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_画凌烟【完结】(96)

  “请天子放心!”孙传庭道,“臣一定不负天子重托!”

  说话间,一批士兵已经把今天的十公里跑完了。

  跑完后,一边的军官大声道:“集合!”

  于是他们立刻脱下绷带,将木桩整齐摆在一边,飞快向这边冲来,然后排列整整齐齐,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这下看得张之极都呆住了。

  军队讲究的是什么?

  执行力!

  执行力永远是第一位!

  你知不知道带着十万人去打仗有多难?

  别说打仗,你带着十万人去春游,能确保最后把十万人都带回来?

  所以,唯一能确保的,就是执行力。

  强大的执行力,整齐划一,严明的军纪。

  强大的执行力就是建立在强大的意志力上面的,强大的意志就是群体整齐划一的行为意志,它是有感染力的!

  为何当年的岳家军能硬抗金国铁浮屠?

  为何岳家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

  就是因为岳飞的军队有强大的执行力!

  看到这一幕,李邦华都忍不住点头。

  崇祯上前道:“儿郎们,你们辛苦了!”

  众人齐呼:“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崇祯心中很满意,等再练一段时间,自己就带着这批人马出去实战!

  崇祯一直觉得,真正强大的军队,就是后世的那种人民军队,钢铁意志,钢铁洪流。

  他就是要打造这样的军队出来,到时候这大明国内哪个不听话,皇帝一句话,直接碾压。

  谁敢他娘的敢漏税?

  谁他娘的还敢再造反!

  崇祯压了压声音,训话道:“儿郎们,你们时刻记住,你们是朕的军队,朕是为了保卫大明,保卫大明的百姓,这也是你们的使命!”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那震撼力的声音,震惊了张之极,震惊了李邦华,也震惊了工部的一群人。

  这是一批在气场上,与之前的大明军队完全不一样的军队。

  崇祯来回走了几遍,他与每一个人的眼神接触,希望皇帝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这样,这些人才会忠诚于自己。

  第76章 作死的林丹汗,天子御驾亲征

  七月注定不是一个寻常的月份。

  崇祯刚从御林卫回来,就听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大同府数座城池被毁,死伤数千。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事实上,死伤人数可能达数万!

  这个消息震惊了朝野。

  陕西的事还没有平定,北边边境又出了这么大的事。

  不过作为穿越者,他早就知道崇祯元年六月底的时候,林丹汗会大举进犯大同府。

  但六月底他从从陕西出发,总不能带着人就去大同府和林丹汗血拼吧?

  他已经允许林丹汗可以来大同镇互市,但林丹汗那个狗娘养的,还真是得动刀子才老实!

  这件事其实得从天启年间说起,那时候朝廷为了抵御建奴,和林丹汗建立了联盟。

  代价就是给林丹汗岁币。

  可等崇祯继位的头一个月,因为财务危机,就把林丹汗的岁币砍掉了,林丹汗派人来要钱,使者在边关被明军给砍了。

  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林丹汗哪里忍得下这口气啊!

  他准备跟大明撕破脸,可这个时候,皇太极突然带着一票人过来,把他的地盘活生生给砍了一大半走了。

  被大明砍了岁币,又被皇太极追着跑的林丹汗是越想越来气。

  想着是打皇太极还是打明朝呢?

  柿子那肯定是找软一点的捏。

  就打明朝吧!

  当即就带着自己的那帮马仔,操着刀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大同府冲,才有了现在的这个局面。

  狗日的林丹汗!

  朕已经派人去给你送信,允许你在大同府互市,你他娘的是给脸不要脸啊!

  这下崇祯脾气就来了,当即把孙传庭、张之极、秦良玉等人叫上。

  御林卫现在的兵力也补充到一万了,虽然都还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但好歹天天训练,迟早也要上战场的。

  张之极的京卫,人少一点,带了三千,毕竟京卫要拱卫京师的。

  秦良玉的五千白杆兵,全部上阵。

  一共一万八千人马,全部配上战马,长枪。

  听闻皇帝要带着人出去干架,大臣们立刻都不淡定了。

  一些大臣跪在宫门前悲痛地大呼:“天子乃是社稷之本,若有闪失,天下危矣!”

  孙承宗建议道:“陛下,可以利用察哈尔部右翼来对付林丹汗,切不必天子御驾亲征。”

  这察哈尔部右翼是亲大明的,不过崇祯是记得的,历史上,大明的确就是用这一招来报复林丹汗。

  可惜右翼不争气啊,被林丹汗给摁在地上摩擦了。

  接下来大明不得不重新岁币。

  这脸打得有多疼啊!

  崇祯穿越过来,好不容易去陕西刷了民望,又费尽心思给自己练新军,叫新军绝对要保卫大明。

  现在总不能眼睁睁林丹汗欺负到头上吧?

  以后崇祯还怎么在大臣面前吹牛逼将狠话!

  你说对吧!

  唯一的办法就是,去丫的和他对砍。

  狗日的鞑子,只服刀子!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