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国人:民主历程_[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完结】(11)

  牧场主大部凭自己的想象力别出心裁地选定他的烙印图案,只要不与其他人登记的图案重复就行了。最初,在烙印的选定上,只有非正式的协议:但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各个州和准州纷纷颁行了烙印登记册。这些登记册展示了烙印图案和牲畜身上的烙印部位,还列明了其它附带标记(诸如“耳戳”,剪缺左耳或右耳,或双耳;或者在牛颈部下垂的皮肉处刻下痕记等等)。主人尽可以把他脑海里闪现出来的任何字母、图形或乱七八糟的符号拼凑在一起,不过,既然烙印是牧场的标志,他就得长年累月地使用下去。起初,牧场主可能只用他自己或妻子儿女或牧场名字的首字母,但登记在册的烙印越来越多,于是便出现了许多有趣、怪异和莫名其妙的组合。例如有一位牧场主采用了“TM”的印记,他解释说,这意味着他的牧场离一家酒吧有“二十英里”(Twenty Miles)。

  但怪也不能怪得出了格儿,不管什么烙印,都必须使盗贼难以窜改。例如,字母“C”就很容易改成字母“O”或数字“O”;字母“I”就可以改成其它十几个字母,或看去象是数字“I”而可在后面加上别的数目字。各种图案设计,诸如把字母重迭,给字母框上方框,或在首尾两端横划上短线,都可以使人难以做手脚。

  盗牛贼则使出种种招数来更改烙印。如果盗牛贼设法得以在赶畜大会上受雇为打印工,他便会瞒过众人在一些小牛身上打上“空头烙印”。而所谓“空头烙印”就是没有登记过的烙印,盗牛贼造它出来,因为它不属于任何人。盗牛贼亲手操纵着打印烙铁,将之浅浅地印在牛的皮肉上,很快便会消失;事后,在他方便时,再打上自己登记在册的烙印,把小牛据为己有。更便当些,还有“皮毛烙印”——即不论什么烙印只管浅浅地印上,以后等待时机盗牛贼再在上面盖下自己的烙印。

  烙印大都晦涩深奥,因而朗读烙印便成为一种高度技巧的本事。由于任何牧场主可以自行决定他的名字的发音,同样道理,他也可以决定他的烙印各个部分的读法。不过,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公认的成规。根据这些成规,“A2”读作“大A2”。“Lazy”是指倒过来或横过来写的字母,如此一来,在“Lazy M Bar”中,M 就应竖起来写,并有一条横线划在烙印下面。围绕某个字母的一段曲线称为“四分之一圈”。用一条竖线平分的环形称为“扣子”。用曲线划出的“W”字样称为“草体W”。字母或数字(例如“7”)两侧如有两道外延的曲线,就读作“飞7”。还有大量的特别同汇,比如“痛打”、“揍傻瓜”、“猪圈”等等,让生人听起来,就象是一些俚语。但对已经入门的牧场主来说,它们却有着确切的专门含意。“牧场切口不难理解,”一个牛仔就曾说过,”你只要事先搞清别人的意思,此后,别管他嘴上说些什么。”烙印也象盾形纹章,笼罩着神秘的气息,成了民间传说中有声有色的话题。就拿名重一时的金氏牧场的主要烙印——“草体W”来说吧。没人确切知道理查德·金上尉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把这个烙印打在他的牲畜的皮肉之上,或许最初是在一八六七年。到一八六九年,他在得克萨斯的努埃塞斯县把这一烙印正式登记在册。在行话中,它的特定称呼是“草体W”,但一些人更喜欢当地墨西哥人沿用的富有诗意的西班牙语名称,管它叫“小蛇”。这种蠕动的爬行动物的形象(意味着“不要碰我!”)对盗贼和歹人多少起了一些阻吓作用。一种更为实际的说法讲到,一八六二年,金上尉买下了某个威廉·曼恩的畜群,同时得到了他的三个烙印,其中就有一个“草体M”。为了使“草体M”非他莫属,他干脆把“M”颠倒过来,成了“草体W”。而且这个烙印有许多优点:它写起来能一气呵成,没有重叠的笔画(重叠笔画的烙印会烧得过深,易招螺旋蛆,愈合后可能出现一片模糊);它特别易于用“草写烙铁”书写(如果手头上没有“模压烙铁”的话);而扭动的图形又使人难以更改。同时,它简单明快,引人注目。

  诠释土地契据需要熟谙行话,诠释牛身上纷杂的烙印同样需要如此。烙印不仅标明牛的主人,也可能标明某一桩交易,而见多识广的牛仔更可以从所有的记号讲清这头牛的全部来历。当然。说明牛的第一个主人的第一个烙印,是在小牛初次参加赶畜大会时打上去的。但人们往往难以搞清哪是第一个烙印。而牛身上还会带有“发售烙印”或“反印”,此乃原主烙印的一种变体,意在表明原主已同意把牛出售。随后,自然就是新主人的烙印。在驱运过程中的牲畜可能还带有“旅途烙印”,在上路前打好,用以区别途中碰到的其它畜群。在得克萨斯,按照法律规定,牛的颈部还有特别的“县印”(得克萨斯每个县都有不同的县印),使盗贼难以下手。因为如此一来,除非盗贼设法换上登记第一个烙印的那个县中的某个烙印,否则,他就必须为每一头盗来的牛换两个烙印。

  老练的牛仔凭借烙印登记册,不需向任何人询问任何问题,就可以知道牛的许多事情。他可以讲出牛只出生在得克萨斯的哪个县,换过哪些主人,主人姓甚名谁,住在何方,他还可以知道牲畜是靠脚力驱往北方还是经由铁路运来。西部有一句口头禅,说“这畜生没什么了不起,可是还真大有看头。”那些身上根本没东西可看的牲畜,则在西部招来许多麻烦。它们通常称为“马弗里克”。典故出自得克萨斯一位牧场主塞缨尔·马弗里克(1803-1870),不知出于什么缘故,他从来不给小牛打烙印。有人说他懒,根本不走这门心思;也有人说他就是想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没有烙印的牲畜都是他的。不管什么原因,总之,“马弗里克”一词广泛流传开来,专门用以称呼那些既没有烙印、又没有母牛伴随的小牛。牛只贸易在得克萨斯发韧之初,这类小牛当然属于发现了它们、又最先打上自己烙印的人。但后来,按照习俗,牧场主只能给闯到自己放牧区来的“马弗里克”打上烙印。而制造此类无主小牛所用的诱惑手段实在难以抗拒,没人知道“马弗里克制造者”究竟搞出了多少头失去母牛的小牛患。在偏远的放牧区,任何牛仔,只要自觉心里并无不安,又有一支六响枪,杀掉母牛,即刻便可把任何人的小牛据为己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