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烟尘_邢群麟+于海英【完结】(28)

  “大礼”之争抑或皇权专政?

  “存天理,去人欲”是宋代程朱理学的中心理论,它的正统“发明者”当然就是宋代大儒程颐明和朱熹。程朱理学思想是中华儒学的一个新台阶,它虽然有璀璨的一面,然而,也恰恰是它将儒学推入了畸变的发展道路,最直接的恶果便是与朱熹同姓氏的明王朝世宗时期的那场“天道”与“人情”的“大礼议”。

  何谓“大礼议”?“大”多数都是用来指关于皇家的事情,比如皇子的婚礼称为“大婚”;“礼”则指程朱理学那套儒家正统礼法下的王权制度下的礼义等级秩序;“议”自然也就是争议、议论的意思,合起来也就是“关于皇室礼制的争议”。自古帝王之家皆最重不同等级人之间的礼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学说成为文化的正统,它的礼制思想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儒家思想经历唐朝这一低潮之后,于宋代兴起,再次成为思想正统中的正统,在明朝尤其如此。

  明朝的士大夫们好像被宋朝的程朱理学完全催眠,对于儒家君君臣臣那套礼制无上膜拜,若是有人敢触犯这种规矩,便等于在动摇社稷。而恰恰作为最不能触犯这套礼制的一国之君,明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璁就颠覆了这个“游戏规则”。这里并不是说朱厚璁抛弃了儒学中的礼制的思想,而是他对士大夫那套程朱理学完全弃如敝屣,却自有一套关于“礼”的新诠释。他甚至把自己关于“礼”的思考付诸社会实践,意图创造一个理想的国家,他简直比尼采更加疯狂。而他这种理想主义的产生,要从他以藩王身份一跃成为一国之主开始说起。

  武宗朱厚照一生荒唐放荡,三十多岁了还没子嗣,大臣们总是劝他选皇储,可是朱厚照认为自己壮得很,不用考虑下一任皇帝的问题。哪知道在他三十一岁时,却因为一场小风寒而见了阎王,根本来不及立遗诏、传宗嗣。在他驾崩之后,大好江山没有后嗣继承,内宫、大臣们匆忙选立新君,期间出现了三十多天的权力真空阶段,为历朝所罕见。

  这等江山无主期,政府的工作自然就落在当时内阁大学士杨廷和身上。杨廷和与其他大学士商议来商议去,决定从武宗的堂兄弟中下手,于是选定了兴献王长子朱厚璁。原因在于武宗死后,他是“厚”字辈中年龄最大的那个。

  十五岁的朱厚璁被大臣们拥至帝位,千里迢迢从家乡赶到京城,倒也泰然自若。但是,迎接他的并不是直接登基,而是要以皇太子的身份行即位之礼,即由东安门入,宿文华殿。尚未成年的朱厚璁立刻感到不妙,转而问拟定诏书的杨廷和:“《遗诏》以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杨廷和等臣听罢均是一呆。

  原来这句话当中的用意可多着了。其一就是朱厚璁在强调“谁是自己的老子”这个问题。谁是朱厚璁的“老子”?毋庸置疑应当是兴献王。但是按照正统儒家程颐明所说:“为人后者,谓所后为父母,而谓所生为伯、叔父母,此生人之大伦也。”朱厚璁继承了世宗的位置,按照皇室正统传位的方式,他就应过继给世宗的父亲、自己的伯父孝宗为子。因此他要叫孝宗为“老子”,而叫亲生父亲兴献王为叔父,叫母亲蒋氏为叔母。这是杨廷和等大学士眼中正统的儒家礼法规定,但在朱厚璁看来,却是很不孝的行为。

  再者,如果朱厚璁承认孝宗为父皇,并且作为堂兄世宗的继承人登基,那么他就要承认自己是世宗母亲张太后的儿子。如此一来,他等于成了张太后把持朝政的傀儡。作为以藩王身份入继的朱厚璁来说,他对宫廷实在没什么亲密感,反而充满戒备和陌生,如果还活在别人的控制和阴影下,这可让他很是不爽。

  没人能想到这个仅仅十五岁的小子,竟然有超乎寻常的政治嗅觉。这一疑问,立刻成了摆在大臣们眼前的难题。随后,不管杨廷和等臣怎么跟他讲那些理学中的正统礼教,朱厚璁就是不肯接受皇太子的身份,也就不能即位称帝。江山一日无主,百姓便惶惶然,宫廷内则一团乱,这种情况正是朱厚璁的杀手锏,反正这些大臣们是来求他做皇帝,如果他不肯做,没人逼得了他。最终,张太后终于受不了了,下旨同意他略过行皇太子之礼,直接举行登基大典。

  朱厚璁暂时达到了自己的情理目的和政治目的,自当欣欣然接受皇帝的宝座,是为世宗,国号嘉靖。这场关于礼教与人情的斗争,以他的胜利而告终。然而,这只是一个围绕“礼”展开斗争的历史之初始,以后还有更多的风波等待着这些王朝中的臣民们。

  朱厚璁以稚龄给了他的那些臣子和张太后这个后宫权力狂热者一个下马威,也逐渐显露出他的个性和不愿受人摆布的独立心态。杨廷和等士大夫和张太后一心维护王权等级制度,却不顾及自己对父母亲的情感,这使朱厚璁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刚及垂髫便亡父,母亲蒋氏独立抚养他,他对父母的感情自然深厚,因此他绝不能不认自己的父母。不仅如此,他还要把他们扶上正统的位置。于是,他和宫廷的这些“守礼”之人,展开了又一场较量。

  虽然江山有主了,朝臣们还是觉得不安生,仍旧希望朱厚璁接受以孝宗朱祐樘为父、太后张氏为母的礼法规则,并以汉成帝立陶王刘欣为皇太子及宋代的“濮议”事件作为正反例,意图改变小皇帝的想法。但朱厚璁只丢下一句:“父母岂有说换就换之礼。”于是,朝廷内又回到“谁是皇帝的老子”的争端上。嘉靖要称自己的父亲为“皇考”,而称孝宗为“皇伯考”,但是,朝臣们认为兴献王不是真正的帝王,不可以称“皇”,如果以“皇”称呼他,孝宗要往哪里放?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