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特工王戴笠_杨者圣【完结】(139)

  于是,蒋、日、汪三方不谋而合,先由唐生明向戴笠献策利用日军和李士群的矛盾相机进行铲除,继由戴笠据此发电给程克祥:“李逆士群甘助日寇为虐,迭次残害我地下工作人员,着即与周佛海、罗君强诸兄筹商制裁办法,迅即回报”。本来,这是戴笠的一石二鸟之计。让周佛海执行这个任务,一方面考验周佛海是否真心投蒋,另一方面借此除去李士群这个强劲对手。

  周佛海接到电报后,煞费苦心地进行了一番研究,决定通过心腹熊剑东挑拨日本宪兵队特工课长冈村与李士群的关系,借日人之手杀李。结果,几个方面一拍即合,1943 年9 月6 日晚,冈村在家中设宴,以调解李士群与熊剑东的矛盾为借口邀李赴宴,并于席间下毒。2 日后,李士群死于苏州寓所。1943年,戴笠在实施中美特工合作计划和策反汪伪汉奸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不但使军统的力量大大增强,也使戴笠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尤其是自得到梅乐斯的全力支持后,戴笠的地位已带有明显的国际背景。这使蒋介石也感到,已不能用过去那种简单打骂的办法来控制戴笠了,1943 年7 月,戴笠赴西安地区视察,处理东亚同盟军司令白凤翔被日军毒死事件,检查督促成立航空检查所等事宜。不料在西安患肺病,一病难起。蒋介石闻讯后,立即手书慰问,以关切的口吻说:“贵恙如何,甚念,希珍重为盼。中正。”戴笠得蒋手书,心情十分愉快,病体不日康复,又赴兰州等地视察。

  8 月份,梅乐斯赴印度视察时,在阿拉哈巴车站遇刺受伤。戴笠下令军统在印度的组织彻查,很快弄清是日本间谍所为。梅乐斯闻讯极为高兴,称赞军统的力量确是不凡,并大力在美国国内替戴笠进行宣传,以至引起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注意。 11 月,在中美苏3 国首脑会议上,罗斯福直言不讳地向蒋介石提出,他希望会见戴笠。此举无疑使蒋介石内心极其不快,并产生警觉。蒋历来认为特务工作决不能让其它势力染指,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国际强国,一旦戴笠被其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但他表面上又不便拒绝罗斯福总统的要求。然而戴笠终其一生,始终没有见到罗斯福一面。虽然如此,蒋介石已经日益感到戴笠的厉害和力量。11 月,蒋介石从开罗参加首脑会议后回到重庆,决定在开罗设立公使馆,指令外交部提出公使候选人。外交部政务次长傅秉常、常务次长钱泰共同保荐资深外交官凌其翰为候选人,宋子文保荐郭德华为候选人,戴笠闻讯后,也上了个签条,保荐原驻河内总领事许念曾为候选人。三方角逐的结果,蒋却出人意料地圈定了许念曾为驻开罗公使馆第一任公使。这在外人看来,固然是蒋出于重视特务外交的缘由,另一方面,也是蒋出于在当年8 月免去戴的缉私署长后,对戴的一次抚慰。

  1943 年,戴笠一方面通过蒋、日、汪的合流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则通过国共分流进一步打击中共的力量。早在1942 年底,戴笠就与汤恩伯合谋,利用当时中共延安整风中的空子,秘密策动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主任袁晓轩公开叛变,此案中先后被袁出卖的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有80 多人。

  这次反共活动,成了国民党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前奏。1943 年3 月10 日,由陶希圣执笔,蒋介石署名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重庆出版发行。书中竭力宣称“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集中表述了蒋介石反共的政治思想,为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作了舆论准备。戴笠接受唐纵的建议,一次购进该书5000 本,分发给重庆的每一个特务,并列为各特工训练班的必读课本。当年春天,戴笠奉蒋命,派军统特务将叶挺将军从桂林七星岩附近的1 个山洞解到重庆望龙门特务团团部,从各方面进行诱降活动,终未成功。

  不久,叶挺将军被陈诚接到湖北恩施第六战区长官部进行感化劝降未果,又送还戴笠,戴再次将叶关进白公馆。1 年后,廖承志先生从江西赣州亦被解到重庆,由戴笠一并关进中美所洪炉厂。叶挺、廖承志都是中共的高级干部,廖承志是1942 年5 月于广东乐昌被中统江西省调统室密捕的。戴笠把他们从第三战区与中统手中抢过来,本想通过劝降,能为蒋所用,但直到抗战胜利。

  戴笠虽费尽心机,终不能使叶、廖二人的意志发生丝毫动摇。这几乎使戴笠的心理对共产党人的意志产生极度的恐惧,更加仇视共产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1 “三王”之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3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转折阶段的一年。这一年,无论是在苏德战场,还是北非——地中海战场,反法西斯同盟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太平洋战场上,中途岛一战,日本海军遭到了350 年来的第一次重大挫败,盟军开始了局部反攻。

  这些消息陆续传到重庆,在国民党政府人员中激起了一片亢奋之情,期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心情越加殷切。但是,戴笠却是以不同的心情和眼光来审视这些消息的。他认为,一方面军统组织是靠“军事第一、胜利第一”

  的口号掩护膨胀起来的,一旦抗战结束,军统组织将“失去”工作对象,利用价值就会降低,自己的地位就会有所削弱;另一方面,战后国内的政治局势和权力关系将会出现重大分化组合的过程。果真到那时,自己仅以一个政治上观感很坏的特务头目的身份,以什么做权力角逐的筹码。尤其是蒋介石一旦对身后的事重新作出安排,或是他本人在政治上失势,自己政治上的出路在哪里?岂不是成了一损俱损的牺牲品。即或这些事都不会出现,以蒋的一贯作风和手腕,难道不会出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局面吗?出于这几个方面的考虑,戴笠不能不未雨绸缪,对自己和军统的前途预作安排。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