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国人:民主历程_[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完结】(10)

  “赶畜大会”就是另一回事了,在大草原自由放牧的年月里,赶畜大会算得上当地社会一项盛大的仪式。十几位牧场主听任他们的畜群在开放性的牧区混合在一起,然后再拣选开来。在此情况下,春季的赶畜大会就需要一番组织功夫,州或准州的畜牧协会通常都把放牧区划为小区,由各小区召开自己的赶畜大会。赶畜大会的繁杂工作统由与会牧场主指派的人员分头负担,每个牧场都会视其牧群的规模而派出相当数量的牛仔。这些牛仔们凑到一起后,便得听从大会的头目或主事分派工作,此人通常由小区的牛仔们选出,这些小区,宽可达四十英里,长可达百余英里。牛仔们分为一个个小队,在小队头目的统领下分散到村野上去,一路把他们撞见的牛群驱往集会地,这样,聚拢来的牛群可多达数千头。此时,在一些狭小的山谷中,从各处赶来的牛仔便开始大显身手,他们把母牛和小牛从牧群中“分隔”出来,给每个小牛打上它跟随的母牛的烙印。对带有外人印记的牛也会慎加区分,以便牛仔“把它们撵走”——引它们向主人的牧区的方向徜徉而去。

  驱赶母牛和小牛翻越山谷,穿行乡野,甚至在人还没有累倒之前,马匹已经拖垮了,为此,每个牛仔都要带上八到十匹马。春天的气息会使马匹发情,而荒山峻野又会令它们受惊,因此参加赶畜大会的牛仔,长途策骑之时必须要能够稳坐在颠扑不定的马背上。他必须懂得如何去对付数百头牛或者落了单的牛;必须能够驾驭烈马而同时舞动绳索去制服欢蹦乱跳的小牛。就象长枪比武成了中世纪骑士们的游戏一样,赶畜大会中的种种技巧也成了牧场主的游戏。

  赶畜大会第一个名字为“rodeo”,源出西班牙文的“rodear”,意为“围拢”;牛仔们的目的在于包围井聚拢放牧区上所有的牛群。只在很久之后,开放性的牧区消失殆尽了,“赶拢畜群”的技巧才转成专为演练而演练,而“rodeo”也转而成为专门取悦观众的牛仔骑术表演。从此,这种集会只是为了炫耀,让城里人观赏在开放性牧区全盛时期只有牛仔们自己才能看到的力量、风采和技巧。

  春季赶言大会是人们庆贺收获的一种仪式,也是牧场主显示所有权的一种仪式。而打火印的工作——给每一头新到的小牛烙上主人的标记——则把大会推向高潮。牛群全部赶拢到一处后,骑在马上的牛仔便熟练地把一头母牛和它的小牛从牧群中“分隔”出来。然后,他用绳索摔倒小牛,拖到炉火边,交给准备就绪的打印者。炉火里摆了许多烧得泛出白光的打印烙铁,分别带有参与这个赶畜大会的某个牧场的标记。打印者瞥一眼小牛尾随的毋牛身上的印记,便从火中抽出相应的烙铁。烧焦的牛皮发出了咝咝的声响,在小牛吼叫声中,亦即宣告某人的牧群又增加了一头牲畜。一位“记数员”手持铅笔,记下在这次赶畜大会上烙印主人得到的牛的数目,而牧场主就据此估算出他们的利润。

  春季有“小牛盛会”,秋季则另有一番热闹景象,通称为“牛肉盛会”。此时,人们所要忙的是选出育肥的壮牛,驱运到车站上,以便变卖成现钱。七月或八月,同样是牧场主们的收获季节。不过,人们在忆起赶畜大会的盛况时,想到的总是明媚的春色,喧叫的牛群,欢跳的牧犬等等。

  一些把牛仔理想化了的人发现,在赶畜大会上,牛仔们的公正原则得到了最高的体现。一个牧场主的生涯,始于赶畜大会,又终于赶畜大会。这种大会的规矩说明大会所特别关注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得到他应得的一份。如果哪一头母牛身上的烙印杂乱不堪,搞不请它的主人是谁,它的小牛就不会给打上任何人的标记。于是,小牛便归整个协会所有,用以支付共同的开销。如果一头小牛打错了烙印,就会牵来另一头小牛“抵数”,打回疏漏了的烙印有时,母牛带有远方牧场主的烙印,人们便会把它“撵走”,引它回到自己的牧场上去。整个仪式的目的在于使每个人合法而正式地拥有其新增的牲畜,并关照周知,同时把它们与开放性牧区上放养的混杂牧群明确地区分开来。

  牧场主们在这片土地上到处放牧,如果土地原本不属于任何人,则他们如何去证实生养于斯的牛群的归属呢?几经困惑之后,他们终于确定了一套新的烙印标志,烙在每一头牲畜的皮肉上。有了这些临时创作的所有权凭证,他们才感到放心。由于人们和他们的牛群流徙不定,远离法庭和律师,文书契据的作用是不大的。谁愿意携带它们呢?又能把它们妥善地收藏在何处呢?

  因此,最好让牛只成为它们自身的所有权凭证。如此一来,任何人只要拿出牛来,就可以证实其所有权。

  老练的牧场主一眼便可以辨认母牛身上杂乱的烙印,其精确程度,丝毫不弱于伦敦大法官法庭律师依据法律来咬文嚼字的功夫。这种牛只烙印的学问,表明各行各业无不有其玄妙深奥而极其神圣的标志。这是牛仔们的图像学。当然,每个人都可以认出代表他自己的烙印和标记;不过,要想判定一头带有许多烙印的牲畜的所有权,那就得需要学问、经验和技巧了。一头小牛大都是在它生平参加的第一次赶畜大会上,被人用带了图形的炽热烙铁在皮上打印的。不过,在其它时候,还有别的办法来打烙印。例如,“草写烙铁”干脆就是用一根直火钳,象铅笔一样草写出任何合意的标记,这在当时就称为“草写烙印”。另一种“模压烙铁”则象一块铅字印模,上有特定的“盖印”,一下便可冲压在牛皮上。烙印大小不一,但通常高于二英寸,宽于四英寸,而高宽均不得超过七英寸。自然,烙印会随牲畜一道长大,因此,小牛身上的烙印如果只有三英寸高,几年之后便可能达到十二英寸。牧场主们都知道,烙印过大,又打在错误的部位,就会降低皮张的价值,所以,他们的标记只烧烙在牛的臀部、肩部或颈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