冷傲,不屑与其他士子谈诗论文。却并不清楚你跟徐瑨之间的关系往来。徐瑨在信中所说的你们自幼结缘,曾同塌而眠,私定终身,可是真事?”

  齐鸢脑子里嗡的一声:“你看了我的信?”

  “是。”

  谢兰庭竟连辩解都不屑,承认之后就不再出声。

  草木的清香浓浓淡淡萦绕过来,齐鸢在齐府半年,也小小练得了几分辨香认香的技能,此刻却心绪烦乱,只觉这香气苦寒,令人喉咙酸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五军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